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差距的逐步缩小,乡村教育振兴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我们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发展双师协同合作机制具有显著的优势和潜力。
双师教学最早源2013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一场教学实验。人大附中基于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互联网平台,启动了“1+1 慕课教育扶贫项目”(即“双师教学”)。该双师教学利用了网络平台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等学校的优质课程同步直播到广西、重庆、内蒙古、河北、北京等 5 个地区的 13 所乡镇学校。课程学习结束后,再由当地乡村教师依据本班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相应的辅助教学实践。之后2023年3月,基于《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及《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这些文件,对于信息与教育教学融合等目标,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通过该意见,各地积极在实践了“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三个课堂,极大地促进了双师教学在全国的实验实践。不同学者对于双师教学从各自的角度界定了双师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对于乡村中的双师教学来说,本文中的双师教学是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新教学生态,即通过线上名师课堂直播,结合线下乡村教师具体指导的城乡两名教师协同深度合作的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明确的分工,通过资源共享、经验交流、教学互助等形式共同打造高效课堂,共同促进乡村教育振兴。具体来说双师教学有三种模式,分别为: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线上为辅线下为主;线上线下联动协作。
通过双师协同合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乡村教育振兴。首先,通过双师协同,可以将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引入乡村,弥补乡村师资力量的不足,提高乡村教育的整体水平。
其次,双师教学采用线上名师可+线下乡村教师这一方式,可以实现精准帮扶模式,打破教学资源的时空限制,为乡村教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将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精准带到乡村教育中,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共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乡村教育与时俱进,让更多的乡村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
同时,城市教师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可以为乡村教师提供借鉴和学习的机会,进而提升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如新课改所提出的项目式学习、大单元教学、主题学习、跨学科学习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通过双师教学,乡村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城市教师的先进理念,拓宽教学视野,提升教学质量,也可以通过城市教师和乡村教师之间的共同教研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合作开发教学资源,进而实现教育资源的互利共赢,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为了更为有效地保障乡村教育双师协同合作这一机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加强财政政策保障:政府和教育部门应针对根据双师协同合作这一模式实践不断探索完善发展相关财政政策、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和支持,如财政专项资金,并对资金分配进行优化,将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持续充分发挥制度的保障和引领作用,推动更多的城市和乡村学校开展交流与合作。
建立合作机制:乡村双师协同合作可以根据教育需求和资源条件来建立多元化的合作机制,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方式:线上线下合作机制,即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线上城市名师授课、指导和师范,线下乡村教师进行纪律监督和答疑解惑等辅助工作;多方联动合作机制,即乡村学校、城市学校、地方政府、教育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为乡村教育引入优质资源和资金支持,协同推进双师计划的实施;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即通过城乡之间的联盟构建资源共享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借助社会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共同来搭建平台,促进多方合作和资源共享。
强化师资建设:首先师资队伍建设离不开优秀的教师,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可以通过提高薪资待遇和福利、健全晋升渠道、鼓励支教项目来培养一批优秀的乡村教师。其次,针对乡村教师的教学需求,邀请专业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培训和进修,传授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从而提升乡村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教学能力。再次,完善师资建设的相关制度,从制度上和政策上对双师人才进行倾斜,选拔一批带头人和骨干进行引领,或者进行一对一的帮扶,从而调动教师的教学动力和热情。同时,还可以定期开展教师执教的教学交流、学术研讨等活动,如鼓励乡村教师到城市学校进行教学观摩、研讨,促进乡村教师与城市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提供技术支撑:数字化时代的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极大的推动了在线课堂和教学资源网络共享的发展,为乡村双师教学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技术支撑,也为乡村教学带来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和工具,提升乡村教学效果和质量,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完善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双师协同合作的评价机制。首先要确定评价的目标与标准,对双师协同教学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结合的全国评价。同时要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对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成果、协同效果等进行多维评价,从而更好的把握双师协同合作的效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其次在评价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结果性评价,也要关注过程性评价,并在评价过程中要对问题进行及时反馈与调整。最后,评价结束时,要及时对教师进行激励和约束,而评价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进行定期持续评价,不断优化评价机制,持续进行改进并创新发展。
乡村教育的改善,可以进一步促进乡村人民整体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发展双师协同合作可以有效推动乡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乡村教育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从而助推乡村教育振兴。
作者:原昉,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师范学院·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