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风筝是北京人最喜欢的民间玩艺儿之一。放风筝在中国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鲁班曾削竹子做了一个鹊,“飞天三日不下”。按这个说法,鲁班做的竹鹊,应该是风筝的始祖。风筝作为民间的放飞和观赏的玩艺儿,最早见于宋代画家苏汉臣的作品。不过那会儿风筝还不叫风筝,叫纸鸢。
风筝这个词儿怎么来的呢?明代的陈沂写了一本书叫《询刍录》,其中记述:“五代时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纸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
宋代商承的《事物纪原》里也有“纸鸢俗谓风筝”的话。由此可见风筝一词大概是宋代以后出现的。也是从宋代以后由皇宫里的游戏演变成为民间的玩艺儿,按过去的民俗,老百姓平时不放风筝,只有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以后才放,一直放到开春的清明节。
宋代商鼎的《村居》诗里有这样的描写:“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风筝除了放飞,作为观赏的民间工艺品则是清代以后的事,到现在已有300多年。
以前,每到清明前后,不论是达官贵人、文人墨客、还是普通市民都得买只风筝,找个空场放飞。直到现在,放风筝依然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项活动。北京的风筝种类很多,但最具代表性的还得说“扎燕”,大多数北京人管它叫沙燕,这是因为燕子每到春天要飞回北方,象征大地回春,有报喜之意,所以,以燕子为题制作风筝体现了北京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吉祥心愿。
北京风筝的四大流派
都来自谁
风筝讲究扎、糊、绘、放“四技”,有“南派”“北派”之分,北京的风筝作为民间工艺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可以说是“北派”的代表。老北京的风筝以沙燕为主,根据制作的工艺风俗,分为两大家:一家是“风筝哈”,一家是“风筝金”。金氏几代人在地安门大街的火神庙前摆风筝摊,哈氏几代人在琉璃厂开风筝铺。一北一南,各有特色。北京有句俗语:“南城的瘦沙燕,北城的黑锅底。”
南城的瘦沙燕——“风筝哈”是北京享有盛名的风筝世家,清光绪年间,在厂甸开设了“哈记”风筝的连家铺,这个风筝铺在琉璃厂的西北角上,对面是海王村中国书店,旁边就是一得阁墨汁。当年,北京城里卖风筝的大都是在街头摆摊,很少有进店经营的。哈记风筝铺是南城卖风筝的手艺人当中唯一一家有门面房的,虽然门面不大,两间6米宽的样子,半坡房,进深浅,但在当时可以说是北京最大的风筝铺了。
北城的黑锅底——“风筝金”是指以金福忠为代表的风筝流派。金福忠本名叫“玉堂”,出身于风筝世家,父亲在皇宫内务府的灯笼库,为皇上做风筝等玩物,继承的是祖传皇封。金福忠的作品往往大块着色,豪放粗犷,色彩艳丽,从而取得远视的艺术效果,即使在阳光较强的天空中,效果也极好。金家制作的沙燕风筝,只有黑、白两色,对比异常强烈,图案线条分明,所以人称黑锅底。金家风筝对后来北京风筝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后代的风筝玩家所学技艺大多来自金家。
20世纪70年代,京城做风筝的又出现了两大家,一家是曹氏风筝的代表孔祥泽,另一家是具有文人画意的风筝代表马晋。1973年《文物》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说是发现了曹雪芹的一部遗稿《废艺斋集稿》,其中有《南鹞北鸢考工志》,主要讲风筝的制作工艺,清代文学大家曹雪芹对风筝工艺很有研究,《红楼梦》中多处提到放风筝的事。孔祥泽通过这本书稿,挖掘出曹氏风筝的工艺,形成独立的门派。而马晋是位画家,他做的风筝独树一帜,带有强烈的文人气质。除了这风筝界公认的“四大家”之外,京城做风筝的还有刘汉祥、费宝龄、郝德立等名家,但没有形成流派。
曹氏风筝的文化味儿
要说风筝里的文化味儿,那还得说到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七十回中就有姑娘们放风筝的情景,紫娟把黛玉放的风筝线剪断后笑道:“这一去,病根可都带了去了。” 这在老北京的习俗中称为“放晦气”。古时放风筝是人们消灾祛难的手段,不能去捡拾别人的风筝,以免沾上别人的晦气。也有人在放风筝时,把所有的烦恼写在纸上,让它随风筝飞上蓝天,认为一切烦恼都会随风而去。
曹雪芹除了留下了巨著《红楼梦》外,还著有《南鹞北鸢考工志》一书。书中介绍了43种风筝的制作方法和程序,绘有骨架图、彩图,并配有扎糊诀和画诀,图文并茂。从红楼梦中其实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曹雪芹对于人物的描写有着自己的独特审美,在风筝决里,曹雪芹也融合了自己的审美观点。
曹雪芹把扎燕风筝拟人化,创造出了一个和谐完美的燕子家族——肥燕儿比喻成男子、瘦燕儿比喻为女子、比翼燕比喻为夫妻、半瘦燕儿象征青少年、小燕代表小童、雏燕儿模拟幼儿。并把他们各自的扎制和绘画方法编成口诀,方便学习制作。
比如,肥燕在燕子家族中担当成熟壮年角色,为显示其身宽体阔,威武雄壮,曹雪芹在扎糊诀中用“肥燕四四法最新,一头两腹齐尾根” 规定了肥燕身体各部位的比例构成,看上去有雄壮感。肥燕绘画时,以蓝紫色为底,因“蓝紫”谐音“男子”,故为之。燕爪要画成粗壮厚实的握拳状,“拳”音“权”,象征男子“蓄势待发权在握”的气势。
瘦燕就不同了,她是燕子家族里标准的美女,在曹雪芹的描述中,窈窕的身材——“酥胸双凸柳腰纤”,万种的风情——“为貌娇姿拟人态”,轻盈的舞姿——“金盘舞起羽衣飘”,简直就是古典美女赵飞燕再现,把美女情、娇、艳的特点用线、色、意表现出来。
最有情调的是比翼燕,曹雪芹将它描述为:“比翼双燕子,同命相依依。”这是白居易《长恨歌》中“在天愿做比翼鸟”形象的化身。比翼燕是双头燕,头和身体的宽度与其它燕子有所不同,所以歌诀中说到:“比翼双头燕,扎法格调变。”
在画法上,一定要把眼睛画成对视,以显出“喁喁多深情,绵绵无尽意”;尤其是两爪的画法与其它燕子不同,要共同抓住一枝连理的牡丹,体现出“为筑双栖室,撷取连理枝”的人间深情。
风筝是“环境艺术”与“动感艺术”的有机结合,“以天为纸,书画琳琅于青笺;将云拟水,鱼蟹游行于碧波。”这就是风筝动态美的精髓所在。
老北京人最爱
在哪里放风筝
过去北京南城有两个风筝场,一个是四面钟。四面钟位于老北京的城南,是老天桥的标志性建筑。在四面钟放风筝的大多数是比较富裕的人家,做买卖的人比较多。
另一个风筝场在窑台,窑台在陶然亭公园里,在那儿放风筝的多是梨园界的人。窑台那里有个茶馆,当年,茶馆是可以替客人存放风筝的。那些一丈多的大风筝拿来拿去的不方便,放风筝的人就把风筝和线框子都存在那。梨园界的名角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等等,都是到窑台放风筝的常客。
那时候的“追星族”为了看一眼梅大师他们,常到窑台那儿去,把那儿围得人山人海。后面的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就问一声:“看什么呢?”前面的人就回答:“梅老板在放风筝呢!”外面的人挤不进去,只好问清哪只风筝是梅老板的,伸着脖子看半天。
在风筝场上,除了能看到名人放风筝之外,要是几个会玩风筝的人凑巧都在一天到了风筝场放风筝,那可就更热闹了。这斗风筝也分文斗和武斗,文斗是比风筝的扎工、画工,看谁的风筝扎得好看,画工新颖别致。武斗比的就是风筝的放工,武斗分两步。开始的时候比的是起飞。如果那边的“瘦燕”三把线就上去了,这边的抖了五把才上去,那就是输了,输的这家第二天准到风筝铺去,叫人给糊一个比“瘦燕”更好的。
第二步便有些野蛮了,谁在天上飞得好看,就非用风筝把谁的从天上绞下来不可,最后留在天上的一定是最好的风筝。当年老北京斗风筝的场面很是热闹,几个人放风筝可以引来数百人围观。两只风筝在空中追斗,有时两只风筝的较量可以长达好几个小时。当终于分出胜负时,围观的人群欢声雷动。而斗败的人会加倍用功,拿出更好看更好飞的风筝来。
在以前,春天做风筝、放风筝是很多老北京人的儿时记忆。如今,大家则更习惯于买现成的风筝来放,虽然形态、颜色看上去都不错,飞得也很高,但如果有机会能放一放自己做的传统风筝,也许会有不一样的乐趣。
内容来源:BRTV徐徐道来话北京(内容有整理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