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往日唇枪舌剑的法庭,今天格外安静。法官薛德胜、原告李某和被告赵某都埋头看着手机,手指在手机屏幕上不停地敲打着。
十几分钟的沉默后,薛德胜、李某和赵某同时抬头,三人都默契地抬手,比出了一个“OK”的手势。
随后,李某和赵某在调解笔录上签了字,薛德胜当场为二人出具了调解书。临走之前,二人不约而同在白纸上,庄庄重重地写下了几个扭扭歪歪的字:“谢谢法官”。
事情还要从一周前说起……
两名特殊的当事人
这一天,通州法院民二庭法官薛德胜正在梳理案件,其中,一起普通的民间借贷案件引起了他的注意,因为立案信息表上备注了一个特别说明——原告李某为语言和听力障碍人士。
考虑到李某的特殊情况和案件标的额不大,薛德胜想着要尽可能减轻当事人诉累,努力促成双方和解,于是拨通了被告赵某的电话。
“您好,这边是通州法院,我们这里有涉及您的一个案子,想了解一下具体情况。”电话接通后,薛德胜简要说明了来意,但听筒里只传来轻微的电流声,对方却一直没有回应。
薛德胜稍加思索,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试探地问了一句:“抱歉,请问您是不是不方便说话?”
短暂的等待后,电话那头传来了好像是语音播报似的回复:“是的,我是聋哑人,不能说话。”
薛德胜耐心地说:“好的,我了解情况了,您的手机号是微信号吗?我加您微信。”
过了一会儿,语音播放式的声音再次响起:“是的,可以。”
原来,本案的双方当事人均是听力和语言障碍残疾人。挂掉电话后,薛德胜立刻联系了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说明本案可能需要手语翻译,让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的同事提前联系。
数场“指尖”调解解心结
薛德胜分别添加了李某和赵某为微信好友,后续在与双方的对话中,他了解到,二人通过网络结识,是网友关系。赵某向李某借钱5000元,李某通过微信向赵某转账了借款。由于缺乏法律常识,二人没有在聊天中约定还款时间和相应利息。现李某催要借款,但赵某因资金周转问题迟迟不还,李某无奈只得将其诉至法院。
尽管该案的案情简单、事实清楚,但在沟通了解案情和告知诉讼程序的过程中,赵某表现出了很强的畏难情绪,一直通过微信反复表示:“我没有能力出庭”“我处理不了这个事情”……
这些年来,尽管审理了几千件案件,但薛德胜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每天习以为常的当事人陈述主张、应诉答辩,对于本案的原被告来说却是“没有能力”“处理不了”……看着微信聊天框中赵某打出来的文字,隔着屏幕,他都能感受到赵某的无助。
被告的话深深地触动了薛德胜的内心,他耐心地打字安抚道:“法院会充分考虑当事人的特殊情况,我加您的微信,就是为了更好地协助您处理诉讼的事宜,如果后续需要开庭,我们也会联系专门的机构委派专业的手语翻译参加庭审,保障您顺利无障碍地参加诉讼,让您陈述自己的主张,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一点您不用担心。”
但是本着减少当事人诉累的想法,薛德胜依然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调解上。他和双方当事人每天通过微信聊天沟通诉求,传输证据,并从法理情的角度出发,耐心地做双方的思想工作,努力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调解方案。经过一周的耐心沟通和细致的释法析理,双方基本达成了一致,终于定好了来法院确定最终调解方案的日期。
两句“谢谢”抒真情
转眼间,到了约定调解的日子。调解过程中,薛德胜照顾双方当事人的感受,对二人进行耐心的引导,尽可能放慢调解节奏。
安静的法庭里,薛德胜、李某和赵某对着手机敲个不停。两个当事人还不时通过纸笔和简单的肢体语言向法官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意愿,法官通过写字和简单的手势对双方的疑问一一予以回应和解惑。
就这样,调解进程在无声的沟通中持续推进,最终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赵某和李某在调解笔录上签了字,并领取了法庭为其出具的调解书。赵某当场通过微信转账履行了还款义务。临出法庭前,双方用白纸写下了“谢谢法官”。
“这起案件虽然案情普通,但由于双方均为患有听力和语言障碍残疾人士,他们不能开口表达自己的意愿,所以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主持沟通,保障双方权益是一大考验。遇到特殊的当事人,需要我们倾注更多精力去关注和倾听,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切实让他们感受到司法的温度。”在成功化解案件后,薛德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