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新质生产力代表了一种创新驱动的生产力形态,它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它不仅仅是一种技术革新,更是一种生产方式的变革,涵盖了生产关系、组织形式、管理理念等多个方面。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一般特征,它依托于高科技的集成应用、高效能的资源转化,高质量的不懈追求,引领着农业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模式,向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的现代路径转型。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通过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和绿色生态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动力源泉,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的全面进步。
作为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的科技创新是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发展的关键力量。现代科技所涵盖的信息工程技术、生物基因技术和高精尖制造技术等在农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推动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产品品质的双重提升。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化先进技术的应用,精准监控和管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资源配置得以有效优化和利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智能农业运营模式具有了现实的科技基础。
科技创新引领农业产业链的革新,种植、养殖至加工、销售的高效协同从可能变为了现实,农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科技创新的成果性产出如节水灌溉、智能施肥以及生物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有效减轻了农业对环境的压力,推动了绿色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的多元应用正逐步重塑传统农业,全面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和动力源泉。
新质生产力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实现绿色转型,实现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双赢愿景。乡村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技术层面实现创新突破和发展理念的深刻思想变革。
在农业生产领域,对现有传统乡村产业进行绿色升级改造,对现有的农业生产方式进行技术迭代升级。实践中使用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替代传统化学肥料和农药从而减少农业生产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实施精准农业等减少对环境的承载压力和负面影响。农业废弃物的有效利用转化可以实现资源化再利用,现实中已实现利用秸秆还田、畜禽粪便制肥等形成闭环的循环经济模式,建成农业循环生态种植和养殖,减少种植和养殖业生成的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
通过对农业生产区域的合理规划,依据当地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发展适宜且具有地方特色的种植业及养殖业。推广节水作物种植、不断优化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和比例等,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以及低效率的畜禽养殖模式。
发展低碳环保新兴农业,鼓励和支持低碳环保型农业产业发展,大力推行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规模集约型农业的实践运用。优化动能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减少农业生产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还需要培养一支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业人才队伍,加强乡村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教育培训,强化农民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与提升农村经济效益紧密融合,达到绿色生态和农村经济效益提升的双赢。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为农村绿色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新质生产力倡导高质量追求,要求乡村产业要进行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以区域特色资源为基础,采取生态农业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的种植方式,发展区域特色农产品。通过有机农业和自然耕作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绿色生态健康的农产品,以满足人们对多样化和个性化农产品的需要。优化农产品生产的产业链条,将农业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等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一条研、产、销完整的农产品产业链,以需促研,以需促产,部署品牌战略规划,强化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强”品牌,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强化农产品的附加值,
加大农业技术信息的支持力度,以高科技绿色生态种植和养殖技术为内容方向,优化农业服务,为农户提供优质的农业技术、信息咨询、市场对接等闭环服务,以技术促生产,以服务提效益,以增效益激发农户生产积极性和劳作的获得感。
农产品的流通需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改善交通、通讯、物流等条件,加快农产品流通速度,提高农产品快销率和效益水平。创新农业管理方式,如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需求的共享农业、定制农业等,提升消费者乡村生活的参与性和体验感。
推动乡村文化发展,对乡村文化进行发掘与传承,开发周末乡村短途游、乡村文化主题体验等,提升乡村产品的文化属性,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与生活体验。加大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力度,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加强农业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法,提高我国农业综合实力。农业乡村振兴中的高质量追求,既能满足人们对优质农产品与服务的需要,又能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农村经济整体发展,达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目的。
在当代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标志着技术进步与产业融合的显著深化。随着新模式与新业态的加速形成,农业增长模式正经历着一场根本性转变,即从传统要素投入驱动的累加式增长,转向以高质量要素和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乘数式增长。这一转变不仅预示着农业发展方式的革新,更反映出农业生产力正处于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的关键跃迁阶段。这一转变不仅为农业发展“由大到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必须按照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现实需求去推动实践,不断体现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显著优势和实践特色。农业科技创新是主攻力量,农业绿色发展是实践要求,农业高质量追求是发展目标,它们统一于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之中。新时代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绿色发展和农业高质量追求要协同发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活力,进而助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行稳致远。
(秦晶晶,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