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大学生专业门类众多,汇集了助力于乡村振兴所需的各类人才,将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助力于乡村振兴,不仅有助于大学生的个人自身成长,而且对推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方针政策,因此让大学生服务于乡村振兴可以全面响应国家的发展战略,大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让知识理论应用于现实发展需要,可以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成效,成为国家快速发展的助推剂;其次,大学生参加乡村振兴的志愿服务,亲自感受到国家的飞速发展,以及利用专业知识服务于国家建设,能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大局观念,时刻以国家发展需要为己任,而且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通过参与实践,使自己的理论知识得到提升以及进一步的转化,有助于学生感受到理论知识的强大作用,丰富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经历,展现了大学生自身的价值,从而不仅可以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而且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加强价值引领。高效的行动力以及深度的参与价值,来源于思想上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认识。大学生只有在思想上对国家的发展战略认识到位,了解到乡村振兴对推动国家经济和文化的建设发展的重要作用,才能深度激发大学生参与到乡村振兴中的内驱力,提升大学生主动服务于乡村建设发展的意识。首先,大学生要对志愿服务的精神理解到位,才能心甘情愿的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才能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坚持的时间更久,参与度更深,作出的贡献更大。其次,要全面加强大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刻理解。教师在课堂中要对乡村振兴战略解读到位,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目的、意义以及对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作用,才能让学生将志愿服务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将专业知识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建设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自觉地加入到乡村振兴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培养大学生敢于扎根农村,服务基层的奉献精神,也为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源源不断的提供建设者和主力军。
提升专业知识。乡村振兴的志愿服务对于学生相当于是第二课堂,将第一课堂的知识作用于第二课堂,使两个课堂达到有效的统一,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要想提高第二课堂的达成效果,必须使学生针对乡村振兴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需要对高校志愿服务者提供专业的培训和辅导,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使其能精准服务于乡村振兴事业。根据乡村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向在校生讲解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志愿服务的内容、方式以及方法,因此,学校可以系统化的开展志愿服务选修课程,明确学生可以在哪一方面提供相应的志愿服务,从而才能有的放矢的在第一课堂深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其次,教师也要强化对学生的指导力度,可以建立志愿服务团体,使指导方式方法呈现多样化,并且能够为学生提供长期的专业的指导,能够帮助学生及时矫正志愿服务过程中不合理的地方,使志愿服务能够顺利、高质量、高成效的进行;最后,学生也可以在志愿服务前,针对乡村进行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农村、农业、农民的实际需要,进一步提升高校志愿者的乡村服务能力,强化乡村振兴战略的服务质量。
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参与质量,学校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才能够充分调动高校志愿者的服务积极性,充分发挥大学生投身于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动性。大学生个体需求存在差异性,需要针对不同的需求建立多元化的奖励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大学生个体的内在潜能,保障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长期进行。可以通过团队之间的比拼,设立不同等次的奖项,与学校奖学金挂钩、优秀毕业生等荣誉挂钩,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参与度;也可以树立典型事迹,通过优秀服务团队的遴选,让优秀志愿者做经验分享会,充分发挥同学间的朋辈效应,从而对其他高校大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让大学生在乡村振兴服务过程中,能充分感受到自身价值的体现,能够获得自我成就感,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永葆青春活力。
健全管理体系。组织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要有完善的管理体系的保障,才能使大学生在实施志愿活动中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才能有利于志愿活动积极有效的开展下去。首先,学校党委、团委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安排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构建从遴选到实施到评价的服务管理机制,做好资金配备、师资保障、责任分工等的统筹安排,从而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能够有序的开展,切实做到人员的连续性、活动时长的持续性、活动计划可落地、活动效果可评价;其次,要建立安全保障体系,要保障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可通过为学生购买人身保险、签订协议等方式全方位保障学生的利益;也可以通过建立学校志愿服务平台,对志愿者进行统一的监督、管理、评价,从而使的大学生管理透明化,保障志愿服务的公平合理性,同时也可以提升服务管理的完善性。
拓宽宣传渠道。学生需要了解志愿服务的重要性,能够主动参与其中,需要拓宽宣传渠道,通过网络平台,学校课堂,宣传讲座,经验分享等方式,让学生对志愿服务重视起来,对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重视起来;同时也可以通过学校课堂的政策解读,政府的积极推动,并且通过视频、前期参与等方式让大学生深入了解相关政策、活动内容等,深刻领会志愿服务的意义,并主动参与进来。
扩大志愿渠道。拓宽大学生的志愿渠道,需要事先对乡村建设的需求进行了解,规划好需要大学生对接的项目,从而有效选派专业对口、责任心强的高校志愿者,从而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同时还要加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明确乡村振兴的内容、要求以及验收标准等,不仅可以使大学生明确服务项目,更重要的是可以保障志愿服务中的合法权益,从而更好地投身到乡村振兴战略当中。
作者:张铮,保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