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农村环境整治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它不仅关乎广大农民的生活品质和福祉,更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个维度,对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乡村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农村环境整治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面对农村环境的诸多挑战和问题,如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力,推动农村环境整治走深走实,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农村环境整治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全国各地都要建设美丽乡村,为建设美丽中国打下基础。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重要基础。但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仍是美丽中国建设的突出短板,全国还有6成多的行政村生活污水未得到有效治理管控,一些地区农业面源污染导致水体氮、磷等污染问题突出,农村黑臭水体远未绝迹,农村生态环境仍是美丽中国建设的突出短板,与人民群众的期盼仍有较大差距。因此,要继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更高的标准打几场漂亮的标志性战役,要在农村环境整治等领域取得一些标志性的成果,为美丽中国建设开好局、起好步打牢基础;要聚焦区域重大战略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并分层次地推进美丽省域、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海湾、美丽河湖建设。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以农村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同时抓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助力美丽中国目标实现。
农村环境整治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例如,近20年来,浙江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从农民群众反映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入手,实施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探索出了一条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的科学路径。我们开展的农村环境整治,满足农民群众期盼,解农民群众之忧,着力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垃圾、黑臭水体等问题,目的是通过整治环境,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干净、整洁、舒适,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促进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让更多的绿水青山变成老百姓致富的金山银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持续深入,久久为功,以绿色绘就乡村振兴底色,为推进“三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农村环境整治是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整治的工作要求是实现“三基本”,基本看不到污水横流、垃圾乱倒、粪污乱堆;基本闻不到臭味,基本听不到村民怨言。如今,农村环境已大有改观,但部分完成环境整治的行政村成效不稳固、治理不到位,仍存在生活污水横流、垃圾乱堆、粪污乱倒、水体黑臭等问题。要以县域为单位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或方案,以污水乱倒乱排、水冲厕改造、粪污去向难解决为导向,以及重点湖库周边的村庄作为重点,选择资源化利用、纳管、相对集中或集中处理等模式,按年度持续推进。到2035年,生态环境要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要基本实现。要压实地方责任,纠偏问题,推动农村环境整治扎实推进,让成效经得起历史检验,让美丽乡村切实为人民可感可及。
乡村振兴,环境先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村环境整治显得尤为重要。明确农村环境整治的发力方向,既是提升乡村生活品质的关键,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更是助力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之举。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环境整治涉及多个方面和层级,需要有一个全面、系统、科学的规划和政策指导,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高效推进。首先,加强顶层设计,即从国家层面出发,制定农村环境整治的总体规划和战略,明确整治的目标、任务、措施和时间表。要注重与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文明建设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形成政策合力,共同推动农村环境的改善和乡村振兴的同步实现。其次,完善政策体系,就是要制定一系列具体、可行、有力的政策措施,为农村环境整治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这些政策措施可以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技术推广、宣传教育等多个方面,以激励和引导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要不断加强经验总结,推广有效模式。最后,要以县域为单位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每个县要结合自身情况,着眼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局,统筹农业绿色发展、村庄环境整治,科学制定指标体系,健全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着重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有力防治农业面源污染,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完善政策体系,将有助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设施建设。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要加大资金投入,并强化相关设施建设,这是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首先,资金是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各级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账户,明确资金来源和用途,确保专款专用,避免资金挪用或浪费。充分发挥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工作和市场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环境整治,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其次,设施建设是提升农村环境治理能力的基础。这包括建立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污水处理设施、公共卫生设施等。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设施运行效率和处理效果,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得到有效处理,推广简便、实用、经济、长效的治理技术模式,推动提升治理成效。同时,要加强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设施持续稳定运行,发挥最大效益。再者,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本着稳中求进的原则,推动农业面源污染突出区域,依法制定水质改善及达标方案,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完善农业面源治理成效评价方法和指标,强化治理成效评估,推动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向果菜等经济作物拓展,科学降低经济作物化肥施用强度;推动畜禽散养密集区所在地县、乡级人民政府依法建立规模以下畜禽粪污收运利用体系,逐步实现分户应收尽收,集中处理利用。最后,注重设施建设与农民实际需求的结合。在设施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设施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符合农民实际生活习惯。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和强化设施建设,为农村环境整治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推广先进技术,提升治理水平。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推广先进技术并提升治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积极引进和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治理手段,可以更有效地解决农村面临的环境问题,提高环境治理的效率和效果。一方面,推广先进技术是提升农村环境治理水平的关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创新的环保技术应运而生,如污水处理技术、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污染物排放,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并为农民提供更清洁、更健康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提升治理水平也至关重要。这包括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完善环境治理机制、提高环境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等方面。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确保各项治理措施得到有效执行。要加强环境治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也有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身的治理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环境支撑,推动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监管执法,严惩违法行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农村环境整治的深入开展不仅需要技术和资金的支撑,更需要强有力的监管执法作为保障。加强监管执法,严惩违法行为,是确保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有序、高效推进的重要手段。首先,要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监管机制,明确监管责任和权力,加强对农村环境的日常巡查和监测。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监管无死角、无盲区。其次,要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于违反环保法规、破坏农村环境的行为,应依法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要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形成震慑效应,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再者,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法律水平。要定期开展培训和教育活动,增强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确保他们在执法过程中能够正确履行职责,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最后,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宣传环保法规和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引导农民自觉遵守环保规定,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要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为农村环境整治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农村环境整治承载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为整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设施建设,夯实了环境治理的物质基础;通过推广先进技术、提升治理水平,为整治工作注入了科技的力量与智慧;通过加强监管执法、严惩违法行为,捍卫了环保法规的尊严与权威。然而,农村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以更高的站位、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通过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农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条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描绘壮丽画卷,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作出卓越贡献。
(望甜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