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张晓昕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副书记
住建部科技委员会城市安全与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城市水循环与海绵城市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城市基础设施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防范安全风险的重要保障。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是确保城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基础。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北京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按下 “快进键”。这十年间,遵循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深入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紧扣“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北京市组织编制并实施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能源发展建设规划、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等重要规划,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
系统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这十年,北京市系统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实施煤改清洁能源,大力压减燃煤,着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城市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煤炭占能源消费占比明显下降,清洁能源供热比例显著提升。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大幅增加。首都空气质量环境得以持续改善。
目前,北京已经基本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峰目标,成为了全国第一个走向“碳中和”的地区。这十年来,北京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PM2.5年均浓度逐年下降,大气污染治理经验被纳入联合国环境署“实践案例”。北京市的污染防治力度空前,生态环境实现历史性变化。
未来,北京市将继续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减排,完善碳市场调节机制,强化低碳试点示范,提高适应气候能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努力推动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再上新台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贡献“北京经验”。
案例1
张北柔性直流输电工程
案例简述:
张北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位于北京市延庆区、河北省张家口市和承德市,工程包括四座换流站和666公里直流输电线路。通过该工程,将张家口地区丰富的风、光绿电资源稳定输送至北京,是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助力首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重大能源工程。
创新亮点:
张北柔直工程采用我国原创、世界领先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突破了“组网技术空白、输电能力受限、运行可靠性低”三大技术难题,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现风、光和储能多能互补的直流电网,构建了“大规模新能源—柔性直流电网—交流电网”的新型电力系统形态,为解决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世界级难题的提供了“中国方案”。
实施成效:
张北新能源基地、丰宁储能基地与北京隔空“牵手”,助力北京冬奥场馆实现奥运史上首次100%清洁能源供电。截至目前,该工程已累计为北京输送绿色电力约300亿千瓦时,相当于820余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实现了“用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
张北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北京换流站实景图
(图片来源:国际能源网)
张北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实景图
(图片来源:新京报)
加快实施海绵城市建设
这十年,北京市持续开展水环境治理,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全市污水处理率不断提升,基本实现地表水体考核断面全部达标,全市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率持续提高。北京市建成温榆河湿地公园、亮马河滨水空间、西南二环水系滨水空间、清河之洲滨水绿廊等一批综合治理工程,着力营造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城市景象,进一步提高了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自2019年以来,北京市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截至2023年底,全市建成区(指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已基本具备的区域)海绵城市建设达标面积约507平方公里,达标面积占建成区比例达35.28%,较2022年提升4.15%。2024年全市计划开展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共330项,计划到2024年年底,全市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率达到36%。到“十四五”末,全市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率将力争达到40%以上。
案例2
城市副中心绿心森林公园市政系统
案例概述: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与东六环路交汇处,总面积约11.2平方公里。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充分发挥生态本底优势,创新技术和理念,强化市政基础设施与景观环境融合,打造绿色生态、低碳智能、减量循环的市政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实现城市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共生。
创新亮点:
1.打造蓝绿交织的海绵绿心和内蓄外承的防涝系统
践行海绵城市“自然积存、自然渗透”核心理念,利用微丘绿脉地形组织雨水,通过雨水花园、景观湖、运河故道、植草沟等方式传输和汇集雨水,充分发挥海绵绿心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通过打通排涝景观水系、建设生态湿地和蓄水空间,实现城市绿心50年一遇降雨自行消纳、待机排水。
2.构建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的能源系统
充分挖潜利用本地可再生能源资源,采用“地源热泵+水蓄冷蓄热+光伏发电+储电”的智慧低碳能源系统,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率40%以上。
3.建立万物互联、智慧超前的信息系统
推进5G基础设施建设,采用宏微结合、高地搭配、室内外结合的方式建设5G基站,实现绿心5G网络全覆盖。
4.建设减量分类、生态循环的无废园区
采用“落叶化土、还肥于林”的生态循环方式,基本实现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动园区内各类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建设生态公厕,打造无废生态园区。
实施成效:
2022年该公园雨水利用约195万立方米,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80%。能源系统投产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44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000吨,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可达到30%以上。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在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柏林)国际论坛暨绿色转型与气候变化对话会上成功获选“绿色设计国际大奖”。
城市绿心生态排水设施
(图片来源:北规院员工拍摄)
持续完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
这十年,北京市不断补短板、强弱项,完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持续加强永定河、北运河等骨干河道堤防达标治理,建成西郊雨洪调蓄工程、宋庄蓄滞洪区等蓄滞洪工程,实施北京新机场防洪工程,加快建设城市副中心“通州堰”防洪体系,开展下凹桥区等积水点治理,建成各类雨水利用工程,有效提升蓄积雨水能力。全市初步形成了“上蓄、中疏、下排”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
未来,要进一步推动京津冀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完善首都地区应急协调联动机制。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提升首都城市安全运行水平。树立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强化平原地区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推动京津冀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完善首都地区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加强极端天气应对。探索构建多方参与、群防群治的应急救灾模式,凝聚起抗击风险的社会合力。把韧性要求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各个环节,全面提升首都安全发展水平。
案例3
温榆河公园
基本概况:
位于北京市中心城区东北部,朝阳、顺义、昌平三区交界地区,温榆河、清河两河交汇之处,规划范围30.4平方公里。温榆河公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问题,形成了集防洪、生态、文化、休闲多功能为一体的公园群,处理好了生态保育、城市防洪安全和市民游赏的多重关系,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创新亮点:
1.降低扰动、保障安全,生态化安排各类市政设施。
巧借自然地势,低扰动建设蓄滞洪区,规划蓄洪容积1200万立方米。塑造安全友好、智能美观的市政系统,提高市政基础设施与公园整体风貌融合度。
2.以水为脉,系统提升水生态环境。
构建“两水”“五环”“十湿田”的再生水和雨洪水利用格局,形成以水体自净为核心的水生态网络。
3.生境塑园,提升生物多样性。
以自然本底为基础,依托丰富的水绿资源条件,对公园进行生态化建设,将生物多样性作为第一考量,努力营造丰富的滨水空间和自然化、多样化的生境系统。
实施成效:
温榆河公园是北京中心城区最大的蓄滞洪区,对保障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的防洪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公园建成后为周边百万居民提供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同时为城市提供了重要生态涵养空间,是城市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的具体实践。
温榆河公园蓄滞洪区实景图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北京温榆河”)
不断提升资源供应保障能力
这十年,北京市不断提升水资源、能源保障能力。先后建成南水北调中线江水进京、打通西部引黄补水通道,实现多源多向、联合调配的供水系统。不断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持续开展密云水库上游地区生态治理,首都水资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加。依托华北地区特高压电网,形成分区运行、区内成环的坚强电网结构,实现多种气源、高压环网的天然气供应格局。
案例4
槐房再生水厂
案例简述:
槐房再生水厂位于丰台区南四环,水厂建设规模60万立方米/日,用地面积31公顷,每年可将2亿立方米的污水转化为再生水,是北京市首座全地下再生水厂,也是亚洲最大的全地下再生水厂。
创新亮点:
创新规划设计理念,再生水厂主厂房采取全地下设计,顶部打造一个水清草碧、鸟栖鱼藏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湿地公园,较好实现基础设施建设与周边环境融合。
最大程度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采用了MBR工艺生产高品质再生水,用于生态补水、市政用水等;采用“热水解+消化”工艺处理的污泥,产生沼气用于发电,电力回用于再生水处理的各环节,污泥用作湿地公园、林地建设的肥料,最大程度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实施成效:
槐房再生水厂建成后有效缓解了中心城西南部地区的污水处理压力,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9%以上。槐房再生水厂处理后的出水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Ⅳ类水体标准,用于生态环境补水后,有效改善小龙河、凉水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槐房再生水厂通过对公众开放,充分展示北京市水环境治理成果,为促进社会公众形成知水、节水、爱水、护水的普遍共识发挥重要作用,先后荣获“詹天佑奖”“国际水协全球项目创新金奖”“菲迪克工程项目优秀奖”。
槐房再生水厂湿地公园实景图
(图片来源:2022北京新闻中心)
通过近十年的基础设施高质量规划建设,北京市已经基本形成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市政基础设施体系,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内容仅代表专家本人观点。
版权归“北京印迹”平台和专家所有,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联系“北京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