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深入推进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创新性转化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当前,在云计算、5G、物联网、元宇宙、虚拟世界、区块链、大数据等数字化与智能化时代背景下,数智赋能成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方式。数智赋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助于进一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增强文化认同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因此,要加快技术创新驱动、多元主体协同推进、强化产业价值链融合创新、优化发展环境等方式整合、传承、创新、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实现以数智技术赋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数智技术的崛起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多维度的融合与创新,数智技术不仅丰富了文化传承的形式,还深化了文化的内涵,为我们展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无限可能。
战略价值:数字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内在诉求。2022年5月,《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厚植数字时代文化自信的远景目标,对“十四五”时期到2035年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作出战略部署,为数字时代文化建设、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和文化治理指明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随着各类新兴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文化数字化转型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进程中起到推动作用。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大力推进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入新动能。一是推动数智技术与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生产耦合。依托数字技术对传统村落、乡村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挖掘和保存。同时,打造乡村数字化平台,将村史村志、文化名人、传统技艺等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营造沉浸式体验场馆。二是推动数智技术与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耦合。运用VR、AR、5G等新媒体技术,尤其是运用数字网络、融媒体传播技术将视频、动画、游戏等内容融入乡村传统文化展示中,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故事的表现手法和形式,实现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可视化、数字化传播。三是推动数智技术与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消费耦合。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文物资源数字化,开发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文创,打造多元化、个性化的乡村文化消费场景。
引领价值:数智赋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增强文化认同感的关键所在。在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进程中,数智赋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激活其发展活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发挥着意识形态引领的作用,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一是有鉴别的对待和有扬弃的继承。要运用数字技术深入挖掘和研究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内涵和精神,积极汲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突出乡村特色文化元素,提升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进而增强文化的认同感。二是拓宽视野和思维方式。通过不同数字化平台和工具,让人们拥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和接触不同的文化,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推动数字化时代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同时也汲取其他文化的营养,融入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中,从而促进其发展和创新。
现实价值:数智赋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应有之义。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共中央制定的“十四五”规划作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战略部署。乡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底蕴深厚。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文化繁荣发展、服务于文化强国建设,进而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因而,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在新时代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数智技术是让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活力的关键,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技术支撑。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智技术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开辟了新的实践路径。因此,要深入探讨数智技术如何赋能传统文化,引领其走向更加广阔的实践天地。
技术向度: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夯实底层基座。一是建立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数据库建设。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数据库有利于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要素,成为文化创新创造的素材和源泉。一方面,要整合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进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摸排工作,构建基于数据分析、数据库、可视化、地理信息等技术,集分类、整理、归纳、分析、检索于一体的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综合性数据库。另一方面,要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数据库的外关联建设。加快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数据库与不同机构、不同领域文化资源数据库的外关联建设。此外,还要建立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数据库分类标准,依据不同门类,以不同形式进行有序关联,进而规范化归档。二是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要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的数智化转型。充分践行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安全的国家文化专网,加快推进数据中心、云平台、智能计算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服务和应用体系。
主体向度: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推进,加强力量支撑。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推动政府相关部门协同合作,建立健全有效的协同管理机制。政府要在乡村传统文化建设情况、村民的文化需求基础上,制定相关政策方针,如,要建立完善的乡村人才保障激励机制,要出台配套服务政策,吸引人才回流,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发挥学校的主要职责。乡村学校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主阵地,要主动担负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顺应乡村社会转型需要,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通过挖掘教材知识与乡村文化要素的契合点,既能激发学生乡村归属感和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又能培养创新思维。三是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一方面,挖掘培育本土文化人才,将基层干部、教师队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吸纳到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中,既精准培育乡村文化传承人的创新思维,又要开拓乡村文化管理者的创新思维,此外,还要加强乡村文化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另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人才回流。建立健全农村本土人才回流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村大学生、企业家、文化名人等返乡回流与就业创业,大力培育和发展新乡贤,对传承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起到示范作用。
产业向度: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塑造强健体魄。一是推进乡村传统优秀文化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以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支撑,重视互联网思维模式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产业中的应用,通过运用前沿科技,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整合重构,开拓文化服务新场景,打造文旅融合新业态,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农业、农村电商、农村旅游、文娱产业融合发展,创新打造数字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产业集群,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产品和文化资源优质供给,提升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现代化水平。二是完善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机制。要加强科技与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建立融合机制,从而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三是构建文化产业价值网络。依托数智技术,乡村文化产业迎来了全新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实现乡村传统文化产业向“人在数中走”的转变,创新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表达,有效整合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数字文旅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新的价值增长点。
环境向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形成保障体系。一是形成政策与资金共同推动的良好局面。政策层面,通过政策引导,有效统筹和激励政府、社会、市场力量共同参与,包括财政补贴政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等。资金扶持方面,要设立专项基金,实现多渠道融资,从而推进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技术研发、数字化平台建设和运营以及支持数字化人才培养等工作。同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二是优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监管环境。既要加快出台文化数字化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又要细化监管条例,制定文化数据归属、产品版权、监督主体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监管办法。此外,还需要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智能监管体系,设立数据监管部门,通过运用新型数智化监管手段,实现数据采集、分析、加工、流通等各环节的全过程监管。三是创造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新局面。一方面,要大力引进数智技术,实现精准对接和全民传播。数字技术通过大数据和算法精准掌握受众需求,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播提供了技术引擎。村民依托抖音、快手等短视频与直播平台,宣传乡村传统美食、传统书画、传统工艺、非遗等内容,既保障大众平等享有文化的基本权益,又提升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促进城乡文化交流互动。另一方面,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助力文化“出海”。要强化乡村文化企业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国际化表达与传播的责任意识,注重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意性展示和内涵性融入。此外,乡村应充分利用海外新媒体平台,发挥外国留学生、外国网红以及外国人在乡村的亲身体验优势,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数智赋能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通过数字技术与智慧理念的融合应用,我们看到了乡村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的崭新活力与无限可能。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仍需持续探索、不断努力,让数智的力量更加深入地渗透到乡村文化发展的每一个角落,促进乡村文化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与可持续发展。让我们携手共进,以数智为翼,助力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天空中展翅翱翔,为乡村振兴和文化繁荣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李玲,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