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曲星先生在2023年中关村论坛——世界开源创新发展论坛发表致辞,分享了教科文组织在开放科学与开源技术助力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等方面的经验。曲星先生致辞主要内容如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宪章规定,其关键宗旨为致力于推动各国在教育、科学和文化领域开展国际合作,以此共筑和平。教科文组织一直在助力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在联合国制定的十七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开源技术在为实现第九项目标中居功甚伟。此目标旨在建立强韧基础设施,促进包容可持续工业化并培养创新精神。
我们迫切需要科学创新方法来解决地球与人类面对的复杂挑战,包括气候变化、环境恶化与极端贫困,但若科学能够更容易获取,更加包容透明、更贴近社会需求,便会更加有效。教科文组织的成员国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2021年11月,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一致通过了《教科文组织开放科学建议书》。有了这份建议书,我们不仅有了共同而具包容性的开放科学定义、一系列共同的原则与价值观,还有了包含开放四大支柱的路线图。这四大支柱是科学知识的开放获取、开放科学基础设施、社会行为者的开放式参与,以及最后与其它知识体系的开放式对话。
为了开放科学运动能够成功,确保科学全民共享,我们必须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并考虑这些国家发展的速度与特点,方能避免重复封闭科学实践所造成的一些错误。发展中国家的部分需求是技术性的,比如科学家需要现代化性价比高的数字化基础设施用以获取从事科研所需的工具与信息。因此,我们要想实现真正开放、可访问的全球科学系统,就必须先填平国家内与国家间的数字化鸿沟。
开放科学技术能够为基础设施和工业化发展提供平价而容易获取的工具,而开源技术使得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得以实现,一旦量身打造并推广,便能满足社区的独特需求,尤其是能使得全球资源有限的人民受益。
开源软件和源代码是开放科学的必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促进协作、提升透明度并鼓励创新的特点,所以一旦软件源代码以便于使用的格式开放授权公众使用,更多开发者将有机会访问、变更或改进这一软件,这确保了科学技术可以自由应用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开源软件由开放数据、开放硬件和开放基础设施支持,可促进重复使用和复制。开放硬件设计令个人得以研究、修改及分配实物。这样一来,开放硬件就令科学设备工具的获取民主化,我们才能够确保这一体系是可持续的,并避免重复工作。
但是,我们需要确保社区推动分配许可证的进程、贡献信息与数据。通常由社区监督开源技术的本地治理向能力建设及改善数字化素养与技能投资至关重要。这与开放科学的原则与实践一致。
开源要提高透明度,提倡问责制。在数字技术的创造和应用中,能够获取源代码使得检查、验证和识别潜在偏见或安全漏洞成为可能。这与联合国数字契约之原则透明度,即负责任地使用技术及人权的数字化保护一致。
教科文组织开放科学建议书支持这些原则。它提倡通过开放管理权和软件工程进行数字化协作,并且坚持有清晰定义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与之类似的,开放教育资源也发挥重要作用帮助建设开放科学能力。让我们拥抱开源与开放科学原则为发展科技,创造更加协作包容的未来而奋斗!至此,我衷心感谢诸位的坚定决心令科学贴近人类与地球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