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探秘古蜀文明,《寻古中国·古蜀记》开播
首页> 文娱频道> 明说文娱> 文娱现场 > 正文

探秘古蜀文明,《寻古中国·古蜀记》开播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2023-06-09 17:28

  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古蜀记》,将于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起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开播。5集纪录片将通过对神秘古蜀王国的最新考古发现,深入揭示古蜀文明如何与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流域文明交流融合,生动呈现古蜀文明的辉煌以及对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

探秘古蜀文明,《寻古中国·古蜀记》开播

  史籍中对古蜀历史和文明记载语焉不详。神秘的古蜀文明源自哪里?古蜀先民来自何方?五代蜀王是否确有其人?蜀地族群在成都平原创造了怎样一段震惊今人的古代文明?古蜀人与黄河流域及长江中下游流域先民如何交往交流交融?

  《寻古中国·古蜀记》立足诸多遗址考古成果,运用相关史籍文献,系统梳理从川西高原的营盘山文化到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十二桥文化)、古蜀大型船棺遗存的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古蜀国传说中的“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五代蜀王世系图谱。节目故事讲述环环相扣、抽丝剥茧,鲜活呈现古蜀文明由肇始、发展到走向繁荣、最终汇入中华文明长河的历史脉络。

探秘古蜀文明,《寻古中国·古蜀记》开播

蜀王世系

探秘古蜀文明,《寻古中国·古蜀记》开播

四川营盘山遗址陶塑人面像

探秘古蜀文明,《寻古中国·古蜀记》开播

四川营盘山遗址彩陶与甘肃马家窑文化的关联

  营盘山遗址出土的陶塑人面像,是一件5000年前的陶塑艺术珍品,小巧精致、表情传神。考古学家通过造型考证、碳同位素分析、颅骨测量等方法,溯源古蜀先民的容貌、食物和迁徙轨迹;桂圆桥遗址中的侈口深腹陶罐,为探寻成都平原早期文化提供实物线索。以宝墩古城、高山古城和郫县古城为代表的8座史前古城遗址群,有力证明成都平原是长江文明乃至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为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模式及多元一体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探秘古蜀文明,《寻古中国·古蜀记》开播

成都平原八大古城轮廓(动画效果)

  三星堆遗址发掘的文物中,玉琮与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一带的良渚文化遗址出土同类器,陶盉、玉璧、玉璋等与黄河流域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同类器物,铜兽面与长江中游石家河遗址出土的玉人头像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实证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在古蜀文化中的体现。

探秘古蜀文明,《寻古中国·古蜀记》开播

四川三星堆遗址与浙江良渚遗址出土的玉琮对比

探秘古蜀文明,《寻古中国·古蜀记》开播

四川三星堆遗址与湖北石家河遗址出土文物对比

  节目中还有不少最新的考古成果披露,如:宝墩遗址大规模水稻田遗迹最新考古发现,填补了长江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水稻遗迹的空白;三星堆8号坑内造型奇特、工艺复杂的青铜神坛,在基本清理完毕后首次全身全方位公开亮相。

探秘古蜀文明,《寻古中国·古蜀记》开播

四川三星堆遗址发现的青铜神坛

  太阳神鸟金饰等众多文物,见证了金沙时代古蜀人的社会活动、农业畜牧与文化交流。

  从精美的船棺葬出土器物到神秘的巴蜀图语,追溯了天府文化开放包容基因的来源。

探秘古蜀文明,《寻古中国·古蜀记》开播

主持人 冯硕

探秘古蜀文明,《寻古中国·古蜀记》开播

四川金沙遗址太阳神鸟金饰

  《寻古中国·古蜀记》探访了四川博物院等13座博物馆、营盘山遗址等12座考古遗址,跨越10000多公里,足迹遍布四川、甘肃、重庆等多省市。节目中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26位专家学者,以高度的严谨性、科学性,细致解读了陶塑人面像、侈口深腹陶罐、青铜神坛、大型立人神兽、漆床等近百件珍贵文物,梳理了古蜀文明的发展历程。片中结合《蜀王本纪》《汉书·贡禹传》《竹书纪年》等12部经典古籍解读,加大对古蜀文明相关文物的考据,一步步揭开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

探秘古蜀文明,《寻古中国·古蜀记》开播

四川三星堆遗址青铜立人像

  《寻古中国•古蜀记》持续深化“思想+艺术+技术”创作理念,运用“XR+”拓展现实技术,超高质量复原大量古城遗址,让观众可以“穿越”时空一览几千年前古蜀大地的生活风貌。6Dof算法的自由视角拍摄技术,让众多古蜀文物首次以360度环绕方式进行展示,使观众能够全方位沉浸式地观赏文物细节。

探秘古蜀文明,《寻古中国·古蜀记》开播

成都平原宝墩古城虚拟场景(动画效果)

  《寻古中国·古蜀记》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家文物局、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联合摄制。央视频、央视网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媒体平台,将于6月10日起与央视综合频道(CCTV-1)同步播出。

[ 责编:董腾飞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