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案例名称:八里桥保护修缮工程
案例类型:实施项目类
参与单位:朝阳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兴中兴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北京怀建集团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17年至2021年
在朝阳区与通州区的交界处,
缓缓流淌的大运河之上
横跨着一座古桥,
一块块青色的石板
构成这座古色古香的三孔石拱桥,
这就是永通桥(又称八里桥),
它与不远处的新八里桥交相辉映
为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再添新景。
永通桥位于朝阳区管庄乡八里桥村东南,始建于明正统十一年,与卢沟桥、朝宗桥并称为北京现存三大古代石桥,也是通惠河上唯一一座大型石拱桥。该桥地处交通要冲,曾是东至山海关,南至天津陆路交通的咽喉,其历史积淀丰厚,文化遗存众多,“长桥映月”美景就源于此桥。
图片来源: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古桥“退休”
新桥承载交通功能
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修京通柏油路时曾将桥的两端垫土,降低了石桥的坡度。解放后,桥面铺上了沥青。为了保护古桥历史风貌,减少洪水对桥的冲击,后来在桥南北两端开道引河,各建了三洞水泥桥一座,用来泄洪分流,桥间以水泥构成分水泊岸。20 世纪80年代、90年代又进行过多次维修加固。2013年,永通桥作为大运河沿线文物,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作为京杭大运河起点,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17年,蔡奇调研大运河文化带时强调,要加快推进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利用工作。随后市委宣传部召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会,下发《大运河文化带保护传承利用项目清单》,明确“推动八里桥保护修复和交通功能退役,加快推动八里桥新桥规划建设,尽早实现八里桥交通功能退役,加强对八里桥的保护修缮”。按照市领导指示精神,2017年底,市交通委负责在老桥西侧建设新八里桥,朝阳区负责老桥退役后的保护修缮工作。
2020年7月,朝阳区政府与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签订移交协议,八里桥老桥作为文物正式移交至朝阳区管理使用。2021年11月,朝阳区完成了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水务局相关审批手续,并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定施工单位,开始全面施工。老桥结束交通功能,建新不拆旧,一河架双桥,百米内,近600岁高龄的老八里桥与新八里桥双虹卧波,交相辉映。
改造前
图片来源:《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优秀案例汇编集(2013年-2022年)》
改造中
图片来源:《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优秀案例汇编集(2013年-2022年)》
四次探坑
埋藏多年桥石露真容
按照市文物局对八里桥整体修缮方案的完善要求,朝阳区文旅局在面临桥梁本体状况不稳定、石板位置不清、工程档案不齐全等诸多困难的情况下,启动了部分沥青清除工程,对古桥桥面进行勘探,以查找沥青下的古桥面石。
由于历史原因,古桥曾经受多次损毁也曾经过多次修缮,这给勘探工作带来了困难。为了将对文物的干扰降到最低,工程人员只能通过小型器械和传统工具,以毫米为单位逐步刨查,防止大幅动作对隐藏在水泥下方的老石板造成损伤。经过四次探坑,才最终在引桥与老桥衔接处70厘米深的位置发现了第一块老石板,这也证明了古桥的桥面石存在缺失。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修旧如旧是最重要的原则,此次修缮将桥面以及周边的条石全部还原到原位。为了还原古桥风采,经过查阅古籍,咨询专家、学者,最终确定了条石“样本”,以此为模板找到相同材质的条石贴补缺失部位,尽可能保持古桥原貌。古桥桥身的沥青、水泥缝等现代修缮痕迹,也全部剔除,并采用老式砂浆等古桥修建方式进行了恢复。
精准施工
解决古桥安全隐患
给桥体进行“体检”,排除安全隐患,也是此次永通桥修缮的重要内容。前期勘测发现,由于常年的使用,特别是过载的问题,桥体局部出现变形。尤其是西南部桥廊石柱的石料出现错位,使桥体上鼓出一个大包,带来一定安全隐患。
鼓闪的主要原因在于建成年代久远,桥体中的缝隙积累了水汽,水汽渗透、冲刷桥体内填土。施工人员通过择砌(即重新填补)方式,更换内侧砖体构件及填土,解决了鼓闪的问题。经过整修后,桥体上的“鼓包”已经消除,桥面平整了很多。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完整记录
全面数字化保护展示
通过学习卢沟桥等文物保护先进经验,在修缮的同时,对八里桥进行全面数字化保护展示。跟随修缮进度,对八里桥整体模型进行重建,完整记录老桥修缮前后状态,为后期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和深入研究打牢基础,通过数字化全面展示文物修缮过程,让不可移动的八里桥石质文物利用数字化技术“活起来”,以更为立体灵活的展示形式进行传播。
图片来源:北京市政集团
中国是桥文化的故乡,自古有“桥的国度”之称,一座桥便是一个地方文化的缩影。如今,新八里桥已经建成通车,成为连接通燕高速和京通快速路的全新通道,而老八里桥作为北京唯一横跨京杭大运河的古桥,则不再承担机动车通行任务,将化身成为京杭大运河文化使者,讲述着这条古老运河的“前世今生”。
内容来源:《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优秀案例汇编集(2013年-2022年)》、北京日报、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