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实现乡村振兴这一战略目标,关键在于人才,一大批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的不同领域的人才,投身现代农业经营、物流、推广等相关工作,是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高校毕业生是人才梯队当中极富创造力和适应能力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
当前,由新媒体、网红经济带起来的IP打造、摄影摄像、直播带货、乡村文旅、数字产业等新兴行业正助力乡村原有资源赋能升级,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的探索与实践。我国以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正在形成和逐步完善,乡村产业的就业机遇不断增多,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了广阔新天地。
突出专业特色,优化专业结构布局。高校在长期人才培养过程中积累形成了学科和专业优势。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广大乡村为高校师生施展才能提供了广阔舞台,各个学科和专业都有其用武之地。高校要注重实施特色办学,对接行业、企业、区域优势产业,加快改变传统的学科专业布局方式,形成按需培养的资源配置机制。对于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发展需求旺盛、社会认可度高的专业,一方面应大力改善其办学条件,加强课程专业的建设,提升专业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专业支撑;另一方面应鼓励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融合,培养具备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满足乡村振兴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
深化产教融合,加大政校企合作力度。高校围绕乡村振兴持续创新,立足新文科和新工科建设背景和特点,探索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服务乡村振兴。引导大学生实习实践进村、创新创业进村,成为深耕乡村振兴的现代“新农人”,推动乡村发展,积极选取乡镇、企业对接,邀请当地在乡村振兴一线的乡镇干部或企业带头人入校开展交流工作,共建高质量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基地、新农人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思政教育实践基地等;鼓励专业教师与乡镇、企业进行经常性沟通,在企业中兼职,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并支持其转化为教学内容;与乡镇政府、企业合作制定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合作项目,将高校科技成果和人才优势转化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产业新动能,实现产教融合;注重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政校企合作、社会实践等方式,为学生合理安排与学科相关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深入农村、了解农村、服务农村,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建立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长效机制,关注毕业生的就业跟踪和就业帮扶,健全就业创业支持体系。高校定期跟踪慰问乡村就业校友,充分利用寒暑假,组织专任教师和学生深入乡村进行调研、访问和帮扶,了解乡村就业创业同学的需求和困难,做好就业创业指导和技术服务,为在乡村振兴各行各业的校友提供智力支持,帮助他们坚定“扎根基层,奉献青春”的信念。一些学生之所以能够扎根乡村,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做好生态农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乡村特色产业的大文章,也只有这样才能将乡村振兴产业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就业优势,有效拓宽大学生就业空间。高校还可以挖掘毕业生在基层就业创业的典型事迹,通过交流座谈会、事迹宣讲会、人物新闻专访、表彰基层就业先进等举措,加强榜样引领,邀请优秀校友返校,分享他们的职业人生,展示服务乡村服务基层的就业典型案例。多层次多角度的朋辈示范和交流活动可以成为在校生的“必修课”,消除就业顾虑,引导激励广大学子投身国家“三农”建设。
高等院校应当大力开展双创教育,使大学生更加了解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激发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责任意识。高校应当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基础性学科,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具体实施纲要,着力构建农村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体系,适应现代化新农村的发展需要。同时,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引导大学生培养正确的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地区创业,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专业优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高校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大显身手,与其独特优势密不可分。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作为高校老师,快速并精确识别“慢就业”学生的类型,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精准指导和帮助。同时,这也需要老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坚持立德树人,强化价值引领。强化自身政治觉悟、职业道德和授课水平,充分挖掘职业规划、就业指导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加强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根植乡土情怀和报国志向,将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需要紧密结合,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关注心理健康,克服就业困难。对慢就业学生应给予信心,让他们能够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挑战。通过教授心理学知识、分享成功案例和失败教训,帮助学生增强心理韧性和应对能力。最好是分年级、分类型地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就业创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通过倾听、理解和引导,帮助学生减轻焦虑、调整期望值,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帮助学生适时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自我提升,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拓展综合能力,吃苦耐劳,用良好的心态来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发挥自身在农村地区创业的积极主动性,勇担责任使命。
校准施教方向,服务学生成长。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从大一到大四的发展过程,结合基层就业的岗位需求,及时关注最新的政策并进行正确解读,分析就业形势与政策,多渠道、系统地了解未来可能的选择,不断更新各专业所对应的行业信息,并在教学和日常交流中有效地传达给学生。从就业意识唤醒、自我认识深入、就业市场了解、实习等各方面,有针对性的开展乡村振兴相关课程、基层就业创业体验实践课,让学生了解国家政策、市场动态和乡村产业发展现状,帮助学生个人基层岗位热身和基层岗位就业能力提升,为学生赴乡村等基层就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学习专业课程、参加专业竞赛等方式来增强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竞争力;同时,鼓励积极参与各类实习见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创业实践能力,比如创业决策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强化职场硬实力和软技能才能开拓生涯空间,创造无限可能。
加强家校沟通,共促学生就业。可以与学生和家庭建立起信息共享的社群,由专门人员负责乡村振兴人才引进政策的推送、专业信息和新就业观念的传递,慢慢地更新学生和家长的观念,让他们了解各种就业岗位特别是乡村基层事业中新兴行业产业的新业态和新价值,以及与学生性格能力的匹配度等,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考研、考公、考编。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优化高校学生培养机制,提高学生培养质量,调整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让学生能够体验真正的乡村生活,培养社会工作技能,进而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到乡村就业,为农业农村发展输送优秀的人才,注入新鲜的发展活力。高校通过全方位参与和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在帮助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有助于高校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既是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更好聚焦研究选题,激发研究灵感,检验理论成果的过程,也是高校和乡村实现人才共育与合作共进的过程,从而更好全方位培养人才,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发展前景巨大,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吃苦耐劳,增强自身实力。加快角色转变,积极服务乡村。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青年,从校园步入社会,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理念积极参加农业农村的管理和生产实践,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坚守初心、践行使命,不断锤炼自我,做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者。通过学校的思政课、党课、团课等深入认识国情社情,根植乡土情怀和报国志向,将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需要紧密结合。
(作者罗晶系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国际商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