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
随着“十四冬”的脚步日益临近,呼伦贝尔市上下正以饱满的精神状态、高昂的干事热情、崭新的城市形象,迎接这场冰雪盛会的召开。
作为“十四冬”的主赛区,呼伦贝尔锚定“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目标,举全市之力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推进各项筹备工作,坚持以会促干、以会促建、以会促创、以会促效,持续提升呼伦贝尔绿色低碳、开放包容、文明有礼、友好共享、团结奋进的城市形象,推动绿色冰雪产业、现代冰雪运动、时尚冬季旅游、多元文化内涵融合发展。
11月19日起,呼伦贝尔日报全媒体平台陆续推出“城遇十四冬”系列报道,以“冬运之城”为窗,书写新时代呼伦贝尔生态、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发展新成就,领略呼伦贝尔冬运风采,展现新时代呼伦贝尔发展硕果,敬请关注。
圣洁大地
寒风中棵棵劲松傲霜斗雪
迎接着一场盛会的到来
数年深耕
“开放包容”尽显风光正好
呼伦贝尔向全世界
发出携手同进的真诚邀约
奏响开放合作的交响乐,并不容易。这个冬天,呼伦贝尔人民通过“十四冬”平台,发出“呼伦贝尔声音”,讲述“呼伦贝尔故事”,用圣洁草原包容的胸怀、开放的姿态,感召各方来宾,来到这、留下来。党的二十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市坚定不移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广阔发展空间,实现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呼伦贝尔的开放之门始终敞开,栉风沐雨、勇毅前行。
呼伦湖岸贝尔湖畔,开放画卷渐次铺展——满洲里公路口岸试行24小时货运通关5月15日正式开启,成为全国首个24小时货运通关的边境公路口岸;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批复······
层级密布的公路、铁路架起畅通的交通网络,4个支线机场和6个通用机场构筑的空中交通网络,60余条国际国内航线体现出呼伦贝尔作为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一带一路”和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枢纽的重要地位。
碧波万顷、牛羊遍地的呼伦贝尔
不仅是祖国北疆
一张耀眼的绿色“名片”
更是一座开放活力的城市
如今
透过“十四冬”
这个“重要窗口”
世界在不断见证着
不一样的呼伦贝尔精彩
3月28日,伴随汽笛鸣响,一列中欧班列缓缓驶离满洲里国门,承载着1561吨的建材、家电等商品,驶向俄罗斯莫斯科境内。这标志着呼伦贝尔市进一步扩大了中欧班列“东通道”的“朋友圈”,更成为呼伦贝尔市扩大对外开放、赋能经济发展的生动注脚。
在独特区位的有利优势下,我市做足“边”的文章,聚焦产业发展攻坚突破,在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上下功夫,围绕对俄、蒙口岸优势、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认真梳理全市泛口岸经济产业集群,努力推动“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升级。
林海雪原之滨,开放大潮奔涌而来――连续举办十九届海拉尔·中俄蒙经贸展洽会,并晋升为自治区级展会;持续巩固拓展与俄罗斯外贝加尔边疆区、布里亚特共和国、蒙古国苏赫巴托省等地区的经贸联系······
老朋友喜相逢再续合作,新相知热赛事迎新机遇。借助“十四冬”全国性赛事开放平台,我市积极释放优势机遇,发出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呼伦贝尔声音。
“通过一次次合作交流,蒙中友好关系像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迈向更高层次。”蒙古国东方省乔巴山市市长敖·普日布敖其尔和肯特省成吉思市市长米·旭仁其其格表示。今年7月,海拉尔第十九届中俄蒙经贸洽谈暨商品展销会在呼伦贝尔市启幕,20个国家和地区的展商参展。
9月29日,呼伦贝尔市首个免签跨境环线旅游团抵达俄罗斯,标志着中俄恢复免签团体旅游业务后,我市赴俄跨境旅游环线正式开启运行。据悉,此次赴俄旅游团由来自上海、杭州、无锡、南京等地的23名游客组成,27日落地呼伦贝尔游览大草原、大森林五彩秋色后,29日从满洲里公路口岸出境,赴俄罗斯后贝加尔斯克、乌兰乌德等地。记者了解到,“十四冬”赛事期间,我市各旅行社将陆续推出观赛旅游团。
思想开放了、胸襟打开了,对任何有利于开放的建议建言才能真正做到从善如流,对许多声音、行为才能有包容之心。自2002年至今,呼伦贝尔学院派教师、学生赴国外参加大学生艺术节、体育比赛等活动180人次,参加国际研讨会等60余人次。该校通过留学、合作院校交流和参加科技文化活动等途径,近700余名学生走出国门进行知识学习和生活体验,增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目前,呼伦贝尔市共与国外缔结了19对国际友好城市关系,其中与俄、蒙共缔结17对友城。呼伦贝尔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不断描绘合作共赢的新蓝图。
依托呼伦贝尔大市场优势
发挥投资促进、人文交流
开放合作平台功能
呼伦贝尔用实际行动
敞开市场开放大门
让商品、服务、企业和资源
汇聚于此
串起双向奔赴的发展合力
激发互利合作的时代张力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全市48个民族、220多万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一幅幅守望相助,同心筑梦的美丽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今年以来,呼伦贝尔市实施边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项目8个、“双百示范带”项目106个、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实践示范带项目7个、民族团结进步提档升级项目20个。打造地企联建示范企业5个、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精品线路1个,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青少年研学基地12个。
这个冬天,各族群众、运动员、游客们在新时代的呼伦贝尔相约;这一刻,古老文明与现代科技相碰撞焕发出别致的魅力,展现出草原文化的开放、包容和热情,吸引更多人前往探索和体验这片神奇的土地。它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接纳和包容来自不同背景、文化、宗教的人们,在这里人们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享受平等的待遇,他们,为城市的发展贡献力量也为呼伦贝尔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
热爱自由、热爱音乐的人们在今年夏天跟随草原迷笛音乐节也来到了中国最美的草原——呼伦贝尔。来到这天似穹庐、四野奔腾的恣意之地,声嘶力竭的呐喊和酣畅淋漓的冲撞在这里得到包容,他们的旗帜迎着天际线随风飘扬,在最广袤的草原印下绿蝶舒展双翅的模样。
任何国家和地区,想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都离不开平等、自由、开放的宜居、宜商环境。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营商环境优化工作,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政府转变职能、提高效能、激发活力、促进对外开放的突破口,以优质的招商环境吸引客商投资。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打造了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厚植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沃土,不断扩大了对外开放的“朋友圈”,吸引了更多客商来我市投资兴业。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呼伦贝尔这座新兴的开放城市,正以宽阔的胸怀,迎接各地人才,容纳各种文化,通过“十四冬”这个大舞台、城市建设这个大平台,使多元文化互相交流、彼此吸纳,不断融合、兼容和合。展望未来,我市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包容的胸怀拥抱世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更高质量发展,向世人展示一个更加开放、更加辉煌灿烂的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日报“十四冬”工作组:
记者:徐璐/文
策划:张晓琦 康健 陈静文 刁岩 刘银
监审:侯跃峰 韩永刚
监制:付惺
总监制:张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