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自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以来,多次成为“三农”工作强调的重点。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纳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章节。党中央对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阐释和实践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为稳农业、强农业提供了重要思路,也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大农业观与大食物观蕴意丰富,具有战略思维,事关农业农村全局发展和长远发展。 “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它区别于传统的、主要集中在耕地经营的、单一的、平面的小农业。”大农业观将农业外延扩大至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以及农业农村资源充分开发利用等视野更宏大的范围,是对传统农业观的超越发展。大食物观则立足新时代国情和粮情的转变背景,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强调全方位、多渠道、多途径拓展食物来源,推动国家粮食安全观由传统的粮食安全向食物安全的重大转变。
大农业观与大食物观辩证统一,大农业观着眼于整个农业大局,侧重开发农业产业的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多种功能,是大食物观的基础前提。大食物观更注重民生需求和食物安全,是大农业观的首要内容,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是建设新时代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
树立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有力保障。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树立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首要目的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艰苦努力,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安全保障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但我国仍面临全球粮食供应链安全稳定、气候变化以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三重挑战,树立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势在必行。大农业观统筹兼顾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拓宽了农业新功能和新空间领域,大食物观蕴含构建食物多元化供给体系以及食物多形态理念。在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指引下,充分发挥国家各种资源要素禀赋,发展耕地与非耕地食物生产、技术研发,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可以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确保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树立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是推动城乡富裕的有效路径。
在取得脱贫攻坚战伟大胜利之后,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全面振兴是实现富裕的重点工作。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发展目标围绕城乡居民的需求升级,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解决城乡居民温饱基础上提高生活质量,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升级,同时推动农业从单一的农作物产出向农业多业态融合发展方向转变,促进农业产业创新发展,提高农产品高质量供给和多元化供给,是农业、农村和农民提升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渠道。
树立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是构建农业产业现代化体系的重要抓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全面现代化的基础支撑,而农业产业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中之重,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各地已经在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电商销售以及乡村文旅等农业产业发展方面有了一定基础,但是乡村产业存在规模小、主体弱、链条短、同质化等问题。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就是用系统方法推动涉农产业链条创新发展,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农村资源多方面功能、挖掘农业农村多元化价值,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农林牧渔产业研发转化、产加销等上下游环节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条,逐步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
因地制宜,构建乡村现代化特色农业产业体系。
我国乡村存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战略区位等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因此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必须实行统筹规划、分类推进。一方面要以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为依据,统筹规划全国的农业农村资源发展开拓格局,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提高农业产业布局与资源环境匹配度,推动大农业的高质量、差异化、协同化发展。另一方面必须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结合区域相关产业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加工,积极创新、开发现代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业产业多业态融合,使种养加一体、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打造地域品牌优势,逐步构建区域现代化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离不开科技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4.5%提升至2023年的63%,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距离建成农业强国仍存在差距。当前我国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科技以及能源科技的大力发展将为农业产业现代化以及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新动能,因此要践行好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必须积极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一是以新质生产力筑牢粮食安全基础。强化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新模式在高标准粮田建设、种业振兴以及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推广,进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及农业生产效率。二是以新质生产力提升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借助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等新科技催生农业生产要素的创新组合和迭代升级,激发农业农村潜在资源价值,创新拓宽农业产业新模式、新业态,进而提升乡村振兴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
以绿色低碳为原则,推动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农业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其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但是我国的农业发展仍然面临全球气候变化与农业环境资源约束趋紧的双重挑战。我国人口体量巨大,人均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稀缺是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最为突出的矛盾,农业发展仍然存在农业生产粗放式、农业经营分散化等问题,因此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首先必须秉持绿色生态为发展前提,构建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格局。其次要持续推进农业向生态低碳、循环经济方向转型,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节约集约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最后,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农业、农村和农民增收致富,确保乡村全面振兴可持续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现代化基建配套设施。
要想富,先修路。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建设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乡村基础设施全覆盖网络,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但距离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引领下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所需的配套基建设施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一方面要加快完善农村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电、气、路、网以及物流等传统基建互联互通、融合发展的水平。另一方面要积极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立足区域现代化农业产业差异,系统规划发展新基建,提升乡村建设的智能化、数字化,推动城乡基建、新旧基建一体化发展,使农村现代化产业发展与人居环境改善双促双提。
健全人才机制,强化乡村振兴战略支撑。
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在人,更离不开人才支持。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构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一是要以农民为中心,就地取“才”。引导乡民转变经营主体理念,由传统种养从业者拓展至农产品加工、文旅康养等涉农行业的多业态经营者,推进乡村富余劳动力向制造业、服务业以及现代化农业从业者转化。统筹兼顾小农户经营与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融合发展。二是打造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所需的科技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农业科教资源作用,培育农业新兴专业、交叉学科的专业人才,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下的科技人才帮扶机制,提升乡村振兴科技水平。三是要汇集多方力量协同参与。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多功能、多业态发展需要乡村、城镇、党政、市场以及社会力量集智汇力,破除人才流通体制机制壁垒,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充分发挥返乡创业人员、城镇下乡创业人员的带头作用,共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作者:高玲,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王新想,南昌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