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3年年底,“从历史向未来——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专家座谈会”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举行。2023年是北京建都870周年,北京因都而立、因都而兴,岁末盘点之际,汇聚关注、支持、参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专家学者,回顾北京建都870年以来的历程,展望新时代名城保护发展。
宋壮壮
帝都绘联合创始人
与前面几位老师从研究的角度、从实践的方向有些不同,我的工作更多的是把各位专家的研究进行转化,然后去向公众传达,所以今天更多的是结合我们自己的案例来分享一些工作的方法和思考,我分享的主题是:让历史与今天发生关联。
帝都绘从来都不是一个只关注城市历史,或者说“古都”这部分的团队,我们一直关注的是当代城市文化,但因为北京是一个古都,所以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它的历史。当我们在接触历史的时候,也更倾向于把历史与当代生活联系起来,而不是单独去谈历史。我们最开始有意识地、比较集中地来实践这样一种思路就是在《长城绘》这本书的创作中,其中也参考了汤羽扬老师的一些研究成果。
《长城绘》
我们创作时提出的任务就是:如何向今天的人讲长城?当然可以从历史方面去讲长城,但是如果读者对历史毫无兴趣,我们又该怎样讲述?所以在这本书的前言里,我们这样写道:“整本书我们都希望能回答一个问题,长城与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关系?”
作为一项文化遗产,长城对于绝大多数不是研究长城的人来说是非常遥远的,即便是作为游客也要驱车两个小时才能到达长城。所以做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希望能给“长城与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交出一个丰富和清晰的答案。
在这本书里我们采用了较多交叉学科的内容,将过去的长城与现在进行对应,介绍了以前的古长城在今天有多少人,什么样的人在里面生活,过去的长城的“公式”延续到今天,对我们的人居环境又有哪些影响。
长城脚下的城乡
这些跨学科、跨文化的内容反映了长城作为一个文化概念,对中国人已经发挥了远超其物质实体的作用,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与长城有关的东西。例如研究中发现中国有4000多个“长城牌”的注册商标,我们书里就从中选取了100个比较有趣的商标集合起来,比如有的快餐品牌使用的薯条就叫“长城牌”薯条,在建筑行业中还有“长城牌”的建材,一些跟长城看起来毫无关系的东西,却恰恰证明了长城文化概念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
100个长城
我们在书里也使用一些当下流行的形式去阐释长城存在的意义,比如借鉴“奇葩说”辩论赛的形式,正、反两方就“要不要修长城”展开争论和对话。虽然这种场景并不一定真的会在历史上发生,但这种讨论形式却传递了长城存在的意义。另外,从创作的宏观策划层面到微观手法处理上,也会采用贴近流行和生活的表现形式。
古人为什么修建长城
这里分享一个我们创作的小细节:这本书里我们选择用透视的方法来展现长城的建材,而不是使用建筑图纸里常用的“上帝视角”的轴测图,我们用透视图、加上阴影,就是希望给读者一种这些建材是放在你的桌子前面一样的感觉,由此拉近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长城是用什么建造的
在创作《长城绘》时我们确实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对之后创作的《中轴线》一书,我们又采用了其他的方式来呈现。与长城有点不同的是,任何一个来北京的人都会去中轴线。但作为一个北京人,我也是在学习了建筑、规划专业,从事中外申遗等相关工作时才深入了解了“中轴线”的概念。
《中轴线》
这本书中我们特意采用了一种像“毛细血管”一样的形式来呈现每个人的观点,其中一个章节是以“人的活动”作为主题,呈现人在中轴线上学习、去少年宫、去游玩、去比赛等活动的经历,并且把古人与现代人的活动展示在同一场景内,比如在看球的你旁边就是明代人的活动。通过这样的形式,来传递中轴线就是这样一个“活着的”文化遗产,过去古人在中轴线上游玩,现在当代人也在中轴线上游玩,我们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别。
中轴线上“人的活动”
书中还有一个关于建筑的章节,一般提到中轴线大家都会想到一些地标建筑,但在这本书里,我们特意没有把关注点放在地标的建筑上,而是把范围扩大到258个建筑或建筑群。它们包罗万象,也是希望让大家都能意识到,无需特意体现中轴线,它就在你身边。你随时可以跟它建立各种各样的联系,比如乘坐地铁8号线就是一种联系。我们希望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把过去的东西与今天的人联系到一起,而这其实并不需要过分深挖,因为我们都正处于环境当中。
我们与中轴线的联系
从我自己的视角看,北京所有的街区都是有特色的,例如前段时间我们开发的一个Citywalk路线就选取了CBD历史文化公园的入口为起点,它的西侧是世贸天阶,我们完全想象不到这里30年前还是个工厂区,这短短30年呈现的历史就像一部规划史。所以我们在讲述这段历史时就展现了人们在CBD工作、生活、居住的多样的故事,虽然一部30年的规划史听起来并不悠久,但这其中经历了各种转变,是非常鲜活、真实,而又引人入胜的一段历史。
CBD历史文化公园路口
我们开发的另外一条线路是“寻找地安门”,听起来有点奇怪,因为地安门这个建筑已经没有了,这条两个小时的行走线路是一直围着一个“不存在的”东西走。但这样反而更加能够凸显古代与今天的关联:恰恰因为这个古代建筑现在不存在了。就像A、B点之间连着一条线,如果其中一个点没有了,剩下的那条连线反而显得更明显。
城市探寻活动“寻找地安门”
最后一个案例是关于永定河的,永定河大桥的总工程师跟我交流时曾说,因为历史上很多著名的桥梁都建在永定河上,这条河对他而言有某种“精神高地”的意思,当他接触到在永定河上建一座新桥的任务时,他想到的是一定要给出一个当代的、属于今天的答案。那么最后我们看到,呈现出的是新首钢大桥这样一个非常现代的、与众不同的结果。他的讲述让我们感受到,历史当然一直存在于那里,我们可以去瞻仰它、纪念它、学习它,但是当你真的意识到历史和今天是有联系的,从那一个瞬间起,你就不仅仅是把它作为研究的对象,而是能够真切感受到它带给你的力量。
永定河的大桥传承
文章根据宋壮壮于“名城保护·大家谈”活动演讲整理,已经专家审阅
文中图片来自宋壮壮演讲,仅作交流使用,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仅代表专家本人观点,不代表“北京印迹”平台立场
本文版权归“北京印迹”平台和演讲者所有,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联系“北京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