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背山抱水是中国古代城市普遍遵循的营造意象,北京城也不例外。北京中轴线的水环境格局分为自西海绵延至中南海的六海水系以及环绕多重城墙的护城河。六海与护城河交织出的古都水脉,孕育出了中轴线在庄严肃穆下独有的灵秀韵律。
内金水河老照片
中轴线诞生前的鱼米之乡
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也是北京城市建设的依据。当今北京中轴线起源于元大都的营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对元大都遗址进行勘察和发掘后,证明了元大都城的中轴线与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一致。而元大都城中轴线的确定,则是由一座金代的离宫别苑开始的,这就是金代的大宁宫,即今天的北海公园团城一带。
民国十四年北海公园全图
金代的大宁宫位于中都城东北郊的琼华岛上,一作太宁宫,后来又改为万宁宫。关于这座离宫的修建过程,清代乾隆皇帝曾在今北海白塔山竖立的《白塔山总记》碑文中说:“ 白塔山者,金之琼华岛也。北平图经载辽时名曰瑶屿,或即其地。”
以博学多才自诩的乾隆皇帝用揣测的语气认为琼华岛在辽南京城时已经出现,当时名称为瑶屿。由于年代久远,琼华岛上的宫殿最早为谁使用说法不一,到了清代,有人认为辽萧太后在此梳妆,有人认为曾是金章宗宸妃的梳洗处。清代词人顾太清在《寻辽后梳妆台故址》中曾有“遗编难考当年事,且向居民问讯来”之语,说明北海最初的开辟过程扑朔迷离,还有许多未解之谜。
金代大宁宫的兴建始于金世宗大定十九年(1179年),这一般被认为是今天北海公园的历史起点。元代陶宗仪曾在《辍耕录》一书中记载了金代堆土成山、营造离宫的故事。书中记载,金代后期蒙古的兴起给边境带来了严重威胁,风水学家望气后,对金代统治者说在蒙古高原上有神山,山上有王气,必须挖断山脉才能阻止王气上升。于是,金朝皇帝派人出使蒙古,提出了开凿山脉的请求。蒙古国力已经强盛,自然不可能答应金朝的请求。无奈的金代统治者发动士卒,在中都城东北郊开凿湖泊,积土成山,便有了琼华岛及大宁宫。金代凿山厌气挡不住蒙古铁骑的南下步伐,不久,中都城被蒙古占领。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忽必烈又命人以大宁宫的湖泊为中心营建宫城,元大都城逐渐建成。
陶宗仪记录的故事,有虚构,也有事实。琼华岛立于湖泊之中,湖泊的存在早于琼华岛是明确的。实际上是先有湖泊,金代将湖泊加以开凿,又在靠近湖泊东岸的地方,堆筑了一座小岛,这便是琼华岛。经历史地理学名家侯仁之等学者研究,包含今天北海在内的六海水系原是古代永定河的故道,在古永定河改道后,原有的河床积水成湖,流经今紫竹院公园的高梁河注入其中。在金代营建离宫之前,附近的居民便已利用湖泊从事捕鱼、种植等。今天中轴线诞生之前,这里曾是一片原生态的鱼米之乡。
由北海延伸出的六海格局
元大都城的兴建以北海的团城为中心,团城成为宫城建筑群的交会点。元代团城是一座位于太液池中的小岛,岛上建有仪天殿。团城两侧各建木桥,穿过东侧木桥可直达大都城的核心——宫城,在西侧木桥之北为皇太后居住的兴圣宫,南侧是皇太子居住的隆福宫。在三宫鼎立之间的团城,是元大都皇城主要建筑群的连接点,重要性不言而喻。
元大都城图
元代在团城周围建有护城河,护城河宽仅1米,护墙高约1市尺(0.33米),水深约0.5米。老北京曾有“一尺高的矮墙跳不过去,三尺高的护栏不敢跳”的说法,这“一尺高的矮墙”便是北海团城的护墙,而“三尺高的护栏”则是紫禁城护城河的护栏。在20世纪50年代金鳌玉蝀桥的展拓工程中,团城的护城河被填平,成为了人行道。
团城周围的湖泊在元代称为太液池,燕京八景中的“太液秋风”便是指此。太液池位于皇城之内,是宫廷用水的来源地。为保证太液池的水质,元代将太液池与大运河码头所在的积水潭隔开,又从西郊玉泉山引泉水,从太液池的南北两侧注入湖中,这就是金水河,南侧支流因经过隆福宫南侧,又被称为“隆福宫前河”。由此,西山泉水为皇室宫苑独享。金水河在穿过金代的高梁河、西河等河流时,采取了架槽引水避免清浊水混淆的措施,名为“跨河跳槽”。最初金水河“濯手有禁”,后来禁令逐渐松弛,到了元英宗时期甚至有人在金水河中洗马,元英宗不得不重申禁令。
元代大运河的终点是积水潭,又称为海子,著名水利专家郭守敬为了能让积水潭停泊更多的漕船,将昌平白浮泉泉水引入湖中,并将海子挖深加固,又建起海子总码头,沿运河而来的漕船、商船聚集停泊,一时出现了“扬波之橹,多于东溟之鱼;驰风之樯,繁于南山之笋”的盛况。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年),忽必烈从上都回到大都,过积水潭时,看到湖面“舳舻蔽水”十分高兴,赐运河名为通惠河。与深宫高墙内的太液池不同,积水潭两岸酒楼商铺林立,成为大都城重要的商业贸易中心。
在北京中轴线的14处遗产点中,唯一的桥梁是在钟鼓楼与景山之间的万宁桥。元代的万宁桥又名海子桥,是积水潭汇入通惠河的重要枢纽。在万宁桥西侧,还有一座重要水闸,初名海子闸,后改名澄清闸。有学者研究认为,元大都城是以万宁桥作为切点向南北延伸的,大都城半径的确定依据是把原有的自然水面最大限度地揽入大都城内,以此建设大都城的城墙。只是大都城东部有连片的低洼地带,不宜修筑城墙,大都城的东部城墙才稍有内缩。
明代是西六海定型的时期,漕运功能逐渐被水乡景致取代。洪武元年(1368年)明军占领元大都后,为便于防守,将元大都的北城墙南移五里,又在积水潭东出下接坝河的河道另筑北城。这样积水潭西北部分水域被隔绝在城外,演变为后来的太平湖,因芦苇众多,又称为“苇塘”,新中国成立后太平湖被填平,成为地铁车辆修理厂。
因明十三陵位于昌平,明廷以保护皇陵风水为由,废弃了白浮泉瓮山河,汇入太液池的金水河也就日渐湮废,太液池的水源不得不从积水潭引入,元代分开的太液池与积水潭又得以连接。因上游来水首先要保证皇城用水,西山泉水在流入积水潭后,先经德胜桥、李广桥、三座桥汇入后海,而后倒流入前海,这便是“银锭观山水倒流”的景观。同时,明代将太液池南部继续开凿成湖,今天的南海初步形成。后又修建了瀛台,北、中、南三海构成的皇家林苑格局自此形成。沟通积水潭与通州的通惠河在明代被圈入皇城内,正统三年(1438年)东便门外大通桥建成后,漕船不再进入北京城,积水潭码头也就逐渐消失。
明代《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的六海格局
经过明代的填“海”改造,原本连成一片的“海子”被分为三处湖泊,德胜门以西仍称“积水潭”,中部的湖泊出现了“什刹海”的称谓,最东面的湖泊因种满荷花而称为“荷花塘”。清代因人为填“海”加剧和西山泉水流量衰减,西六海水域面积逐渐减少,最终形成西海、后海、前海、北海、中海、南海六海格局。
条条清波护中轴
北京城以其独有的四重城墙结构,将中国传统城市的护城河水系构建发挥到了极致。早在今天中轴线出现之前的唐代,在永定门附近已发现多处隋唐时期蓟城的河道遗存。北京中轴线的护城河水系构建于元代,今天元大都遗址公园外的清流便是护城河的遗迹。元大都城的南护城河在今人民大会堂东西一线,1958年建设人民大会堂时,曾发现元大都护城河的古河道。元大都城墙以黄土夯筑,护城河也以夯土护堤。
明清护城河的开凿随北京城建设始于明代永乐年间,明初北京城较元大都北城墙南缩五里,南城墙则南延二里。城墙以条石堆筑,护城河两岸也改为石岸。北京中轴线的内城护城河有北护城河及前三门护城河。北护城河是在高梁河、太平河的基础上开挖的。前三门护城河位于正阳门、宣武门、崇文门南侧,是一条贯穿城市中心的河道,也是内城河湖排水的总出路。明中期建造外城后,前三门护城河又成为外城的北护城河。外护城河的水源主要来自西便门引流,另有部分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香山引河,经玉渊潭、三里河汇入护城河中。
清代时日本人所绘京师总图
明清紫禁城南部,还有宫城内最大的供排水干渠内金水河。明清金水河之名取自元代,但与元代金水河流程已完全不同。内金水河从西北角楼的涵洞流入宫墙内,之后沿着城墙内西侧南流,经过武英殿、太和门南侧,穿内金水桥,向东经过文华殿,在紫禁城的东南角流出为外金水河。为保证排水,紫禁城内建设了众多地下排水沟渠,这些排水干沟、支沟最后都注入内金水河。外金水河水源出自中南海,经织女桥流经社稷坛与太庙前,因穿过外金水桥著称。内、外金水河默默守护着中轴线上的核心建筑群,见证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从苦难走向复兴的涅槃历程。
菖蒲河是外金水河的下游,在明代是“东苑”内河,因河流两岸多有香蒲而得名,香蒲即菖蒲,是一种药材,具有消除邪气的作用。每逢端午时节,老北京常用菖蒲、艾草等插于门上两侧,用以辟邪。与金碧辉煌的紫禁城不同,菖蒲河岸的东苑装饰典雅古朴,是明代皇帝斋戒的场所。菖蒲河上的牛郎桥后遭拆除,新中国成立初期河流被加上盖板成为暗河。直到2002年,改造后的菖蒲河公园重新开放,中轴线的水系恢复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内容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李诚,北京市社科院历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