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数字技术是引领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强引擎,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整个社会的必行之路。我们不难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中看到数字化技术的“落地”,数字经济赋能乡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为乡村经济增长提供了关键的动力。随之而来的是,大数据和网络安全为乡村振兴发展带来的多元化影响。如何让基于数字化技术加持的新兴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赋能乡村发展?在大数据和网络安全视野之下,怎样科学借用数字技术进行乡村振兴,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从对中央一号文件的解读和梳理中,我们可以看到自从2012年起,“三农”工作始终是一号文件的“C位”,而且“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等词汇多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当中。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数字乡村”的概念,标志着这一战略的正式启动。自那时起,数字乡村建设的浪潮便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兴起,并且持续推进。以湖北省十堰市为例,该市以点带面积极开展数字乡村建设,培育了丹江口市浪河口村、郧西县神雾岭村等市级数字乡村试点,推动信息化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截至2024年5月,全市超过600个村已初步建成集党建、政务、安防、防疫、电商、旅游、文明实践为一体的“十堰数字乡村平台”,实现基层政务、党务等“一网监管”“一键服务”,充分展现了数字乡村建设的成效和潜力。
在构建乡村经济“数字网络”的进程中,网络安全是红线,是为数字助推乡村振兴这一长期发展的“大项目”兜底的保障。乡村振兴不是靠一时的网络流量热度,也不是靠全线条的大数据加持,而是在切实保证网络安全的前提下,精准借助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力量,将其融合到乡村经济发展的多个维度中,进而实现乡村经济振兴。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入手。技术方面,我们应依托专业技术人才,结合乡村经济的具体特点,实现智能化管理。例如,在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的智慧绿谷,食用菌产业大数据分析中心通过一块大屏幕实现了对每个大棚的实时监控,这不仅体现了技术的应用,也展示了对乡村经济个体特征的深入理解和利用。在智能化菌菇棚内,通过传感器和监控探头,温度、湿度、光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关键生产参数可以被实时监测和精确调控,这使得食用菌生产摆脱了对自然条件的依赖,实现了全年无淡季的稳定生产。在管理层面,我们应与当地政府及公检法机关合作,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网络安全责任,确保能够对网络安全事件进行全天候监测和快速响应,从而保障乡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在扎实推动网络安全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推动大数据技术和乡村本土经济发展的高效融合。智慧农业就是不错的方法,用大数据技术监测农作物生长状况,分析土壤、气候等数据,为农民提供科学种植建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均县镇怀家沟村的智慧桔园为例,该项目的一期建设已经完成,并且配备了环境数据传感、水肥一体化、农户云平台和区块链溯源等系统,实现了对桔园生产环境的智能监控和管理。智慧桔园的建设不仅促进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品种的培育,还通过智能温室大棚和数字化分选车间,加强了农业与科技的结合,提高了农业设施的利用效率,加速了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
除了智慧农业之外,我们还要大力发展农产品营销的网络化。在大数据的科学精准分析之下,客观全面地掌握市场需求,确保农民精准定位农产品销售渠道,切实提升农产品的销售业绩。
农村基层治理、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乡村金融服务等可以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实现转型。在数字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将人才培养、政策扶持重点聚焦,多措并举提高农民的数字素养,在农村开展网络技术的培训,注重在乡村建设中了解大数据技术的农村本土人才,真正在自家门口实现用信息技术“装潢”自己的“熟悉领域”,比如自己种植的农产品在精细化培育上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实现优化和升级。
政策引导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在乡村建立起贴合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科研机构“入驻”到乡村经济发展中。在此基础上,收集、使用农民的数据时,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农民的隐私权益。
(作者:张荣欣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