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乡村振兴战略正绘就一幅幅新时代的壮丽画卷,其中,文化振兴如同一道绚丽的彩虹,横跨于绿水青山之上,点亮了乡村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这片土地上的瑰宝,不仅是历史的积淀,更是未来的种子,它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无穷的魅力。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激发乡村的内在活力,还能赋予乡村建设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其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重提升中焕发出勃勃生机。传统文化的根脉深深扎入乡村的土壤,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在新时代,我们应当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让古老的智慧在乡村振兴中绽放新光彩。
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它不仅为乡村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还为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通过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更为持久的动力,让乡村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社会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引领作用,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的精神支撑。在推动乡村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借鉴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智慧与价值理念,以其独特视角和方法应对各种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还体现在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实践平台。例如,“德才兼备”、“天下为公”的道德理念,可引导乡村居民遵守社会规范,提升社会信任度,增强乡村治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同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理念,在农业生产、乡村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应用价值,有助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此外,“守望相助”、“邻里和谐”的社会理念,能促进乡村居民的互助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升乡村凝聚力和农民归属感,维护基层乡村治理的良好秩序。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思想理念与乡村振兴、建设与治理目标高度契合,充分展现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价值。
经济价值。在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对于乡村建筑群的保护与利用,不仅有助于传承和保护传统历史文化遗产,还能将其塑造为乡村特色元素,提升乡村文化的吸引力。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工艺技术以及传统标识,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农耕文化作为乡村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与现代农业生产的融合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契机。传统农耕方式与生态农业理念的结合,推动了有机农业、绿色农业以及高品质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提升了乡村生产的层次和质量。再者,乡村传统文化为乡村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助力。通过与现代科技、创意设计以及营销的紧密结合,乡村文创产品得以问世并在市场上流通,这不仅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发展,也提升了乡村形象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最后,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还体现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经济价值,避免“苦守金饭碗”的现象。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还能增强农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在乡村振兴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育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的美育价值显著。它鼓励人们在尊重传统的同时,以守正创新为原则,推动一系列创新与改革活动,并汲取其精髓与智慧,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及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现代人的审美眼光和艺术表达能力。在它的影响下,乡村农民特别是新一代青年人才的视野得到拓展,对乡村文化、经济发展的认同感显著增强。这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智慧思维、审美观念已内化于大众内心,使他们愿意投身乡村振兴这一战略任务。另一方面,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融入和应用,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强化乡村人才培训。许多基层政府部门加入乡村青年人才交流平台,通过搭建平台、发布信息,展示优势待遇,并组织各种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乡村本土青年人才与外界的互动和合作,借鉴外部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乡村的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美育价值不容忽视,它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在探索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它不仅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还为乡村社会、经济、生态等多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实践智慧。通过创新性地融合和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乡村振兴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路径。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挖掘力度,在乡村营造文化自信氛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得以发展的根基,也是最具持久性和稳定性的中坚力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乡村振兴建设任务当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乡村发展,就必须要持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挖掘力度,要在乡村领域内营造出浓厚的文化自信氛围,充分利用好文化自信所能提供的精神力量。第一,高度重视乡村物质与非物质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工作,唤醒广大农民群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可,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力量来共同保护乡村丰富多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尽全力保留住乡村原有且独有的乡风、乡情、乡韵、乡貌。第二,深入解读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背后的精神内涵,全方位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维度,开展人文、历史、自然、地理、建筑、科技等多角度的共同挖掘,与此同时搭配科学可行的宣传与推广机会,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新活力,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乡村里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而提高对乡村文化的认可程度。第三,科学传承和发展各个乡村所独有的精神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滋润广大农民群众的内心。比如,乡村各级主体可联合组织以敬祖爱家、耕读传家、诗礼兴家、厚德立家、慈孝治家、修身齐家等展现优秀乡村文化的活动,开展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家庭创建活动,让优秀乡村文化深入人心。第四,重点弘扬和推广乡贤文化,将乡贤文化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影响力更大化。“新乡贤”事业有成、眼界开阔、社会经验丰富且有为民情怀,是联结一方故土、维系一地乡情的纽带,是推动乡村繁荣发展的重要动力。重塑“新乡贤”文化,构建结构合理的“新乡贤”队伍参与乡村建设,发挥“新乡贤”的模范带头作用,推动优秀乡村文化传承发展。
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力与影响力,激发广大村民的内生动力。乡村文化振兴需要把握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核心因素,激发广大村民这一文化主体的内生动力。第一,乡村党组织应发挥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优势,从供给侧满足村民文化需求,加强党建引领,夯实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第二,选拔、培育乡村文化振兴带头人,通过乡村调研、走访、查阅文献资料等,深入了解乡村发展脉络、民俗民风、特色文化,做好乡村文化挖掘整理、总结提炼。第三,加强乡村文化治理力度,推动乡村文明向上、向善。应发挥村民主观能动性,从需求侧激发村民文化传承动力。比如,鼓励村民讲好乡村传统戏曲、方言、技艺、习俗的故事,运用现代传播方式创新表达,提高乡村文化感召力。当下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乡村文化传播呈现出开放性、互动性的特点。鼓励村民在直播间里,既秀田园风光、展示良好生态,又亮才艺表演、展示乡村文化,还卖农家特产、展示优质食材,真正让优秀乡村文化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第四,唤醒广大乡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明确农民的主体地位,只有充分尊重和维护农民的主体地位,才能唤醒广大农民参与生产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生产出更多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优质内容,真正意义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立足乡村实际,深挖乡村本土性文化资源,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精神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乡村是孕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当前乡村里包含着足够充实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而且展现出显著的本土化特征。在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振兴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立足乡村实际,根据乡村自身的地域特色以及本土文化来制定出与之相适配的发展方案,要保留住乡村独有的文化特色,守护好乡村本土文化资源的精髓。第一,据了解,诸多乡村里的村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遍存在着“日用而不自知”的情况,即虽然未从文化思想领域来认知,却一直都在以实际行动践行。如果能够利用好农民这一主体力量来深挖乡村本土性文化资源,把传统文化中的民俗、节令、文学、历史、哲学等知识与乡村传统文化融合起来,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元、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不仅能够让更多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得以展现,也可在无形中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修养,增强他们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感。第二,优化整合现有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秉承在发展中传承的原则,以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为核心来调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借此机会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更多可以参与就业的机会。比如,乡村振兴可坚持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路线,全方位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明确文化与旅游二者之间的关系,重点挖掘乡村所独有的风光景色和深厚的人文历史,将一些传统的村落打造成为特色鲜明的旅游胜地,为游客们提供兼具自然与人文气息的美好旅游体验。此外,在推动乡村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入发展的过程中,相关主体还需要逐步提高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利用率,如以“科技+”模式,数字化赋能乡村文旅对外宣传,通过短视频、音频、VR、AR等吸引游客,打造乡村特色文旅品牌,借助“两微一端一抖”等互联网平台进行形式多样的农副产品销售,涌现出众多有关乡土特产和乡村风土人情的IP。第三,针对乡村现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将更多新时代的思想和元素融入到传统文化当中去,彰显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性。在保护和传承好现有传统文化资源的同时进一步对其进行诠释和说明,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得以更紧密的融合,一方面满足现代人对文化寻根的精神与心理高层次需求,另一方面以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为载体和依托来实现经济价值。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和价值不容小觑,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事业的途径和方式有很多,相关主体必须要秉承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立足自身发展实际来综合考量并谨慎挑选出适合乡村发展需求的融入和应用方式,要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得到充分挖掘和高效利用,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软实力的价值发挥到更大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力量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吴菲,天津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