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乡村不仅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深厚土壤。随着时代的发展,乡村振兴已不仅仅是一项国家战略,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呼唤着新的动力源泉与发展模式。新时代新征程,“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成为撬动乡村转型与升级的关键杠杆。不仅能够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和升级,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拓宽农村发展空间,提高农村人才素质,更能为乡村振兴提供聚变赋能,助力农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因此,我们要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以科学的视角审视乡村,以创新的精神激活乡村,积极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共同创造一个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现代化进程的中高级阶段和具体体现,它标志着生产力发展的新高度。这一概念强调的是生产力在类型、结构、技术水平、质量和效率等方面的显著提升,并且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核心特征:第一,技术突破。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深度应用,极大地改变生产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第二,创新要素配置。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在创新配置中实现优化重组,以新的组合方式提高整体生产效能。第三,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传统产业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智慧农业、数字孪生工厂等新业态新模式也在快速涌现。第四,高质量与高效率。相比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更侧重产出质量而非数量,生产过程也更具集约化,减少资源的粗放浪费。第五,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衡量生产效率的关键指标,其大幅提升意味着在不增加或少量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的情况下,能实现更大的产出增长。第六,创新驱动。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无论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还是模式创新,都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第七,坚持新的发展理念。新质生产力代表了一种更为先进、高效、可持续的生产力形态,是推动社会经济结构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在全球化和科技快速进步的今天,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我国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对于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第一,促进农业现代化。通过引入现代农业科技,如智能灌溉、精准农业、无人机植保等,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推动农业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第二,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产业间的跨界整合与协同创新,能够促进农业与加工业、旅游业、电子商务等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拓展农村经济的增值空间,形成多业态并举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第三,优化资源配置。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生产资料与市场需求能够更加精准地匹配,实现优化配置,减少信息不对称,提升农业供应链的效率,帮助农产品更好地走向市场。第四,保护生态环境。新质生产力倡导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推广环保技术和循环农业,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构建和谐宜居的乡村生活空间。第五,增强乡村治理能力。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新质生产力可以提升乡村治理的智能化水平,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政务公开、村民自治、公共服务的高效便捷,增强乡村自我发展和自我服务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第六,激发乡村创新活力。新质生产力培育新质劳动者,吸引青年人才回乡创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通过教育和培训提升农民素质,形成人才兴农的良好氛围,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第七,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新质生产力能够助力乡村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活化,利用数字技术保存和传播乡村文化,实现乡村文化产业与现代元素的有机融合,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增强乡村文明吸引力和凝聚力。因此,以新质生产力引领乡村振兴,不仅能够促进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还能实现乡风文化、乡间生态和乡村治理全面振兴,是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强大引擎。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促进乡村经济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建设智慧化交通物流网络。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优化农村公路网络,提升“四好农村路”建设质量,实现路况监测、智能调度和维护管理。要推广农村公交和镇村公交服务,利用智能调度系统提高运营效率,确保偏远地区也能便捷出行。发展农村物流体系,利用无人机、智能仓储等技术,建立面向农村的共同配送中心,缩短农产品上市时间,降低物流成本。其次,建设现代水利基础设施。采用精准农业灌溉系统,结合气象数据和土壤湿度监测,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水体质量,智能预警洪涝灾害,加强农村防洪减灾能力。实施智慧灌区改造,运用物联网技术对灌溉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提升灌溉效率和水资源管理能力。再者,升级乡村能源体系。要推广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村的应用,安装智能微电网,提高农村能源自给率。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引入智能电表,实现远程监控和智能调配,提升供电质量和可靠性。实施清洁能源取暖项目,减少农村燃煤污染,采用智能温控系统,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最后,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要加快农村宽带网络和5G覆盖,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为农村电商、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提供基础。构建数字乡村平台,集成农业、教育、医疗等信息资源,利用大数据分析辅助决策,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进农村物联网应用,如智能养殖、智能农田管理,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通过上述措施,能够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促进新质生产力在农村的广泛应用,为乡村振兴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
推动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驱动力。首先,强化农业科技基础研究。加大基础性研究投入,引导高校、科研院关注农业前瞻性、引领性领域,结合基础性研究实现更多原始创新。这有助于从源头上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其次,强化“产学研用一体化”结合。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紧密合作,建立协同创新平台,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层次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组建研发联盟实施“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行动,引导科技团队围绕产业需求开展重点攻关,加快新品种、新工具、新产品的研发应用,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再者,发展智慧农业。要推广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在实现精准种植、智能管理、病虫害预警等信息化转型的同时,建设智慧农场、数字农业示范园,展示智慧农业成效,在周边农户中起到带动作用。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因地制宜探索发展路径。通过发展绿色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推动乡村传统产业向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转型升级。要加强对乡土风情、民族文化、自然风光等资源优势的挖掘和利用,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发展品牌。最后,培育城乡融合产业。积极培育城乡融合的新质产业,如特色农产品加工、乡村文化研学等新兴产业。这些产业能够充分利用城乡资源差异和市场需求,推动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要制定合理城乡发展规划,促进城乡资源要素流通,为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通过上述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的实现,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培养与引进优秀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需采取多方面的策略来实现人才的聚集与成长。首先,教育与培训提升。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设立农业技术、电商运营、乡村旅游等专业课程,提升农民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利用远程教育和在线学习平台,为乡村居民提供便捷的学习机会,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计划,重点培养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其次,政策激励与扶持。出台优惠政策,如提供创业启动资金、税收减免、住房补贴等,吸引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到乡村创业就业。设立乡村人才专项基金,支持人才引进、培养和奖励,激励人才留在乡村发展。再者,搭建创业平台与孵化器。建设农村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工坊,提供办公空间、技术支持、市场咨询等一站式服务,降低创业门槛。举办创业大赛、创新论坛等活动,激发乡村创新创业活力,对接资本与项目,促进成果落地转化。此外,建立人才交流与合作机制。鼓励城乡人才双向流动,建立城市专家、技术人员定期到乡村指导、交流的机制,同时也支持乡村人才到城市学习交流。促进校企合作、政产学研用结合,通过实习实训、联合研发等方式,为乡村输送并留住实用型人才。同时,营造良好就业环境。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提高居住条件,优化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弘扬乡村文化,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社区氛围。最后,建立人才评价与晋升体系。建立符合乡村特点的人才评价标准,重视实际贡献与创新能力,为乡村人才提供公平、透明的职业发展通道。实施荣誉制度,表彰乡村发展中的杰出贡献者,提升乡村人才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荣誉感。通过这些综合措施,既可吸引外部人才投身乡村建设,更能激发本土人才的成长与创新,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实现乡村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在探索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的乡村振兴道路上,我们见证了科技的力量如何深刻改变着农村的面貌,激发了乡村的无限潜能。从智慧农业的兴起,到绿色生态的构建;从传统产业的焕然一新,到新兴业态的蓬勃发展;从基础设施完善,到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每一步都凝聚着创新的智慧与汗水,每一处变化都映照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光辉。未来的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物质层面的富裕,更是精神文化的繁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是每一个乡村居民都能拥有幸福感和归属感的生活图景。在这条征途上,新质生产力将继续发挥其无可替代的作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车轮滚滚向前,让农村成为充满希望与机遇的热土。(作者:杨佚楠,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