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即通过专业系统的就业培训与指导来帮助大学生提前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同时做好就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目前,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化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融入了乡村振兴内容,高校将乡村振兴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结合在一起,意在潜移默化中调整和改变大学生的就业思维和方向,鼓励和支持更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自主选择参与到乡村振兴建设当中去,为乡村振兴与发展贡献力量。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将这一国家战略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服务农村、献身乡村振兴的使命感,还能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机会。
加强大学生对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认知。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与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有义务和责任去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详细内容,认知和领悟蕴藏在乡村振兴战略背后的党和国家的战略思维。现在选择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和乡村振兴战略内容融合到一起,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把握新形势下国家方针政策走向,而且也能够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认知力度,从而更加坚定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激发和调动起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热情与积极性。
为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提供指导方向。乡村振兴战略一方面代表着国家发展的脉络走向,另一方面也是推进乡村建设、提升乡村经济水平的有效措施。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乡村振兴这一伟大战略决策融合到一起来进行教学,必然能够在无形中影响和改变大学生对就业的传统认知,让大学生认识到乡村就业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乡村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加广阔自由的发展平台,而且乡村对于他们的需求要更加迫切。如此一来,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的过程中会在不同程度上受乡村振兴战略指引,进而更加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当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亟待与时俱进。将乡村振兴的理念和实践融入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还能够培养他们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这种创新教学策略,对于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适应社会能力具有深远意义。
充分引入和应用乡村资源。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工作当中,教师需下意识加强大学生群体与实际乡村资源联系的紧密度,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具体内容针对性引入和应用丰富的乡村资源,借此渠道逐步加深大学生对乡村的认知和了解程度。比如,高校应积极主动寻求与乡村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与乡村企业搭建起的平台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具建设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或邀请乡村企业中的优秀人才来到校园举办专题讲座,让大学生可以面对面地和这些优秀乡村企业人才进行交流互动,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者话题进行提问沟通等,这样一来自然会调动起大学生对乡村企业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或与乡村企业联合建立实践基地,定期或者不定期带领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真实的乡村企业当中去,让学生们亲身感受乡村企业的氛围与环境,刷新大学生对乡村的传统认知,让大学生认识到乡村企业的发展潜力,进而提高对乡村企业的熟悉度和认同感。或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引入乡村企业的最新资讯,确保大学生学习和了解的是乡村企业发展最前沿信息,在充实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激发起大学生到乡村就业的向往。
强化教师的指导和服务功能。传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工作当中,教师更多是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理论教学和技能培训,并未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影响力给予充分关注,即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教师并未重点凸显乡村振兴战略内容,也未曾针对性开展乡村振兴内容教学。但在当前新一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任务当中,融入乡村振兴内容,引导大学生建立乡村就业意识已然成为了核心目标之一,因此,教师必须要积极主动去强化自身的指导和服务功能,切实提升指导和服务效能化水平,在大学生的思想理念中逐步渗透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乡村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落实到实际层面,教师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着手:第一,教师应继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方式,平衡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者之间的关系,确保每一项教学任务都能够落到实处,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第二,教师应主动融入到大学生群体当中,就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想法进行全面了解,在及时纠正大学生认知与理解偏差的同时,下意识去渗透乡村振兴建设需求。第三,教师需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服务作为一条主线,融入到各个方面,全力推动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工作,多组织策划一系列涉及乡村振兴的交流活动、拓展活动等,借助活动来引导大学生多交流、多沟通、多互动。
适用分阶段、分层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模式。据了解,当前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工作从大一便启动开课,面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群体,高校需要适用分阶段、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即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所具备的身心发展特征以及实际需求来优化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确保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能够对大学生起到真正的教育和启发作用。首先,针对大一新生,大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熟悉和适应校园学习和生活环境的状态当中,因此,针对大一年级学生高校所组织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需更加侧重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则以理论教学为主即可。其次,针对大二学生,大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探索阶段,所以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应该侧重于培养学生们的自我探索能力,同时讲授市场环境、专业前景等内容,可下意识去多讲一些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开启大学生探索乡村就业环境和前景的内在驱动力量。再者,针对大三学生,大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专业学习的关键阶段,以专业课学习任务为主,同时也会组织开展一些社会实践以及培训活动等等,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需要融入更多专业最新动态资讯以及专业就业情况等内容,而就乡村振兴这一方面,教师可侧重教授相关技能培训和实践。最后,针对大四学生,大四学生即将面临毕业,这也是他们在大学校园里学习和生活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们会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职业目标规划以及实际就业选择上面,他们会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表示出高度关注,渴望能够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习中获得更多可行性参考意见或者建议,所以,教师需要在该课程教学中侧重于帮助学生们明确人生选择以及实现人生目标,更多进行一些技能性或者方法层面的传授,让学生们可以在实践中得以应用。此阶段,教师可进一步明确乡村振兴建设对各专业人才需求的迫切性,结合学生的个人职业规划以及就业想法来引导其思考是否选择到乡村就业或者创业,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学生自主自愿的前提下,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大学生的就业意愿,不可强制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落实全方位推动了乡村经济发展,而乡村发展则为广大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创新与改革过程中需要紧跟乡村振兴建设导向需求,结合实际来进一步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创新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方式。高校要强化教师指导与服务有效性,同时充分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教育教学内容,深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政策的解读,帮助大学生精准把握人才资源应用趋势,指导大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择业观念,逐步提高大学生对参与乡村建设与发展的职业认同感,鼓励大学生选择到乡村就业或者创业,并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来为参与乡村振兴建设任务的大学生提供必要支持,持续关注大学生乡村就业情况,肯定大学生服务乡村建设的精神与勇气,适时对先进人物进行选树和表彰。(作者:吴文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