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农村消费市场是国家“双循环”整体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其经济拉动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国家有关部门也明确指出要推进消费市场下沉,释放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
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消费市场潜能持续激活。然而,如何进一步释放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现实问题。以湖北农村消费市场为例,我们分析了农村居民消费潜力释放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解决策略。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近几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且增速一再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2023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30元,增长7.4%,在全国的位次相比上半年前进5位。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显著改善。近年来,湖北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生活品质有所提升,消费支出结构显著改善。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逐年降低,2022年已降至30.5%,与城镇居民的30.2%相差无几。同时,自2018年以来,农村居民家庭中教育娱乐、医疗健康等享受型、发展型消费支出也在稳步增长。
近年来农村居民消费观念有所改变。随着农村地区基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农村地区居民的消费观念与意识开始与城市居民趋同,出现趋同化发展趋势,农村居民对生活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随着湖北省光纤进村等新基建项目的稳步推进,农村电商发展迅猛,各种农村电商平台深入农户手机移动端,农村居民逐渐接受“在线购物”“社区团购”等新兴消费模式。近几年,邮政公司快递业务统计也显示,湖北省农村地区下行快递包裹数量高于上行快递包裹,线上购物规模不断增长。
基于以上分析,建议各级政府应从四个方面出发来激发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推动农村消费结构转变与升级。
共同构建农村“产、销、消”闭环,努力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具体做法包括:结合全省农业生产格局,大力推动乡村旅游、智慧农业等产业的发展,推动农村居民以用工、用地等形式参与平台农产品的生产、销售环节,实现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搭建大型农业产-销-消一体化综合平台,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建设,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针对农业产业发展以及县乡周边产业链特色,通过与农村居民务工收入、企业税收之间的联动提升农村居民保障水平,创新农村居民保障政策执行方式,解决农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通过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繁荣农村消费市场提供流通保障。具体做法包括: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提高农村居民宽带普及率;持续实施“快递进村”工程,充分利用供销合作社、邮政系统、传统农村商贸企业等机构的优势,畅通乡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加快“仓配一体”和冷链建设速度,统筹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打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下行与上行”双向通道;营造良好的农村市场流通生态,充分利用供销社、邮政、公交等现有机构设备加大“交邮合作”“供销+邮政”等共享运营模式的创新力度,提高共享平台的运行效率。
建设宜居宜业的农村消费环境,构建农村新兴消费模式。具体做法包括:强化乡村市场环境治理,对农贸市场和乡村集市进行整顿,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坚决铲除乡村地区传销、电信诈骗的毒瘤,严厉打击市场欺诈和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为农村居民提供良好的消费环境;依托邮政公司、农村淘宝及腾讯为村等大型平台公司,稳步推进农村社区“在线购物”“社区团购”等新兴消费模式,推动鼓励农村电商平台优化针对农村居民的手机移动端功能,进一步改善农村电商消费环境。
提振农村居民消费信心,培育农村居民新兴消费观念。具体做法包括:鼓励金融企业推出农村居民信用制度并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同时,进一步扩大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并提高保障水平以激发农村居民消费意愿;利用湖北省的交通区位优势实现高效的公、铁、空、水多式联运,将农产品高效送达各大中型城市市场,助力提升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并增强消费信心;利用“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平台开展“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来激发农村新的消费增长点,并基于新媒体、直播电商以及短视频等手段引领和培育农村居民新兴消费理念;结合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严禁秸秆焚烧”“耕地撂荒治理”“农田水利建设”等工作,利用农村居民身边现有的供销社、邮政等机构发行针对农村居民的实体兑换券、治理参与票,以创新刺激消费手段。
张 辉 湖北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湖北小微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朱 磊 湖北工程学院科技处处长、教授
张承龙 湖北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澴川智库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副教授 (23BGL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