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案例名称:缘庆书院历史建筑改造与文化运营
案例类型:社会参与类
参与单位: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东兴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英诺威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道朴文化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77 文创)
实施时间: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
面阔五间,砖雕精美,内有西式壁炉,抬头仰望,屋顶正中的木构套叠藻井典雅深邃……这就是北极阁三条22号,北京首批历史建筑之一。2019年8月,建国门街道“缘庆书苑”在这里落成开放。
“缘庆书苑”建筑面积284平方米,室内空间区域功能划分合理,投影仪、舞台等基本设施一应俱全。免费向辖区居民开放,开展读书会、传统京味曲艺鉴赏、戏剧普及传承、社区公共文化等系列活动。
为何起名“缘庆书苑”?
说起“缘庆书苑”名称的由来,还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根据史料记载,北极阁地区早在元大都建城前就已经有人居住并建有庙宇,明朝建北京城,北极阁地区庙宇数量进一步增加,形成了十庙十街的格局。在此基础上,清、民国时期先后出现了一阁(北极阁)、十庙、一府(宁郡王府)、一祠堂(李鸿章祠堂)。
宁郡王府位于东单北极阁三条71号。宁郡王名弘皎,是康熙皇帝十三子怡亲王允祥的第四子。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允祥卒,雍正皇帝念其有功,除令允祥第七子弘晓袭怡亲王外,又封弘皎为宁郡王,建府于此。王府附属家庙,名为缘庆寺,是王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期间,王府被军阀占用,重新修缮,因此也遗留了部分西洋的装修风格。
如今,规模如此宏大的庙宇建筑群目前仅存北极阁三条22号院大殿,该建筑作为北极阁地区发展的重要实物见证,对研究北极阁地区的王府建筑演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缘庆书苑”所在的大殿即是宁郡王府的家庙“缘庆禅林”,故取名为“缘庆书苑”。
几经易手得以重见天日
原先北极阁三条22号是个大宅子,南可以通到北极阁二条,东到北极阁三条18号、中线是两座西式小楼,东西各一个院子。李鸿章、袁克定、吴佩孚、陆宗舆都曾在这里住过。
该院大门位于院落西北隅,从外向内看,大门是典型的中式样式,有飞檐、有门楣。但是跨入院落,再一回头看,整个大门又成了标准的西式,呈现拱状。院内现存一座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九檩,绿琉璃剪边硬山调大脊顶,带吻兽,硬山顶,披水脊。此殿在协和医院使用期间经过大修,在山墙上开了八角窗和筒子门。博缝头、戗檐砖、筒子门挂檐板和八角窗套均有精美的砖雕。东部新建了两座西式小楼,灰砖墙体,现代木质门窗。
该建筑在清末民初时期,几经易手,建筑内设多次改造,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
然而这段历史,差点儿被“淹没”了。北极阁三条22号的产权单位为东城区房地经营管理中心建国门分中心,2015年7月以前,一直被北京市第二开关厂租为库房使用。后租赁给建国门街道,租期10年。建国门街道在拆除、过程中发现该建筑有文物保护的价值,顶棚雕刻、彩画、壁炉等均极具特色,经文委领导现场观察,认为其具有保护价值。
为最大限度保护历史建筑不被破坏。2016年,建国门街道通过申请名城保护专项资金,专门聘请有文物设计修缮资质的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进行多次勘查和精心设计。最终,历经三年多的修缮和筹备工作,北极阁三条22号重新焕发了光彩。2019年6月21日,北极阁三条22号被遴选为北京市第一批历史建筑。
打造社区文化活动新阵地
借助腾退空间再利用的契机,建国门街道对历史古建进行保护性修缮的同时,引入了77文创专业运营机构进行运营,吸纳更多专业文化力量走进社区,在充分挖掘胡同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把“缘庆书苑”打造成为地区标志性的社区文化活动阵地。
北极阁三条22号整修前原貌
如今的缘庆书苑
2019年8月16号,建国门街道与77文创携手在北极阁三条22号共同见证了 “缘庆书苑”的正式开业,书苑内近万册图书可供居民免费借阅。通过缘庆书院项目,建国门街道与77文创共同探索着“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方式。街道投资20余万元完成了书院的装修和基本设备配置,77文创负责日常运营维护,承担全部运营成本,通过引入丰富的文化资源,为社区居民以及周边企事业单位提供文化服务。
双方的合作充分发挥77文创在文化资源方面的优势,将其外溢的文化资源引导至“缘庆书苑”,搭建起更广泛的文化平台,使得老百姓可以享受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77文创在满足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与需求的基础上,还将适当、合理地提供个性化、特色化文化服务来满足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开展部分收费活动来平衡运营成本,降低街道社区的人力、财力投入。
2019年8月启用至今,“缘庆书苑”已经举办了图书阅读、戏剧表演、舞蹈演出、非遗展示、手工制作等多种类别的文化活动近二百场,还多次免费提供场地举办公益活动,与街道、社区合作举办了多场党建、志愿者、社区工作宣传等公益活动。
整治改造完成的宁郡王府家庙重新回到了大众的视野中,让群众深入地了解了这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的古建筑,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展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内容来源:《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优秀案例汇编集(2013年-2022 年)》、北京日报、新东城报、77文创、 TimeOut北京
本内容由北京印迹平台整理制作,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