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高校作为为国家培育优质人才的重要阵地,要紧跟时代发展节奏,将“双创”人才培养工作置于首要位置,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助力。纵观当前我国各类高校“双创”人才培养工作现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期提供了绝佳机遇,乡村振兴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广阔的实践舞台,高校也正在积极致力于与乡村振兴与建设工作接轨,意在借助乡村振兴力量,整合双方优势资源来切实保障“双创”人才培育效果。
“双创”人才计划是国家为了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推动的一项重要人才培育计划。何为“双创”人才,顾名思义,其指的是具备创新能力与创业精神的综合型优质人才。关于“双创”人才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其一,“双创”人才具备足够强的创新能力,拥有极强的价值创造能力,能够提出颠覆性创新理念,并具备将创新想法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其二,“双创”人才具备足够强的创业能力,“双创”人才善于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能够将创意理论从概念转化为真实的服务或者产品,并参与市场竞争。其三,“双创”人才能够通过自己的创新创业活动,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创造价值和利益。其四,“双创”人才具备足够强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善于激发团队成员潜力,营造高效协作的团队氛围,带领团队为实现既定目标全力以赴。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双创’人才培育显得尤为重要。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功能与意义的互补关系,将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乡村振兴战略为地方高校“双创”人才培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首先,乡村振兴与建设为高校“双创”人才培育工作搭建了极为重要的创新实践锻炼平台。地方高校培育“双创”人才需要有实践锻炼平台作为支撑,而乡村振兴发展便为其搭建起了坚实的实践平台保障。比如,地方高校可与当地村社或者乡村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利用乡村建设与发展这一广阔且优质的实践平台,从具体实践项目着手,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其中,切实体验和感受实践过程,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其次,乡村振兴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丰富多元的创新创业渠道。当前我国农村生产与经营模式与之前相比可谓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电气化、精准化、智能化会是未来乡村整体发展的主流方向,而且乡村生产与生活与先进科学技术、新兴行业领域的接轨程度也越来越高,如此一来,乡村领域便会逐步延伸和拓展出一系列新岗位和新需求,其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渴求亦会越来越强烈,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讲,乡村振兴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发展提供了诸多机会。
地方高校“双创”人才培育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给予了重要帮助。首先,地方高校“双创”人才培育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乡村振兴建设亟需优质人才的输入,而高校培育“双创”人才恰恰与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的需求有着高度一致性。如果地方高校培育出的“双创”人才能够在毕业之后坚定选择回到乡村来完成自己的创业目标,那么其对于乡村振兴建设与发展而言将会是至关重要的助力。其次,高校培育“双创”人才可为乡村振兴建设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高校培育“双创”人才,不仅侧重学生专业能力的教育和指导,同时也侧重培育学生的思想品质与责任、视野,会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乡村振兴进行有效衔接,当这些“双创”人才进入到乡村振兴与建设工作行列当中时,其必然能够进一步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急需地方高校输出‘双创’人才。探索有效的培育路径,不仅能为乡村发展输送专业人才,还能促进地方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
构建“双创”人才培育新模式。高校培育“双创”人才,其本质是一种实用主义、以目标为导向的教育工作。所以其需要构建起一套专属于“双创”人才培育需求的新模式,要与之前高校专业教育模式区别开来。既然要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那么就必须要从乡村振兴建设的实际需求出发,以此为导向来明确“双创”人才的培育方向。地方高校可从如下几点来着手:其一,地方高校要立足自身发展实际,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构建起全新的“双创”人才培育理念,确保“双创”人才培育方向与现实社会发展需求的一致性。其二,地方高校要摆脱传统人才培育理念的局限,积极探索“双创”人才培育的新模式,要敢于突破和挑战,带领大学生群体走进社会实践当中,到乡村中去真听真看真感受。落实到实际执行层面:首先,地方高校可以在校内建设创业实践基地或者创业孵化园,尤其是涉农类专业院校可以规划出种植自留地,让大学生们亲身参与种植、养护以及销售,让大学生们获得创业初体验,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其次,地方高校可主动与乡村企业或者村级治理主体建立合作关系,安排学生们在暑假或者合适的时期走进乡村,了解乡村发展需求,以便将来更好地为乡村建设与发展服务。
全力推进产教融合。地方高校在培育“双创”人才的过程中,要聚焦于乡村产业升级与振兴需求,以此作为参考依据来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如果现实条件允许,建议地方高校可重新审视和梳理自身课程教学体系,尤其要对涉农类专业进行整体课程优化,以确保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实效性。这不仅仅有助于持续深化农业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而且也会是地方高校完成内涵式发展与转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地方高校可以考虑从如下几点着手:其一,密切关注和深入分析相关政策和制度内容,精准把握现代农业产业以及乡村发展的特点,立足农业产业链和供给链,致力于寻找“双创”人才培育的有效突破口,从而提高“双创”人才与乡村振兴建设与发展的适配程度。其二,地方高校要积极组织开展一系列社会调研活动,要充分了解当前乡村领域内各个行业或者产业的实际发展需求,瞄准乡村振兴的内在发展诉求,再行寻找与之相适配的合作企业,做到分门别类地推动产教融合,制定“双创”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其三,从产教融合的角度来讲,地方高校可适时适当就教师群体的科研活动以及社会服务工作做出进一步规范和调整,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加入到产教融合行列当中来,在实践当中去思考和分析“双创”人才培育需求,同时提高“双创”人才培育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的紧密度。
建立创业跟踪帮扶机制,巩固创业帮扶成效。地方高校培育“双创”人才,不仅要从理论知识层面给予指导,更要为学生们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们可以真实体验创业过程,感受创业的艰辛和不易。大学生群体虽然已步入成年人行列,地方高校在培育“双创”人才时不妨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创业跟踪帮扶机制,即对大学生创业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和帮扶,为大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地方高校可以按照创业前指导→创业中帮扶→创业后回馈的步骤对学生真实创业活动中存在的短板问题进行跟踪帮扶培训,比如,在大学生创业之初,很多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因为不了解创业政策和创业流程而遇到了诸多问题和困难,此时高校便可安排负责招生就业的职能部门,由该部门派出专业教师来为其进行讲解,确保这些大学生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创业优惠政策,保证创业流程的顺畅性,如有必要也可协助大学生办理相应的创业手续。再比如,地方高校可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来组建大学生创业专家咨询小组,诚意邀请社会企业家、创业成功的校友等加入其中,就大学生提出的创业项目提供咨询服务,为大学生提供项目考察咨询、评估市场运营风险等实质性的帮助,尽全力降低大学生的创业风险。此外,地方高校还可高效利用国家政策帮助有创业意愿或者创业项目的大学生争取更多项目资金,也可牵头组织创业成功的校友、企业家帮助创业大学生寻找正规融资渠道,理清经营管理思路和发展方向,从全方位、多角度来为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智力支持与资源支持,要维护好大学生参与创业的热情、自信与积极性。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下,地方高校的“双创”人才培育工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乡村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和平台,而且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培养提供了足够充实丰富的教育资源。地方高校必须要紧紧把握住和利用好这样的机会,在制定“双创”人才培育规划和方案时切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与“双创”人才培育的紧密接轨,针对性拉近大学生与乡村之间的距离,下意识引导大学生更多关注和了解乡村振兴建设情况,并建立起服务乡村的意识和理念,为其未来选择到乡村就业创业奠定思想基础。(作者:田帅,珠海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