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沿线分布着历代帝王庙、白塔寺、地质博物馆等建筑的阜成门内大街,被老舍先生誉为北京的“最美大街”。阜内大街二期改造提升目前正在进行,力争今年上半年完工。
在老街焕新过程中,
挖掘沿街文脉,
留住京味乡愁。
已经完成外立面改造提升的阜内大街93号古朴大方
通行休闲更舒适
作为北京最古老的大街之一,阜内大街距今已逾七百年,是北京老城“一轴一线”中朝阜大街“一线”的西起点,也是北京老城西部进出城门的交通要道。
2015年,阜内大街一期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启动,阜成门桥至赵登禹路口段680米沿线实现了业态、立面等要素焕新。2019年,西起阜内大街赵登禹路口,东至西四东大街西黄城根北街路口,全长1038米的阜内大街二期改造启动。
和很多老街一样,阜内大街面临着公共活动空间较少、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混行等“顽疾”。以前,家住周边只能去北海公园。可从去年年底开始,在西四地铁西南口有了一处“乐园”,这里就是地质公园。
与改造前相比,封闭的市政隔离带被打开,绿植与公园连成了片。公园中央的石板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由塑胶、海绵等材料铺成的地面。上面,则是滑梯、秋千、跷跷板等可供亲子嬉戏、玩乐的设施。改造过程中充分征求民意,打通了道路和绿化带之间的“闭环”,为一老一小群体拓展出了活动空间。
阜内大街的交通也悄然改变。在阜内二期已经完工的部分路段,机动车道宽度变窄了,“为了让非机动车道贯通阜内二期,将机动车道宽度由以前的3.75米左右调至3.5米,最窄处约3.25米,这样就可以保证人行便道宽度超过1米。”分管路面提升的项目负责人苗长君说。专班还对阜内二期沿线9处公交车站进行整合,把邻近路口的公交站点适当挪移,整合后全线将保留6处公交站点。
小小梅花延续文脉
老街改造,除了提升硬件,还要延续历史文脉。
“早年间,京西门头沟斋堂的煤车由阜成门进城,‘煤’与‘梅’谐音。我们尊重历史,参照老照片,将梅花、祥云等纹样运用在井盖、影壁及护栏上,彰显文化内涵,提升景观效果。”北京西单街区保护更新工作专班常务副总指挥刘维岩说。
在二期工程中,“梅花”符号不单单停留在井盖、护栏等沿线设施上,而是与建筑、大街风貌融为一体。“我们将在沿街建筑门头、外立面点缀梅花图案,让阜成门特有的意象与老街进一步融合,在还原中实现创新。”刘维岩表示。
小小“梅花”代表着阜内大街独有的历史。在1038米的二期工程中,这样的巧思随处可见。
据介绍,项目专班在地质公园里设置了西四牌楼铜制立体沙盘模型,作为了解西四和阜内大街的窗口。
公园石桌上,四座袖珍“牌楼”矗立在沙盘上的西四路口,纵横的街道在牌楼间交会,四下的民房、商铺井然有序。如果有孩子好奇,家长可以陪他们一起阅读沙盘附近的简介,不仅将西四牌楼的历史和变迁一一说明,还搭配英文翻译,方便外国游人了解、探索。
西四牌楼铜制立体沙盘吸引市民围观
据了解,二期工程完工后,公园和沙盘将作为重要文化展示节点,与历代帝王庙、广济寺等文保单位形成联动,塑造区域文化地标与景观核心,吸引公众在慢行的过程中探寻历史。
老街故事代代传
七百余年历史,在阜内大街写满故事。“这儿什么都有,有御河、有故宫的角楼、有景山、有北海、有白塔、有金鳌玉蝀桥、有团城、有红墙、有图书馆、有大号的石狮子,多美,多漂亮。”在《骆驼祥子》中,祥子如此形容阜内大街。
为了让老舍笔下“最美大街”再现往日芳华,项目专班计划在阜内二期挖掘四个文化圈,为讲好阜内故事做足准备。
项目负责人之一、北京华融金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茹透露,未来,阜内大街二期将形成以鲁迅博物馆为核心的“鲁迅会客厅”探访文化圈;以白塔寺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白塔妙会”沙龙文化圈;以历代帝王庙为核心的皇家御苑文化圈和以西四为起点的“西四记忆”怀旧文化圈。
“无论是追慕鲁迅,喜爱传统文化,还是偏好胡同小吃,都可以在阜内大街找到属于你的心头好。”李茹说。
挖掘老城文化内涵,通过多元方式讲述老城、老街故事的改造思路,体现在西城多条大街的提升工程中。
已经完成改造更新的鼓楼西大街就是典型代表。自2021年重装亮相以来,到这里探访一处元代码头、漫步两段古迹高墙、体验四个口袋公园、了解多个历史典故的游人越来越多。去年四月,为了立体讲好鼓西大街的故事,西城区专门寻找了八位在鼓西生活、工作的居民、商户,以“鼓西合伙人”身份为鼓西大街代言,传播鼓西故事。
春节假期刚过,阜内大街二期项目正在抓紧施工。西单至积水潭桥街区环境整治提升项目等一系列工程也陆续开工提速。
站在西四路口,看着铜制沙盘,会产生一种与历史对话的感觉,进而激发人们了解历史,探索老街掌故、传说的兴趣。在不久的将来,希望更多老街实现焕新亮相,老街故事也随之一代一代讲下去。
内容来源:北京日报(部分内容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