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乡村振兴是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建成现代化强国的重中之重,也是国计民生可持续发展的根基,需要动员各方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因此,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标志性事业的新时代体育,既需要在乡村振兴中发展壮大乡村体育,更需要主动对接乡村振兴需求,将体育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多元功能同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相融合,在凝聚乡村发展人才、促进乡村产业经济发展、提高乡村居民现代化素养、保护乡村优秀文化根脉上高质量赋能乡村振兴之路,贡献体育智慧和体育力量。
乡村体育是指在农村地区,以当地农民为主要参与群体,利用简便的体育设施、器材或自然环境资源,开展的一系列旨在促进身体健康、休闲娱乐、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承的体育活动。这类体育活动往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包含了传统的乡土体育项目和一些形式灵活多样的现代体育项目。首先,活动项目的多样化、乡土化。结合农村地域环境特点,开展各种传统项目、乡土项目或者形式灵活的现代项目。其次,活动时间的农闲化。乡村体育活动主要在农闲时进行,这样既不影响农业生产,又能让农民在忙碌之余得到放松和锻炼。最后,活动形式的分散化。由于农村地区地域广阔,人口分布相对分散,因此乡村体育活动也呈现出分散化的特点。可以说,乡村体育是农村地区一项重要的群众文化活动,它不仅有助于提升农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社区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还有助于丰富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农民更好地融入社会,提升自身的社交能力和生活质量,对于推动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升乡风文明、增强农村社区凝聚力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乡村体育赋能乡村振兴即是通过发展乡村体育事业,发挥体育在经济、社会、文化和健康等多个维度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具体而言,乡村体育赋能乡村振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赋能。乡村体育活动可以带动当地旅游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例如,举办特色体育赛事(如“村BA”篮球赛、民俗体育节等)能够吸引游客,促进消费,为乡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第二,社会结构与凝聚力。体育活动能增强村民之间的联系,促进社会和谐,提高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共同参与体育锻炼和比赛,有助于构建积极向上的乡村社会风貌。第三,文化传承与创新。乡村体育往往融合了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通过体育活动展示和传承乡村特有的民俗文化,同时也能激发文化创新,增强乡村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第四,健康促进。体育活动直接改善农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减少因病致贫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通过普及健身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乡村体育对提升农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第五,教育与人才发展。乡村体育可以作为教育的补充,培养青少年的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和公平观念,为乡村培养具有健康体魄和良好品德的下一代。第六,政策与资源整合。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如《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为乡村体育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源导向,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农民主体的发展格局。乡村体育赋能乡村振兴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它不仅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增长,也加强了社会文化建设,提升了农民的身心健康,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一项有效途径。
乡村体育赋能乡村振兴具有内在的理论逻辑。它体现了“三新”理念下乡村体育与乡村振兴的共建、共享、共治的内在关系,既是壮大体育潜能的“乡村兴—体育旺”的发展过程,更是活化体育价值的“体育强—乡村兴”的内涵式发展过程,深刻反映了体育发展目的论与发展工具论的辩证统一。首先,新发展阶段下体育强国进程与乡村振兴具有历史同步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阶段,体育强国与乡村振兴不仅在时空舞台、目标进程同步共振,而且在高质量发展主题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上也一致。其次,新发展格局下体育多元功能与乡村振兴需求具有实践耦合性。新发展格局下,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精准化和精细化能够覆盖全体乡村居民,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公共属性与私人属性的体育服务产品,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能够提升乡村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最后,新发展理念下乡村体育全面发展与乡村可持续振兴具有体制机制协同性。第一,乡村可持续振兴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过程,能够为繁荣乡村体育提供新发展理念下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互动的机制支撑。第二,乡村体育的繁荣进步有赖于城乡体制的创新发展,客观上需要打破城乡社会二元体制,在更高层次上和更深结构上实现城乡区域协同与融合发展的一体化体制。第三,乡村体育全面发展一方面需要城乡体制机制协同,另一方面亦能够在产业、人才、资源、信息以及治理等方面为乡村振兴探索可借鉴机制。
在探索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乡村体育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功能,正逐渐成为新的突破口。通过激发乡村活力,提升居民健康水平,乡村体育不仅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更为实现全面振兴铺设了一条坚实的道路。
做好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体育赋能乡村振兴需要进行顶层设计,确保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方向、质量和效率。第一,从战略的高度,坚持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总体方案、引领方向、整体目标和推进步骤的一盘棋设计。第二,从系统的角度,体育各部门、组织、企业等单位要协同建立城乡一体化助力体制,盘活县域系统和体育系统的优质资源。第三,从观念的角度,要建立体育与乡村共建共荣、共享共生的共同体理念,可持续推进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全过程。第四,从实践的角度,建立体育赋能乡村振兴“一中双核三鼎”的架构。“一中”是指以建设现代化乡村体育为中心,发挥较大规模效益的乡村体育产业、高水平乡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两大核心功能,培养懂体育乡贤、健全乡村体育社会服务组织、培育特色乡村体育文化作为支撑。
构建“点-链-块”立体赋能乡村振兴的体育发展布局。体育赋能乡村振兴主要以培育具有乡土风情、健康活力的体育特色村庄和体育田园综合体为布局节点,以打造“省-市-县-镇-村”五级“最美乡村体育赛事”为布局链条,以做强乡村体育经济板块、乡村体育文化板块、乡村体育海洋板块、乡村体育旅游板块以及运动康养板块为布局特色,形成立体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格局。
重点推进乡村体育产业的高质量融合。体育赋能乡村振兴要着力推动体育产业在乡村振兴“接二连三”产业中高质量融合发展。加快推动乡村体育、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延伸农村体育产业链,促进农民的固收和增收;推进健身休闲、体育培训、体育康养、体育文旅等核心产业相互融合,形成较大规模、较高效益的乡村体育产业群;提高乡村现代体育产业规模和能级,增强和延展乡村品牌赛事、体育培训等绿色产业链条;推动发展乡村体育医疗康复产业,构建主动健康的体医融合产业。
加快建成一批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重大工程。在体育赋能乡村振兴过程中优先建成一批战略性、基础性、引领性和效益性的重大体育工程,如乡村振兴公共体育服务工程、休闲健身工程、体育赛事工程、体育培训工程、体育康养工程、体育文旅工程、体育教育工程、体育高端智库建设工程、智能体育治理工程、体育特色村庄建设工程,能够担当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先锋军,切实发挥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稳压器和调节器功能。
着力夯实乡村振兴的体育社会组织基础。体育社会组织是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内生组织,是体育创新赋能方式与赋能机制的主体力量,需要大力培育和发展体育社会组织。第一,构建以中国农民体育协会为主轴,以基层镇街、自然村体育总会为支撑的体育组织网络。第二,设定基层体育协会全覆盖的时间节点,不断加强村级体育协会规范化建设。第三,要加速推进体育社会组织的实体化,确保其成为独立、自治、有为、能够赋能乡村振兴的实体组织。第四,提升乡村体育社会组织专业能力与行业权威,提高乡村体育社会组织的社会治理能力。第五,保障乡村体育社会组织的活动经费。
多重嵌入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支撑政策。体育赋能乡村振兴既需要提供“应该赋能”的宏观环境政策,也需要提供“能够赋能”的支撑政策,协调乡村社会多元利益纠葛,破解赋能过程中的堵点和痛点,深化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第一,制定鼓励体育创新的扶持政策,破解基层体育体制机制的运行壁垒。第二,出台公共服务购买的畅通政策,满足乡村大众多样化的健身、康养与休闲等需求。第三,出台体育产业扶持政策,建立专门引导资金,增强体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核心功能。第四,出台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乡村体育文化政策,推动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挖掘和保护。第五,出台监管评估政策,督促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的落实。
大力培养“两懂两爱”乡村建设体育人才。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体育要赋能乡村振兴要大力培养懂体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建设体育人才。第一,壮大乡村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一方面,在扩大乡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规模基础上,不断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业务素养;另一方面,广泛动员和吸引退役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回乡大学生等具有体育技能与知识的人才加入乡村振兴志愿者队伍。第二,大力培养体育乡贤。体育赋能乡村振兴要在各领域,大力扶持厚植乡土情怀、浸润体育文化素养,又不乏现代视野与社会声望的体育新乡贤。第三,完善乡村体育人才培养和管理制度。加强乡村体育从业人员专业队伍建设,多形式、多渠道引进和培养乡村体育组织管理、培训指导、志愿服务、宣传推广人才。
综上所述,乡村体育赋能乡村振兴要有国家大局观与历史责任感,要把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谋划,要在体育强国征程中扎实推进。同时,体育赋能乡村振兴要不断拓宽改革视野,以持续的务实改革,加快体育赋能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步伐,增强乡村居民的体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提供体育方案、体育智慧和体育力量。(本文主体内容摘自《体育科学》2023年第5期,作者: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赵吉峰副教授、曹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