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科学、艺术与文化遗产的结合,不仅是超越时间、空间的思考和对话,更是跨越学科界域的融合与创新,同时还是提高广大民众科学文化素质、艺术审美情趣以及社会文明程度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步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探索科学、艺术与文化遗产相互融合发展路径,有助于促进科学、艺术创意赋能文化遗产发展,推动青少年文化遗产科普教育,传承、保护并利用好文化遗产,赓续传承民族的精神文化血脉,厚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土壤。
在国际青少年艺术与科学教育论坛期间,光明网联合中国宋庆龄科技文化交流中心,邀请艺术、科学、教育等领域的中外专家学者,用专业的视角剖析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奥秘,推出《大咖面对面》系列访谈,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艺术教育领域中的实践路径,激发青少年对于未来科技、艺术发展的想象,实现艺术素养和科学素养双提升。
本期《大咖面对面》嘉宾是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小学工作委员会委员龚超。
让青少年具备人工智能素养,是立足于人工智能时代的需要。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发展,围绕构建智慧学习环境、探索智慧教育模式、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治理能力等,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加大人工智能教育政策供给,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很多人会问,孩子应该从什么阶段接触人工智能呢?“感受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赋能,增加孩子们对人工智能的好奇心,从小埋下一颗学习人工智能的种子。”在龚超看来,青少年对人工智能的接触越早越好,包括人工智能的产品、生活中的人工智能场景等等。
“人工智能是一个很庞大的体系,在中小学阶段做这方面的工作还是要分一些学段的。”龚超认为,学习人工智能是需要分学段的:在小学阶段,可以先接触人工智能场景和相关知识;在初中阶段,随着数学、编程等学科的学习和了解,可以做一些系统的入门学习;到了高中阶段,部分学生就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做一些相关课题了。
“编程可以学,但是不能为了编程而编程,一定要让编程融入各个学科的学习中,甚至生活中。”龚超认为,通过编程信息化的手段,开拓学生的计算思维,促进和其他学科的融合。
监制丨高赛
策划丨钟蕾蕾
执行丨周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