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关键,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需要聚天下人才而用之。高校农林专业与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相关,是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主阵地,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扛起立德树人、强农兴农时代重任,深化农林专业人才培养措施,着力培养“一懂两爱”新型农林专业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农林专业人才乡村情怀
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校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农林专业学生掌握党的“乡村振兴”理论、政策和我国“乡村振兴”工作情况,从“树立理想情怀、强化情感认同、增强行动自觉”三个方面入手,着力培养农林专业学生乡村情怀。把新时代新征程“乡村振兴”工作要求,融入到农林专业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发展对象培训班、党员培训班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中,贯彻到农林专业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引导农林专业学生学农、知农、爱农、为农,坚定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信心和信念,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懂两爱”情怀,立志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一是加强耕读教育弘扬农耕文明。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农耕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农耕文明融入到乡村振兴,对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作用。耕读教育是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延续和传承,融合了传统农耕文化和现代教育理念的教育模式,通过学习农耕文化、参与农耕实践,让农林专业学生了解农耕文明的价值和意义。高等农林院校要肩负起农耕文明传承创新的时代责任,把耕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相结合,将耕读教育有机融入到农林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各环节中充分落实耕读教育理念、体现耕读教育精神,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做农耕文明的传承者、创新者,进一步增强学生强农兴农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使命感,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林专业人才。
二是筑牢农林专业学生专业思想基础。专业思想教育要贯穿到农林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重点抓好“新生入学、毕业离校”两个环节的教育,培育农林专业学生热爱专业、学好专业、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致力于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通过开设专业导论课,帮助新生了解本专业对人才培养要求、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发展方向,让学生了解本行业的发展概况、行业要求和应用领域、就业方向,让学生了解学习本专业的课堂和课外资源,培养专业兴趣,掌握学习方法,明确学习目标;同时,组织新生到现代农林企业、校友企业、校外实践基地、科技小院和乡村开展研学活动,邀请专家校友与新生面对面讲专业、谈行业、看产业,增强学生专业自信和明确学业、职业发展方向,筑牢专业思想。在毕业离校前,开展毕业教育,教育引导农林专业毕业生把择业就业、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面向农业农村就业创业,到基层一线建功立业,到乡村振兴主战场贡献青春和智慧。
坚持学科交叉融合,优化专业建设,扎实推进新农科专业建设
按照“跨学科交叉、超学科发展”思路,秉承“农工结合、农理结合、农文结合”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探索新工科、新理科、新文科与新农科的有效融合,新设置乡村振兴背景下新产业新业态急需的新专业,升级改造传统农林专业,扎实推进新农科专业建设,赋能乡村振兴战略。
一是新设置乡村振兴背景下新产业新业态急需的新专业。准确把握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主动对接农业农村发展新要求,结合农林高校实际,强化多学科间的横向交叉和融合,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工程技术与农林专业深度融合,培育出新的学科增长点,培育新兴、新生农科专业,因地制宜新设置新产业新业态急需的新专业,如:根据实际情况新设置智慧农业、智慧林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农业智能装备工程等新农科专业,服务引领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紧缺专业人才。
二是升级改造传统农林专业。根据《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要求,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根据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实际需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工程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升级传统农林专业。高等农林院校要整合全校资源,组建多学科交叉的农林专业师资队伍、教学与科研平台,为升级改造传统农林专业提供强有力支撑。进一步修订传统农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上进行创新、拓展和融合,新课程体系要充分融入新农科理念,将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有机融入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体系,探索开设“智慧农业导论”“大数据导论”“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数字素养通识课,开设“农业物联网”“机器视觉技术及其应用”“RFID技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一批数字农林类核心课程,给传统农林专业插上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翅膀,赋能农林专业建设。
坚持“两个结合”,构建“三个维度”的实践育人平台,深化实践育人成效
实践育人是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高等农林院校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要与政府、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单位紧密结合,增强校地、 校政、校企等合作力度,构建专业实践、劳动实践、社会实践“三个维度”的实践育人平台,深化实践育人成效,培养农林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是构建专业实践平台。专业实践是利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实验课、实践实训、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到行业、企业、科研院所、乡村等进行实践,按照“学用结合”原则,提升农林专业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的能力。高等农林院校要根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培养需求,结合实际,认真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和专业实践计划,加强校内实验室、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科技小院建设,积极为农林专业学生搭建实践平台,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专业实践活动,低年级到高年级依次开展实验课、课程实习、专业技能实训、学科竞赛、毕业生产实习(专业综合实践),把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校学习期间“不断线”开展专业实践。同时,积极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创新创业项目实践活动,组织项目团队成员深入革命老区、乡村,紧密结合自己专业实际、创新创业项目情况,用自己所学、所长、所能,提出可行的项目方案,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二是构建劳动实践平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强调了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的重要意义。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分为生活性劳动、生产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种类型,劳动实践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高等农林院校尤其要加强对农林专业学生的劳动实践,将劳动实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生活性劳动,重点开展个人事务整理和宿舍卫生、校园公共区域清洁等日常性、生活化的劳动,在校学习期间每天轮流安排值日生开展生活性劳动,团学组织要加强对学生宿舍卫生的检查,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劳动习惯,营造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生产性劳动,可以与专业实践相结合,重点开展科技项目创新、手工制作和农事操作等专业劳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服务性劳动,可以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充分挖掘校内外服务岗位,重点开展互助服务、社区服务、公益服务劳动,强化学生公共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三是构建社会实践平台。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课余时间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生产劳动、勤工助学、科技创新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活动;有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适应社会能力。高等农林院校要按照校内与校外、平时与假期、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农林专业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引导学生深入乡村、革命老区,在社会实践中厚植“乡村振兴”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服务乡村振兴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要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重点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组建不同层次的重点实践团队开展集中社会实践,配备专业指导老师,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鼓励未加入重点实践团队的学生采取“返乡就近”原则开展分散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利用在校学习期间的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在校内、到学校所在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等公益性的社会实践。(张文元,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