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认知社会语言学下,如何正确阐释“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科学解读,不仅是当下经济大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对各地乡村经济发展前景规划的重要指引。将“乡村振兴”置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格局中,能更加准确且客观地了解怎样才能将“乡村振兴”这一概念社会化、具体化。细致深入地分析乡村语言生态环境、乡村话语实践以及乡村语言政策等,探析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语言现象及其背后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机制,了解乡村振兴从何而来、走向哪里去。
说到底,“乡村振兴”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生动展现,体现了人民性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乡村振兴”为了人民,人民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在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背景下,从社会化的角度解读“乡村振兴”,能让人民群众主体更准确地搞懂“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乡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对乡村语言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乡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下,乡村语言市场越来越热闹。因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产业发展更加迅速,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等产业的发展热度逐步攀升,为乡村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也推动了乡村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外来旅客将来自各地的语言带到了乡村,乡村的语言自然会更加多样。除此之外,乡村文化使得民族语言、方言等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鼓励挖掘和发扬乡村特色文化,再加上乡村旅游、民宿文化、以及地方非遗的大力发展都是基于对当地语言传承和保护的基础上的,所以对于当地方言的保护和传承很有利。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是地方非遗的发展,比如地方戏曲、话剧等,其中的台词大多是地方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展示,在学习非遗戏曲的过程中,自然要了解并学习当地的方言或民族语言,也就实现了对方言的保护。乡村振兴战略还推动了乡村语言教育的发展,丰富和发展了乡村居民的语言能力,“千万工程”就是最好的说明,“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榜样乡村自然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观摩者,这些观摩者不仅带来了对乡村发展的认可和赞誉,也带来了各自地区的语言特色,使得乡村语言环境更加多元化。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的话语实践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因为乡村的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外来人口,为了让外地的游客在当地得到更舒适的游览体验,或者是为了让来自外地的商家、企业等能在当地开展更多更好的合作,乡村群众会非常关注语言的规范性和得体性,因为语言是最重要的交流媒介,对于沟通合作洽谈来讲,必不可少。对于乡村振兴的发展需求,倒逼乡村百姓以及地方政府等,不得不将语言发展作为重要工作。另一方面,外地游客、商人来到乡村,会将自己的方言或者是其他地方的语言带到乡村,和乡村的语言产生碰撞,让乡村居民能有机会吸收到外来语言和文化,丰富了乡村原本的话语体系,让乡村语言生活更具活力。
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语言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与乡村语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密切相关。国家鼓励乡村居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提高乡村居民的语言素质,促进了乡村居民的沟通和交流,让乡村百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更强。在乡村振兴大发展中,乡村文旅是必不可少的,而在乡村文旅的发展中,老百姓的作用是极大的。很多老百姓并不能精准地讲出流利、标准的普通话,甚至很多年龄较大的老百姓只会讲方言或民族语言。如果外地游客询问当地百姓关于当地情况时,可能会有一半以上的回答是地方语言。但这恰恰也让当地的文旅特色更有生机,推动了民族语言、方言的保护和传承,也为乡村文化的弘扬起到了推动作用。因为形象生动的民族语言和方言,让乡村文化更加丰富多彩,而且乡村方言承载着厚重的人文历史,其中蕴藏着当地人的民俗观念。在用方言向外地游客介绍家乡特产以及特色的时候,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油然而生。比如我们熟悉的河北梆子,其唱腔极具特色,大多数来河北当地旅游的游客都会现场体验河北梆子,河北梆子作为一种地方戏曲形式,不仅在其唱腔中保留了大量的方言元素,而且在表演中运用了许多地方方言,使得梆子戏更具地方特色,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在河北梆子中,可能会有很多外地游客听不懂的方言词汇和表达方式,对于外地观众来说,可能需要一定的解释和引导,但对于当地居民来说,它们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他们的情感和记忆。河北梆子不仅成为了乡村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成为了连接当地居民与外地游客的桥梁,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理解。
认知社会语言学视域下,从更多维度认识乡村振兴,对乡村振兴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更加深入地理解乡村振兴政策的认知和社会语言学机制,为乡村振兴的落地生根赋予了更坚实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在对乡村振兴话语的分析之后,我们更加明晰乡村振兴政策实施的必要性以及其社会影响力,也更加明确了在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要肩扛乡村振兴之重任,心怀乡村振兴之大任。任重道远,科学解读乡村振兴,并从自身工作出发,将乡村振兴落实到具体工作行动中。
(赵文英,云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