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意义深远。新时代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应主动作为,将投身乡村振兴作为成长和实践的重点领域,走进田野乡村,真心真情服务,努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在广阔天地中大展身手,彰显风采,实现个人价值。具体来看,涵育新时代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责任使命与担当能力,主要有以下六个途径。
筑牢理想信念,激活新时代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奋进之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资源是最为关键的支撑力量。新时代大学生身处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肩负着振兴乡村的历史使命。因此,新时代大学生要自觉提升担当意识,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去,善于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奋力绘制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充分激活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奋进之志,一方面,要发挥好思政课程铸魂育人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话题讨论与角色扮演等,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深入研讨交流与启发性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养成浓厚的“三农”情怀。另一方面,要发挥好课程思政砥砺志向的作用。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着力在专业教学和实践中引入乡村振兴相关内容,带领学生了解乡村发展的现状、挑战与机遇,增强学生对乡村振兴的认知与兴趣,重视将乡村振兴与大学生劳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就业教育等相融合,多方位滋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形塑学生主动投身乡村振兴的志向。
创设文化氛围,熏陶新时代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家国情怀。积极进取、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向上向善,促使学生成为“正能量”的传播者,坚持“勇往直前、不懈奋斗”的行为习惯,为应对成长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类挑战建立基础。通过创设校园文化唤起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一是要做好“教风、学风、校风”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校园内多角度渗透敢于探索、甘于奉献、勇于拼搏的精神,创设校园良好育人生态,激励学生争当“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注重挖掘校史资源,带领学生从典型人物和事件案例中,如学校派出的驻村工作队、服务乡村振兴的政产学研合作项目等,回顾学校与时代发展同步伐的真实动人经历,为新时代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凝聚力量。二是发挥乡村振兴模范的榜样的作用。以现身说法、专题报告、情景模拟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从投身乡村振兴的前辈模范、英雄人物、时代楷模、大国工匠的非凡事迹与卓越成就中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一真谛,加深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知,催发笃行担当的奋斗品格,使学生在榜样的引领带动下传承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笃行实干的拼搏精神。
要强化实践育人,锤炼新时代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过硬本领。实践活动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课外延伸,更是检验理论基础、培养实操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与探索意识的契机。依托优质的实践平台,能够引导学生将投身乡村振兴的志向外化于行,在亲身奋斗的历程中,增进攻坚克难的智慧与力量。一方面,要积极引入社会资源,与各方共建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借助政府、学校、行业和企业的协同合作,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实践机会。这样,学生可以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环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更好地应对投身和服务乡村振兴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资源,深化新时代大学生的“志气、骨气、底气”,从而培养他们身体力行、勇于挑战的实干精神。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服务,实现学以致用。通过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理论宣讲和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更能全面认识国情民情,深刻理解将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相结合的重要价值,为其持续深入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推进心理辅导,强化新时代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意志品质。心理辅导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引导学生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获取经验、发展自我,形成积极进取的意识和顽强意志力,持续激励自身以乐观昂扬的姿态勇敢迎接成长之路上的新挑战。一方面,注重采用个别化指导,深度挖掘学生优势潜能。通过细致观察学生的性格特征、思维模式、兴趣喜好以及发展需求,全面评估学生的能力素养并准确把握其优势特色,进而为学生量身打造个性化提升方案,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潜在的基层服务热情与能力。在此过程中,着重为学生提供其擅长领域内相关的服务乡村振兴实践体验与自我展示契机,通过帮助学生积累成功经验,激励学生养成奋发有为、乐于奉献的心理态度与行为习惯。二是注重通过正向反馈,有效激活学生奋进动能。引导学生从亲身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深刻体悟、认同和践行“知农爱农为农”的情怀意识。引领学生在讲述自身服务乡村振兴的故事及感悟中,激励“三农”情怀,并将其转化为自我成长的内驱力和抵御挫折的免疫力。同时,倡导学生用正向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和行为模式感染身边人,激活焕发整个校园投身乡村振兴的青春动能。
鼓励创新创业,点燃新时代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服务热情。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中最具有生机活力和开拓进取意识的群体。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新时代大学生作为青年先锋力量,既有担使命、挑大梁的时代责任,也有走在前、展作为的发展机遇。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须高度重视新时代大学生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活力与专业优势。注重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全面提升素质本领,激发“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服务热情,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展现自己的力量。一是要形塑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让他们密切关注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农业行业的前沿动态以及技术革新。在了解国家宏观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搭建起与乡村振兴相关的创新思维模式。通过参与乡村的创新项目和实践,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服务乡村的才干。二是畅通学生的创新创业渠道。应该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通过扎实开展实训课程和实践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各类活动中去。鼓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乡村开展实地调研与课题研究,培育与乡村发展紧密相关的优质项目并及时转化研究成果。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服务乡村的就业创业观念,主动拓展在乡村的就业空间,尝试将新技术、新业态引入到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用好网络平台,拓宽新时代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参与途径。伴随互联网技术发展而成长的新时代大学生活跃于各类网络平台,善于利用网络工具搜集信息、阐述见解以及处理问题。因此,通过用好网络平台来拓宽新时代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参与途径,对于汇聚青年力量,推动乡村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加强并优化乡村振兴网络空间宣传阵地。利用好新媒体工具和技术,采用音视频、图文、动画等载体形式,生动展示乡村的独特文化、人文精神以及乡村振兴取得的辉煌成果。二是创作和推广与乡村振兴相关的网络文化作品。借助大数据分析,精准把握受众偏好与兴趣点。发挥新时代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结合数字化手段和融媒体优势,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制作和推广有关解读乡村振兴政策和实践案例的文化作品,例如既具思想深度又富有创意的乡村振兴微电影、短视频等,激发社会各界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同时,大力宣传在乡村振兴中涌现出的杰出人物和典型事迹,用他们的奋斗故事和成功经验激励更多青年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三是,鼓励大学生利用电商平台助力乡村振兴。通过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洞察消费者需求与心理,学生能够结合专业知识与技能优势,深度挖掘农产品独特卖点,改良网络销售策略,优化产品包装和广告设计并参与乡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进而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乡村居民收入,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井影、杨寅红,石家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