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我国农村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的责任,高校应该积极担当起培养乡村振兴青年人才的重要使命,将教育作为落实这一任务的主渠道。
综合从理论学习的高度还是从现实的紧迫性来分析,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渗透在高校课程中,是当下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必要举措,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有力之举。乡村振兴“参与”到高校课程教学,不仅让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更加丰富,而且让高校教育的延伸面更为广泛。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高校作为传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能让大学生从更专业精准的角度理解乡村振兴战略,更准确地认识乡村社会。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作为当下最为宝贵的人才资源,高校大学生能为乡村的各方面发展提供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将智慧融入乡村发展当中。
农业现代化建设热潮中,农村产业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农村生态现代化、农村文化现代化、乡村治理现代化和农民生活现代化等迫在眉睫,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和驱动力,缺乏人才的支持,乡村振兴就失去了核心。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不仅迫切需要农业、林业、畜牧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同样需要政治学、教育学、医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人才。高等学府承担着培养这批多样化、专业化人才的重任,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大学生们能够为乡村振兴的各个方面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
要在师资队伍上进行革新,紧贴乡村振兴战略,丰富师资队伍,吸引复合型教师加入,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最好还是涉农方面的专业人才或者是具有丰富地方实践经验的基层工作者。教师质量直接关系到课程的效果,所以对于师资的培养要多加关注,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激励教师主动关注我国乡村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深刻理解乡村振兴相关内容。高校应引进更多了解农村实际情况的教师,并定期邀请三农领域的理论专家和实践优秀工作者开展特色思政课,这些专家和工作者在课堂上,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将个人发展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观念,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去。通过与地方实践工作者和“土专家”的合作,高校可以将课程思政的实践教学扩展到乡村,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乡村振兴的内涵和挑战,“软着陆”的课程设置不仅丰富了课程思政的教学形式,也使内容更加贴近实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高校应构建“价值引领教育+专业知识讲授+科研训练”的融合教学体系。注重强化价值引领,教师要在课堂上积极传递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还可以借助案例教学的形式,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案例中了解乡村振兴,并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专业知识的讲授上要多注意,教师应从政策文件、专著和论文中提炼知识,增加教学内容的知识增量。科研训练是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前搜集乡村振兴相关资料,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考。在课中,通过辩证性思考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课后,布置实践调查报告和课程论文,加强与专业课教师的协作,推荐学生参与三农领域的科研,深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
创新教学方法也是实现高质量课程思政的关键一招,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高校要积极打造包含实践教育基地、实践劳动基地、现代信息技术在内的多元教学模式,让信息技术“赋能”多样化教学的开展。依托实践教育基地和实践劳动基地,开展实践教育类和实践劳动类的教学活动,增强课堂教学活力。实践教育能够让课程思政从抽象变具体,从刻板变生动。高校还可以联合各县、乡级政府搭建乡村振兴的实践教育基地,通过校地合作、产学融合等方式让大学生下到基层、下到田野中去锤炼专业技能,通过“乡间思政课”,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乡村振兴的价值和意涵。
多方合作形成合力,比如“高校+地方政府+乡村实践场所”一体化的教学载体,能够切实提升课程思政质量。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和资金项目扶持力度,帮助高校减轻资金压力。为了确保乡村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的有效开展,不仅需要师生们的广泛参与,还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这对于许多地方高校而言,往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所以,地方政府需提供全面的援助,包括政策制定、财政资助和项目支持,以确保高校能够顺利进行乡村社会实践活动。在政策层面,地方政府应当出台具体政策,将乡村社会实践活动定为教学的必备部分,同时鼓励高校聘请对农村有深入了解的教师。此外,政府应鼓励高校利用思政课,引导大学生参与农村社会实践活动,如“三下乡”服务,特别是支持那些面向农村定向就业的大学生参与教育和服务劳动实践。关于最为关注的资金方面,地方政府应该予以专项资金支持,将专项资金用于引导组织学生参与大规模的乡村社会实践活动。另外,还要在科研上多加支持,增加涉农科研项目的数量,或者是鼓励教师参与涉农横向研究课题,激发他们对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的兴趣。同时,政府可以设立与乡村振兴战略相关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并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自身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开花结果”中的积极作用。
(作者:甘华成、黄启新,桂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