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浙江省杭州市爱心人士徐先生在浙江省造血干细胞定点采集医院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浙江省第1000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当天,中华骨髓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1.7万例。
从2003年第1例捐献者开始,浙江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已延续了21年,从最初的近10年捐献百例,到最近4年每年捐献超百例,再到从第901例到1000例用时仅半年多,这一不断递增的数据表明,生命接力,正在加速。
理念之变——从前反对,现在我们支持
“你妈妈那时候捐献,我们是反对的。现在我们不反对了,你只管放心去捐献!”
2月的一天,温州市造血干细胞定点采集医院,小张成功捐献了300余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浙江省第99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小张的母亲杨女士曾在2016年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他们也成为全省首例母子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我们曾以为捐献需要‘敲骨吸髓’,非常痛苦,而且对身体有较大的伤害,所以,当年儿媳捐献,我们很不理解。”说到这儿,小张的爷爷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后来,儿媳用自己的行动给我们上了一课,捐献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还能挽救一个生命,这样的大爱之举,应该大力弘扬。”
如今,小张的爷爷奶奶已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积极宣传者,并和杨女士一起动员儿孙辈登记入库,他们希望家里有更多年轻人参与到生命接力的爱心队伍中去。
小张爷爷奶奶观念的改变,正是很多浙江人捐献理念变化的一个缩影。随着捐献者数量的增长,越来越多人从过去的反对,到现在的理解支持乃至积极参与。
环境之变——潜移默化下,我了解了这项爱心事业
“潜移默化之下,让我不断认识和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并有幸参与其中。”温州市志愿者小蓝顺利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为全省第999例,也是浙江新春首例捐献者。谈起自己的捐献,小蓝认为,是爱心大环境推动他参与了这项爱心事业。
小蓝是名畲族小伙子。2020年4月,他和双胞胎弟弟一起到文成县时代广场参与无偿献血,碰到文成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在现场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深入了解捐献知识后,两兄弟毫不犹豫地留存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在之后的一些公益志愿服务活动中,他们接触了不少捐献者,这些捐献者的事迹进一步坚定了兄弟俩捐献的决心。他说:“我很感谢我的导师陈教授,他对我的捐献很支持,因为他有分子生物学的背景,所以我很信任他,对捐献充满信心。”
小蓝的捐献经历,在近几年很有代表性:从各种渠道认识造血干细胞捐献,通过无偿献血或其他公益活动深入了解,并积极参与其中。近年来,浙江围绕生命教育这一主线,系统性谋划宣传和志愿服务工作,努力在全省营造了一个随时可以了解、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社会环境。
机制之变——我感受到了全社会对我的尊重
“捐献造血干细胞,让我的生活发生了不少变化,切实感受到了全社会对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尊重。”说起捐献给自己带来的影响,浙江第592例捐献者、2020年8月完成捐献的杭州爱心人士周女士如是说。
1000例,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也是一个新起点。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这项爱心事业会有越来越多的热心人士参与,让更多的血液病患者看到康复重生的希望。(王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