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说到老北京过年,一大乐事就是逛庙会。在那个娱乐不发达的时代,买玩意儿、看表演,都能让人尽兴。从前,办庙会的地儿就几处,但却各有各的特色。去大钟寺敲钟,白云观摸石猴,琉璃厂踩高跷……今天,就带您回忆一下,过去京城里的五大庙会。
隆福寺庙会
北京隆福寺贯穿六个世纪,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历史变迁,构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早在建起百货大楼之前,隆福寺已是北京城一等一的热闹地儿。始建于1452年的隆福寺,就曾是京城首屈一指的庙会,居旧京“五大庙会”之首。
场院南半边的摊位主要卖簸箕、竹柳什物、炊事用具等,北半边的摊位大多卖古玩、瓷器、珠宝等。一直到清末,隆福寺都是清代“剁手族”们“买买买”的好去处。清《京都竹枝词》中曾云:“东西两庙货真全,一日能消百万钱。多少贵人闲至此,衣香犹带御炉烟。”词中的“东庙”指的便是隆福寺。
隆福寺庙会最具特色的是小吃,品种多样,随季变换,至今仍颇具名气。新中国成立以后,庙会才逐渐散去,隆福寺里建起了常年营业的售货大棚,之后逐渐翻修成砖墙瓦顶的“东四人民市场”,号称京城四大商场之一。
东四人民市场旧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厂甸庙会
规模最大,人气最旺的要数厂甸庙会。从正月初一到十五,长长的东西琉璃厂大街游客如云,各种年货摊档鳞次栉比,一家挨着一家,一眼望不到边。人们爱逛厂甸,是因为正月里京城大小古玩、字画、图书店多在此设摊,字画、字帖、珠宝、翡翠……琳琅满目。哪怕在1945年最萧条的时候,厂甸庙会一天的客流量就能够达到当时京城常驻人口的五分之一。《北京日报》曾报道,1957年大年初一就有10万人逛了厂甸:“从教育行政学院以南一直到南新华街南口都挤满了游人。空竹声、风车声、高跷的锣鼓声和人们的欢笑声响成一片”。
古玩、字画、图书店多在厂甸设摊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在凭票供应、物资短缺的年代,厂甸庙会汇集了全国各地的上百种食品及特色商品,对期待了一年的京城百姓具有不可抵挡的吸引力。厂甸庙会仅小吃品种就包括了爱窝窝、元宵、盒桃、切糕、凉糕、花糕、豆面糕、烫面炸糕、糖葫芦、面茶、炒肝、灌肠、酥合子等36个种类。其中,糖葫芦十天的销售总量就达到了58.7万串。
2001年,与京城百姓阔别近40年的厂甸庙会在原址重新开张。2010年,结合庙会产业发展策略和社会公众需求,厂甸庙会实施了“两区一带”的格局划分,即以陶然亭公园为主体的庙会民俗区和以东西琉璃厂为主体的文市区。功能区的划分给市民提供更多的选择,满足了广大市民不同的趣味和需求。
厂甸庙会文市区
(图片来源:北京市档案馆)
白云观庙会
白云观庙会是北京古老而重要的庙会之一。交通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出行主要靠租来的驴,阜成门附近还出现了一条“驴市路”,后来成了我们熟知的礼士路。白云观举办庙会时,骑驴游白云观也是一种时尚。
早期的庙会还有各处民间花会狮子、高跷等表演,锣鼓不断,热闹异常。后因白云观周边场地狭小等条件制约始终存在安全隐患,所以2007年起西城区政府研究决定不再举办白云观迎春庙会。
不过很多传统项目还是有所保留,每年春节都有不少人前来“打金钱眼”“摸石猴”。白云观山门内有一石桥,桥洞两侧各悬一硬纸做的大钱,钱孔内挂一铜铃,游人们以现钞换铜板来打“金钱眼”中的铜铃,俗谓击中者一年诸事如意、平安吉利。“摸石猴”更是不少人童年的回忆。白云观里共有三只石猴,摸石猴主要是摸石拱门上的那一只,传说摸了它可以祛病、避邪。白云观也一直香火旺盛,人们来这里烧香、祈福,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一切顺利。
打“金钱眼”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龙潭湖庙会
比起其他的老庙会而言,龙潭湖庙会可谓是一支新秀,龙潭湖庙会到1984年才开始举办。虽然没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它的春节气息并不逊色。90年代初,北京亚运会吉祥物“熊猫盼盼”也当上了庙会的开幕嘉宾。
1990年10月1日龙潭湖庙会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龙潭湖畔的民俗表演、花会、车展、书市,以及小吃一条街等内容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使得整个庙会期间的活动都日日精彩,天天新颖。龙潭庙会传统的“踩街走会”每年都别具特色,中国各地的表演者都会聚于此,沿着夕照寺南街,进公园北门,环湖边走边舞,其可观性非常适合于人们节日里喜悦的心情。
地坛庙会
有一个地儿的庙会尤为特别,它从诞生伊始,便与新中国的转型紧紧地捆绑在一起,那就是地坛庙会。1985年2月12日,地坛公园春节文化庙会开幕。此次庙会历时13天,参加展销的258家国营、集体企业及个体户销售总额达111万元。把节日活动办成了“展销会”,这在当时算是特别“创新”的思路。不仅给了许多国营企业和个体户提供了品牌塑造和产品销售渠道,也给了许多艺人重拾饭碗、“展销”技艺的机会。
其实,地坛庙会饱受欢迎,因为它能够从传统的节日活动中巧妙地“生出新意”来。在1985年首届地坛庙会上,音乐会、交谊舞会吸引了众多青年。儿童们则有十三种电动游艺机可供游乐。人们还可以买到传统的宫廷糕点和现代的广东家用电器。80年代末,风靡一时的动画片、电视剧主角如“黑猫警长”“唐僧师徒”等伴随着各式电动游艺机出现在庙会中。1997年春节,庙会盛况空前,龙潭、地坛、白云观、大观园四大庙会齐办,“来地坛逛庙会游客的汽车,一直从地坛门前停到了安定门二环路边”。
互动性、沉浸式的体验活动是近年地坛文化庙会的最大亮点。仿清祭地表演是地坛庙会主打的文化特色和品牌经典,表演再现清代皇帝祭地时的场景,有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寓意。
“祭地表演”——身着祭祀盛装的“乾隆皇帝”
(图片来源:新京报)
进入新时代,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升级以及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北京的庙会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比如2017年,北京推出十大主题庙会,地坛打造皇城文化、通州运河文化庙会把传统庙会与运河文化相结合等各具文化特色的庙会。近年来,伴随着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和筹办,北京庙会文化又注入了冰雪元素。今年进一步突出传统年味,集中推出千场庙会游园等年俗活动。
我们现在从庙会上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新时代风貌与老北京旧时风物结合的无限魅力,这种融合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愈久弥香。2024甲辰龙年,全面恢复的庙会,全力重启的社会,预示着一个龙马精神的新年即将到来。您是否已经迫不及待等着放假、盼着过年,放下过往一年的疲惫,去逛那轮番上演的精彩庙会了呢~
内容来源:北京日报、北京市档案馆、北京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