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记载着中国人民生活行为的“活化石”,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内涵。在经济全球化、现代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乡村应该抓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和创新的机会,通过传承乡土文化、建立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政策体系、促进乡村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等手段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传承乡土文化,重塑精神家园
中国人有着浓厚的故土情结,相对于城市化,乡土化可能是更具吸引力的发展方式。各种形式的非遗以无形、生动的方式,将乡村历史底蕴和浓厚的乡情都融入。其中,赓续中华文化传统,重新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要想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的传承与保护,要对乡村传统文化进行继承,要将社会价值放在第一位,对非遗进行系统性整理,让文化基因得以传承,重新塑造乡村文化生态。比如,通过对端午节赛龙舟活动的传承,使慎终追远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在人们根植人们心中。
突出乡村非遗文化价值引导还必须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系统联系起来,比如,各种非遗传承人,往往在本地也有很大影响。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为他们提供资金支持、传承场所和学习机会,方便他们进行传徒、传艺、学习、交流、展示等活动。同时,广泛传播传统文化形式如秧歌、竹马、旱船等,主动开展这些非遗的文化活动,更好地适应人民高层次的生活需求。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乡村人民的精神面貌,促进乡村文化认同,重新塑造乡村的文化生态。通过系统开展《戏剧继承复兴工程》、《中国传统技艺复兴计划》等非遗保护措施,使非遗深入到乡村地区的生态、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为新时期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智慧和精神支持。
建立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助推产业发展
我们要在脱贫攻坚这一特殊阶段制订的非遗扶贫政策,综合整理现有的扶贫政策、创新非遗资源,科学评价其适用性,并对其进行分级处理。从财政、人才、产权保护、社会保障、税收金融、资产管理等方面着手,以社会发展和市场运作为基础,构建一套完整的、以社会发展和市场运作为基础的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其政策系统应体现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和有序开放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包括决策咨询机制、指标分析机制、风险规避机制、监督评价机制等内容的政策评估制度。该制度要符合动态发展的需求,要符合新的发展趋势,要反映出我国的实际需求,并且要遵循系统性、典型性、动态性的原则。要统筹考虑乡村各项政策,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有力支持;用供给拉动需求,使党和政府对乡村文化的治理水平和能力持续提升。
在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中,产业繁荣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其品质直接关系到乡村脱贫能否实现“自我造血”;建设良好的村级非遗产业园,促进有关行业的转型升级,要将技术与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乡村文化生态优势,促进各行业的融合发展。同时,促进乡村地区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关键在于构建新型的“非遗+旅游+产业”的跨领域整合,以乡村非遗游、非遗民宿等新型经营方式,促进非遗与现代化的消费场景相结合,让乡村非遗资源为地方的文化创意注入更多生机。充分利用文化产业的多种功能,使各种乡村的非遗文化资源得到充分地活化,促进乡村地区农业、文、旅等产业的结合,促进乡村的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短视频平台,对乡村文化旅游进行宣传和推广,建立非遗文化IP,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沉浸式的农村非遗文化旅游体验。
与当代乡村生活接轨,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
要将乡村的文化故事说好。只有那些内容真实、形式新颖、传播有力的好乡村文化故事,才能使乡村文化事业具有长久魅力,要依托于强有力的数学技术,把乡村文化故事讲得更有说服力,借助VR、AR等数字科技的辅助,在乡村的文化中注入新元素,并与当代乡村生活接轨。除了内容真实、形式新颖之外,非遗要想真正地进行传承,必须借助媒体的力量。随着媒体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地区的非遗宣传除了要依靠主流媒介之外,还必须建立起一系列具有高度专业性和规范性的非遗专栏和专题来进行宣传。同时,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如微信,微博,直播,短视频等,培养出更多的乡村网红,从而更好地讲述乡村非遗故事,将中国的“声音”传递出去,让世人透过非遗感受到中国乡村特有的田园风光。
政府要利用非遗传承与保护重构农村的人文生态,发挥村民在公共文化决策和政策实施中的积极作用,助力乡村文化复兴;要通过对各类非遗特征与传承发展状况的剖析,以有针对性的方式进行创新。将学校、社会当作主要的传承基地,打造区域性的非遗文化品牌,努力让本地民众参与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按照民间文化的演变规律,发展具有鲜明特点的民间旅游,设立民间博物馆和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区。同时,开展非遗教育,将非遗保护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去;对馆藏非遗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的发掘与利用,健全乡村文学知识产权保护。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对非遗活态传承的创新方式和途径进行探讨。在非遗传承与保护实践中,还要强化非遗发展战略引领,优化乡村文化治理,将城市生产要素引入乡村,建立新型的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白松强 湖北民族大学鄂西生态文化旅游研究中心 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