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引领激励广大妇女跟党奋进新征程、巾帼建功新时代,全国妇联近日公布2023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名单。北京教育系统共有4名个人、3个集体入选。一起来看名单!
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
黄会林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
全国三八红旗手
王 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外科主任
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慧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隋文静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中国花样滑冰运动员
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委员
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首都女教授协会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
用先进事迹领略她们的风采吧!
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 黄会林
黄会林,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艺术与传媒学院首任院长,中国高校第一位电影学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十六岁参军后赴抗美援朝一线,1954年立功归国。1958年提前毕业留校。
从教六十余年,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现代文学、戏剧影视及文化传播专业人才。本科教学近五千人;指导硕、博、博士后超过170人,众多已成长为各高校中坚力量和各领域领军人才。
领军开创北京师范大学“双一流”“A+级”学科——戏剧与影视学。1993年获批中国综合大学第一个影视艺术与技术硕士点;1995年领衔申报、获批全国高校第一个影视学博士点;1998年领衔申报、获批全国首批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
创建系列文化品牌。1985年创建“北国剧社”,成为中国校园戏剧融入社会的标杆。1993年创办“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至今29届。1994年首创“中国影视民族化”理论。2009年首倡“第三极文化”理论。2010年创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创立“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会林文化奖”等一系列重要文化品牌。
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影视、戏剧、文学、文化领域著作、文章约620万字;合作创作电影、话剧、小说、电视片、报告文学等约320万字;编集或主编出版2060余万字;共约2480万字。
心系学校与学院建设。1998年起多次诚访田家炳先生,终获资筹建“北京师范大学田家炳艺术书院”大楼;2005年动员邱季端校友为母校捐资修建“邱季端体育馆”。
执守杏坛一甲子,开拓事业六十春,黄会林女士始终坚持知行合一、践行大教育理念,体现了对民族、国家、时代的担当精神。
全国三八红旗手 王殊
王殊,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外科主任,政协北京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是我国肿瘤医学和乳腺癌领域著名专家。在30多年的从医经历中,她始终以仁心施仁术,追求精益求精,她制定诊疗方案不仅考虑疗效,也考虑预后生活质量,科室乳腺癌保乳率超过40%,她“润物细无声”的精心呵护得到患者的广泛赞誉。
王殊深研医理、硕果累累,主持多项科技部国家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取得一系列领先的研究成果。率先在国内使用前哨淋巴结荧光示踪技术,多次获得省部级和行业组织的表彰。在她的带领下,科室临床和科研成果在国际高水平会议上频频亮相,赢得了国际声誉。
在教学工作中,王殊立德树人、桃李芬芳,带教数届硕博士研究生,为学生讲授大课,编写教材,参与教改,长期担任国内访问学者导师工作,全方位带教基层医生。
带领团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科普宣教,在帮助贫困落后地区发展医疗事业中表现突出。
在北京医疗系统的党外知识分子和妇女群体中有较高的影响力和代表性,积极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并做出应有的贡献。
全国三八红旗手 赵慧洁
赵慧洁教授始终坚持“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己任,爱国奉献,锐意创新,“敢”字当头,勇挑重担,在本职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思想引领,发扬北航“陀螺精神”。任北航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9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空天报国”北航精神和“心怀祖国、勇于创新、甘于奉献”三代仪器人形成的“陀螺精神”融入学院工作全过程,筑牢思政工作生命线。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连续获评“双一流”。
交叉融合,创建教育部紧缺专业。为满足国家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领域的人才需求,作为责任教授,创建了北航“遥感科学与技术”教育部紧缺本科专业、国防紧缺学科。历经18年努力,获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主讲课程“光电子技术”获教育部一流本科课程。北京市优秀教师,北航“立德树人”优秀奖获得者和教学名师。
勇于创新,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为提高空天复杂环境中光谱-结构多维探测能力,实现精准智能感知,在探测新原理、新器件和探测系统综合建模、精度溯源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突破。获国家级科技奖励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
全国三八红旗手 隋文静
隋文静,中国花样滑冰运动员,曾获37个世界冠军,包括北京冬奥会冠军、2届世锦赛冠军、6次四大洲锦标赛冠军等。北京冬奥会中,作为中国代表团最后一个冲金点圆满完成金牌收官任务,获得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
多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包括2017年4月,作为中国冰雪运动员代表,向芬兰总统及夫人赠送运动衣;2019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冬奥筹办工作,看望备战运动员等。
致力于在竞技体育舞台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2020年四大洲锦标赛中,正值疫情肆虐,隋文静夺冠后在国际赛场高喊“中国加油、武汉加油”让世界看见中国力量;2023年将民族文化融入节目《China》获得国际花滑青年大奖赛铜牌;《不止文静》纪录片获得帕拉蒂多诺国际体育电影节最佳奥运电影奖及多个国际电影节奖项,这是中国作品首次获奖。
投身公益,担任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形象大使,参与20余场北京冬奥精神讲座;2023年初出版自传《不止文静》将版税全部捐赠给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2023年3月前往寻乌县为“春蕾女孩”带来公益课;2023年3月前往华坪女高探访张桂梅校长,开展公益课;2023年3月受央视邀请前往上官村探访陈雨佳,宣传乡村文化。
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清华附小始建于1915年,现有集团733名专任教师中女性教师达581人,占比79%。她们团结奋斗,巾帼不让须眉,矢志更新教育理念和践行教学课程改革。清华附小连续获得两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评全国十佳科技创新学校、全国体育工作示范学校、全国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全国校园足球先锋学校等国家级荣誉称号。走出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北京育人先锋。连续获得两届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以及多项国家级科研重要奖项,辐射北京朝阳、昌平、海淀区的集团化学校,成为北京的“金名片”,并拉手西藏等全国边陲地区学校。学校相关负责同志两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2020年疫情突袭,附小女教师临危受命,参与教育部“同上一堂课”公益直播,覆盖全国3500多万家庭,创造当时四个月内6亿多次播放量,高质量保障全国小学生“停课不停学”。涌现的先进事迹获教育部嘉奖,被新华社、中国教育报等多家主流媒体跟踪报道。
立足基础教育,在北京市及海淀区教委的带领下,发挥大学资源与社区资源的双优势梳理形成落实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路径。附小女教师深入到河北狼牙山红军小学上思政课,全校师生与西藏阿里边防连同升一面国旗等,举行线上线下相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大思政课。
2022年,建设教育强国被写入二十大报告,附小女教师争当创新人才培养排头兵,依托数智化赋能、着眼核心素养落地,面向全国开展示范及培训工作,研究成果摘取全国班主任大赛、全国教学大赛、北京市班主任紫禁杯、学科京教杯、各学科基本功大赛等赛事最高奖项。
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教师获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等省部级以上荣誉35人次,其中女性教师占比82.35%,高质量服务首都医药健康技能人才培养。
学院专业建设成果丰硕,获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群获批国家“双高计划”重点建设专业群(A类),药品生物技术专业入选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在全国生物技术类专业中持续排名第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获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和教育部产教融合典型案例。建设教育部“生物医药中试生产性实训基地”等6个省部级产教融合育人以上平台。学生获技能大赛、创新创业比赛等省部级以上奖项126项。打造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3个国家级教师团队,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6项和二等奖3项,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5本,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1项,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国家级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各1门。主持制定2项国家专业标准和6项国家技术标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5项,近五年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62项,产值1.51亿元,授权发明专利23项,签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项,转化金额1300万。
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首都女教授协会
首都女教授协会在北京市教工委、北京市妇联指导下,持续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二十大精神要求,专题学习中国妇女十三大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推出“科技之星”专栏,“巾帼科技领航先锋队员”专栏,弘扬榜样力量,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发展要求。
凝智聚力,服务发展大局。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巾帼行动”,服务国家创新战略,联动京津冀及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女教授,举办两届“巾帼科技协同创新高峰论坛”和“青年科技创新前沿交叉论坛”,跨领域联动举办两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她力量论坛”。成功举办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巾帼青年科技协同创新前沿交叉论坛”,汇聚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一批杰出女科学家,扎实开展青年后备人才布局与储备,连续2年实施“巾帼科技领航计划”,形成39位院士长江杰青组织的领航导师群体和39位优秀女博士组成的青年领航先锋队员群体。一大批女教授获批获国家级和北京市人才称号,在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发挥突出作用。
深入实践,助力社会发展。组织高校女科学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到上海、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调研合作,利用假期到内蒙古等对口支援地区开展智力扶贫,参与“春蕾计划”等公益项目,在首都女性团体中发挥了积极的引领和凝聚作用。
她们以坚韧、勇敢和智慧
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
构成了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然还有无数个“她”
同样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之上
用脚踏实地、默默奉献
在不同领域实现个人价值、汇聚女性力量
在“三八”国际妇女节这一天
让我们共同致敬 了不起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