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守护藏羚羊——一位科研工作者与藏羚羊的20年情缘
6月15日,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连新明在可可西里采集藏羚羊新鲜粪便样本。正值藏羚羊迁徙产仔的季节,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连新明带着研究团队来到可可西里观察藏羚羊的迁徙规律。
从2002年10月第一次进入可可西里起,连新明研究藏羚羊已经有20余年。他研究的方向包括青藏铁路建设对藏羚羊迁徙的影响以及藏羚羊对道路的适应机制、迁徙原因等科学问题。连新明介绍,包括利用无人机红外监测这样的方式在内,藏羚羊保护已经用上了多种科技手段。
据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消息,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藏羚羊种群数量从保护初期的不足2万只已经恢复至7万多只。连新明说:“藏羚羊保护是人类参与濒危动物救护的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用更多高科技手段,把一个物种的迁徙原因搞清楚,也能启发对其他物种的研究和保护。”
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守护藏羚羊——一位科研工作者与藏羚羊的20年情缘
6月16日凌晨,连新明团队在青藏公路楚玛尔河大桥附近监测藏羚羊迁徙途中的夜宿地。正值藏羚羊迁徙产仔的季节,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连新明带着研究团队来到可可西里观察藏羚羊的迁徙规律。
从2002年10月第一次进入可可西里起,连新明研究藏羚羊已经有20余年。他研究的方向包括青藏铁路建设对藏羚羊迁徙的影响以及藏羚羊对道路的适应机制、迁徙原因等科学问题。连新明介绍,包括利用无人机红外监测这样的方式在内,藏羚羊保护已经用上了多种科技手段。
据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消息,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藏羚羊种群数量从保护初期的不足2万只已经恢复至7万多只。连新明说:“藏羚羊保护是人类参与濒危动物救护的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用更多高科技手段,把一个物种的迁徙原因搞清楚,也能启发对其他物种的研究和保护。”
新华社记者张铖摄
玉龙雪山上的一片雪花,长江里的一滴水
6月16日,玉龙雪山站站长王世金(右一)和团队成员在白水河1号冰川冰面打钻准备插入花杆。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雪山设立了玉龙雪山冰冻圈与可持续发展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玉龙雪山站”)。自2006年以来,科研人员定期对雪山上的白水河1号冰川与环境进行定位监测。 站长王世金介绍,玉龙雪山冰雪融水部分流向丽江古城,从大理州鹤庆县并入金沙江;而白水河1号冰川融水汇流而成玉龙雪山景区里的蓝月谷,最后汇入虎跳峡附近的金沙江,为长江上游提供水量补给。
新华社记者陈欣波摄
玉龙雪山上的一片雪花,长江里的一滴水
6月19日,玉龙雪山站站长王世金(左一)和团队成员携带监测设备前往玉龙雪山白水河1号冰川。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雪山设立了玉龙雪山冰冻圈与可持续发展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玉龙雪山站”)。自2006年以来,科研人员定期对雪山上的白水河1号冰川与环境进行定位监测。
站长王世金介绍,玉龙雪山冰雪融水部分流向丽江古城,从大理州鹤庆县并入金沙江;而白水河1号冰川融水汇流而成玉龙雪山景区里的蓝月谷,最后汇入虎跳峡附近的金沙江,为长江上游提供水量补给。
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2400米极深地下!他们追寻宇宙“魅影”
7月3日,在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杨丽桃博士在检查实验数据。 锦屏山是位于金沙江第一大支流——雅砻江流域内的一座大山,顶峰海拔4410米。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就位于全长约17.5公里的锦屏山隧道中间位置,岩石垂直埋深达2400米。 该实验室于2010年底正式投入使用的一期实验空间为4000立方米。投用以来,清华大学牵头的中国暗物质实验(CDEX)和上海交通大学牵头的PandaX两个暗物质直接探测合作组已取得30多项国际领先的暗物质研究成果。目前,依托该实验室二期工程建设的“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预计将于2024年底竣工。二期项目将形成4厅8室的整体格局,可利用实验空间超过30万立方米,可同时开展更多科学实验项目。除了暗物质探测实验研究以外,还将开展包括中微子物理、核天体物理、岩石力学等领域的研究。 据中国暗物质实验(CDEX)合作组锦屏现场实验负责人杨丽桃博士介绍,“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项目竣工后,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将成为全世界岩石覆盖厚度最深、宇宙射线通量最小、可用空间最大、交通方便、综合设施完备的国际一流地下实验平台。
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2400米极深地下!他们追寻宇宙“魅影”
7月4日,杨丽桃博士走向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C厅。 锦屏山是位于金沙江第一大支流——雅砻江流域内的一座大山,顶峰海拔4410米。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就位于全长约17.5公里的锦屏山隧道中间位置,岩石垂直埋深达2400米。 该实验室于2010年底正式投入使用的一期实验空间为4000立方米。投用以来,清华大学牵头的中国暗物质实验(CDEX)和上海交通大学牵头的PandaX两个暗物质直接探测合作组已取得30多项国际领先的暗物质研究成果。目前,依托该实验室二期工程建设的“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预计将于2024年底竣工。二期项目将形成4厅8室的整体格局,可利用实验空间超过30万立方米,可同时开展更多科学实验项目。除了暗物质探测实验研究以外,还将开展包括中微子物理、核天体物理、岩石力学等领域的研究。 据中国暗物质实验(CDEX)合作组锦屏现场实验负责人杨丽桃博士介绍,“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项目竣工后,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将成为全世界岩石覆盖厚度最深、宇宙射线通量最小、可用空间最大、交通方便、综合设施完备的国际一流地下实验平台。
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2400米极深地下!他们追寻宇宙“魅影”
7月3日,在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实验组成员王钰锋将液氮灌入小型液氮罐中,为探测器测试做准备。
锦屏山是位于金沙江第一大支流——雅砻江流域内的一座大山,顶峰海拔4410米。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就位于全长约17.5公里的锦屏山隧道中间位置,岩石垂直埋深达2400米。
该实验室于2010年底正式投入使用的一期实验空间为4000立方米。投用以来,清华大学牵头的中国暗物质实验(CDEX)和上海交通大学牵头的PandaX两个暗物质直接探测合作组已取得30多项国际领先的暗物质研究成果。目前,依托该实验室二期工程建设的“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预计将于2024年底竣工。二期项目将形成4厅8室的整体格局,可利用实验空间超过30万立方米,可同时开展更多科学实验项目。除了暗物质探测实验研究以外,还将开展包括中微子物理、核天体物理、岩石力学等领域的研究。
据中国暗物质实验(CDEX)合作组锦屏现场实验负责人杨丽桃博士介绍,“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项目竣工后,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将成为全世界岩石覆盖厚度最深、宇宙射线通量最小、可用空间最大、交通方便、综合设施完备的国际一流地下实验平台。
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长江行|这里的消落带有了绿意
7月6日,在重庆市忠县,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的科研人员前往三峡水库消落带,准备开展相关监测。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简称成都山地所)等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立足位于重庆忠县石宝镇的中国科学院三峡库区水土保持与环境研究站(简称三峡站),自2007年以来,针对库区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消落带生态修复问题开展多项研究。 三峡水库运行水位常年变动于145米至175米之间,产生30米落差的水库消落带,总面积达349平方公里。夏季出露、冬季淹水的反季节淹没,植被系统的消亡演替,会带来土壤侵蚀、污染物质释放等次生环境问题。 据介绍,近几年来,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整体向好,消落带土壤侵蚀强度逐步降低。经过十几年的定位观测和研究,我国科学家对于三峡水库消落带的植被消亡演替、土壤侵蚀变化等规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治理模式在不同地区得到示范推广。
新华社记者黄伟摄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守护“长江的微笑”
6月29日,三头长江江豚在白鱀豚馆水中游动。 多年以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三代科研人员接力救护白鱀豚、江豚,努力保护长江濒危物种,共同守护“长江的微笑”。 2002年7月,我国长期人工饲养的白鱀豚“淇淇”在白鱀豚馆里生活了22年多后去世。它去世后馆里没有了白鱀豚,但白鱀豚馆和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仍然延用了原来的名字。科研团队总结的鲸豚保护措施虽来不及在白鱀豚身上实施,却能正好用于江豚的保护。 目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饲养着11头长江江豚,其中4头在人工环境下繁育并存活。国内也陆续建立起多个迁地保护区和就地保护区,各保护区内的江豚种群数量总和约为150头,且能自然繁殖。2023年4月25日,来自长江天鹅洲故道的4头迁地保护长江江豚被分批放归进入长江干流新螺和石首江段,顺利完成长江江豚保护技术体系的最后一个关键的技术闭环。 农业农村部2022年全流域长江江豚科考数据显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出现历史性“止跌回升”。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郝玉江在2022年参加了第四次全流域长江江豚科考,担任宜昌到城陵矶这一段的组长,他说:“我们坐船沿江一路走下来,可以看到更多的绿色,长江岸线也更加自然,水里的鱼也变多了。我们更加乐观地相信,‘微笑天使’长江江豚会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守护“长江的微笑”
7月12日,郝玉江在白鱀豚馆观察长江江豚。 多年以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三代科研人员接力救护白鱀豚、江豚,努力保护长江濒危物种,共同守护“长江的微笑”。 2002年7月,我国长期人工饲养的白鱀豚“淇淇”在白鱀豚馆里生活了22年多后去世。它去世后馆里没有了白鱀豚,但白鱀豚馆和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仍然延用了原来的名字。科研团队总结的鲸豚保护措施虽来不及在白鱀豚身上实施,却能正好用于江豚的保护。 目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饲养着11头长江江豚,其中4头在人工环境下繁育并存活。国内也陆续建立起多个迁地保护区和就地保护区,各保护区内的江豚种群数量总和约为150头,且能自然繁殖。2023年4月25日,来自长江天鹅洲故道的4头迁地保护长江江豚被分批放归进入长江干流新螺和石首江段,顺利完成长江江豚保护技术体系的最后一个关键的技术闭环。 农业农村部2022年全流域长江江豚科考数据显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出现历史性“止跌回升”。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郝玉江在2022年参加了第四次全流域长江江豚科考,担任宜昌到城陵矶这一段的组长,他说:“我们坐船沿江一路走下来,可以看到更多的绿色,长江岸线也更加自然,水里的鱼也变多了。我们更加乐观地相信,‘微笑天使’长江江豚会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新华社记者王乙杰摄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守护“长江的微笑”
6月27日,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人机照片) 多年以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三代科研人员接力救护白鱀豚、江豚,努力保护长江濒危物种,共同守护“长江的微笑”。 2002年7月,我国长期人工饲养的白鱀豚“淇淇”在白鱀豚馆里生活了22年多后去世。它去世后馆里没有了白鱀豚,但白鱀豚馆和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仍然延用了原来的名字。科研团队总结的鲸豚保护措施虽来不及在白鱀豚身上实施,却能正好用于江豚的保护。 目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饲养着11头长江江豚,其中4头在人工环境下繁育并存活。国内也陆续建立起多个迁地保护区和就地保护区,各保护区内的江豚种群数量总和约为150头,且能自然繁殖。2023年4月25日,来自长江天鹅洲故道的4头迁地保护长江江豚被分批放归进入长江干流新螺和石首江段,顺利完成长江江豚保护技术体系的最后一个关键的技术闭环。 农业农村部2022年全流域长江江豚科考数据显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出现历史性“止跌回升”。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郝玉江在2022年参加了第四次全流域长江江豚科考,担任宜昌到城陵矶这一段的组长,他说:“我们坐船沿江一路走下来,可以看到更多的绿色,长江岸线也更加自然,水里的鱼也变多了。我们更加乐观地相信,‘微笑天使’长江江豚会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新华社记者伍志尊摄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守护“长江的微笑”
7月12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训练员在给长江江豚喂食。 多年以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三代科研人员接力救护白鱀豚、江豚,努力保护长江濒危物种,共同守护“长江的微笑”。 2002年7月,我国长期人工饲养的白鱀豚“淇淇”在白鱀豚馆里生活了22年多后去世。它去世后馆里没有了白鱀豚,但白鱀豚馆和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仍然延用了原来的名字。科研团队总结的鲸豚保护措施虽来不及在白鱀豚身上实施,却能正好用于江豚的保护。 目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饲养着11头长江江豚,其中4头在人工环境下繁育并存活。国内也陆续建立起多个迁地保护区和就地保护区,各保护区内的江豚种群数量总和约为150头,且能自然繁殖。2023年4月25日,来自长江天鹅洲故道的4头迁地保护长江江豚被分批放归进入长江干流新螺和石首江段,顺利完成长江江豚保护技术体系的最后一个关键的技术闭环。 农业农村部2022年全流域长江江豚科考数据显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出现历史性“止跌回升”。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郝玉江在2022年参加了第四次全流域长江江豚科考,担任宜昌到城陵矶这一段的组长,他说:“我们坐船沿江一路走下来,可以看到更多的绿色,长江岸线也更加自然,水里的鱼也变多了。我们更加乐观地相信,‘微笑天使’长江江豚会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一颗卫星·两座城市·三重身份——彭承志的量子故事
7月21日,在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彭承志在实验室与学生交流实验进展。 1976年出生的彭承志身兼三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大国盾量子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以及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科学应用系统总师。 从2003年进入量子科技研究领域至今,彭承志全程参与了“墨子号”的研制,见证了我国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领域从跟跑到并跑,部分领域领跑世界的飞跃发展。 由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国盾量子设在合肥,科大上海研究院、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设在上海张江,彭承志一年中半年在上海、半年在合肥,往返两地工作和生活。 “长三角一体化为科技发展带来了动力。量子科技发展越来越不是单纯的基础研究,需要把各个行业的技术融合进来。”彭承志说。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的优势,他与团队正在为一颗新型中高轨量子卫星的发射全力准备。
新华社记者钱一 摄
一颗卫星·两座城市·三重身份——彭承志的量子故事
7月22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彭承志(前左)在参加组会。1976年出生的彭承志身兼三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大国盾量子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以及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科学应用系统总师。从2003年进入量子科技研究领域至今,彭承志全程参与了“墨子号”的研制,见证了我国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领域从跟跑到并跑,部分领域领跑世界的飞跃发展。由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国盾量子设在合肥,科大上海研究院、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设在上海张江,彭承志一年中半年在上海、半年在合肥,往返两地工作和生活。“长三角一体化为科技发展带来了动力。量子科技发展越来越不是单纯的基础研究,需要把各个行业的技术融合进来。”彭承志说。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的优势,他与团队正在为一颗新型中高轨量子卫星的发射全力准备。
新华社记者王翔摄
一颗卫星·两座城市·三重身份——彭承志的量子故事
7月21日,在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彭承志从大厅里展示的“墨子号”模型旁走过。 1976年出生的彭承志身兼三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大国盾量子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以及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科学应用系统总师。 从2003年进入量子科技研究领域至今,彭承志全程参与了“墨子号”的研制,见证了我国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领域从跟跑到并跑,部分领域领跑世界的飞跃发展。 由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国盾量子设在合肥,科大上海研究院、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设在上海张江,彭承志一年中半年在上海、半年在合肥,往返两地工作和生活。 “长三角一体化为科技发展带来了动力。量子科技发展越来越不是单纯的基础研究,需要把各个行业的技术融合进来。”彭承志说。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的优势,他与团队正在为一颗新型中高轨量子卫星的发射全力准备。
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