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乡村振兴是我国当前一项重要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在于理念,关键在于人才。涉农高校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乡村人才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乡村振兴各领域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根据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高校通过五年时间逐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布局,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体系,显著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能力和质量。重点任务包括科学研究支撑行动、技术创新攻关行动、人才培养提质行动、成果推广转化行动等七大行动,以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使高校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科技创新和成果供给的重要力量。
涉农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它们拥有雄厚的专业师资力量和完善的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推动农业人才的培养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为涉农高校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涉农高校集中了一大批在农业领域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这些教师不仅拥有高学历和高职称,还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三农”工作等方面具有显著成就。他们通过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多种方式,为培养高素质的农业人才提供了坚实保障。例如,某些涉农高校中,具有高职称的教师占比较高,同时拥有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省级专业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这些师资力量为涉农高校的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涉农高校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涉农专业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农业试验站、新农村服务基地、农业产业创新等平台,涉农高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锻炼平台。同时,涉农高校还注重将高校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器、科技园等创业资源注入农村,改善农村创新创业生态,培养造就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专业队伍。
服务“三农”的激励机制健全。涉农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三农”工作与职称评聘、绩效考核挂钩,完善科技人员投身乡村振兴的激励机制。这种机制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一线,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也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这种激励机制不仅提高了涉农高校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近年来,涉农高校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多方面的努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持。
积极发挥科技优势,赋能乡村振兴。涉农高校通过技术创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技服务,如湖南大学利用微生物技术提高水稻抗旱抗病能力,吉林农业大学研发秸秆归行机和旋耕机减少化肥使用量;福建农林大学研发的 “以草代木” 菌草技术,实现了光、热、水三大农业资源综合高效利用,植物、动物、菌物三物循环生产,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结合,有利于生态、粮食、能源安全。
发挥人才培养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涉农高校通过创新学科专业设置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例如,福建农林大学成立乡村振兴学院和乡村振兴研究院,承担乡村振兴相关本科和研究生人才培养、继续教育工作、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及服务推广等任务;吉林农业大学成立智慧农业研究院,培养智慧农业专业本科生;安徽农业大学开展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项目,提升农业技术人员及基层干部的技能。
围绕特色需求激发产业动能,推动科技成果与地方、企业需求对接,实现成果有效转化和产业应用。以福建省武夷山市的茶叶为例,茶农使用高校科技特派员为当地“量身定做”的茶树绿色栽培技术,夏天在茶行中种植养分高效固氮的大豆,冬天在茶行中种植油菜,用专用生物有机肥取代化肥。武夷山市涉茶人员约12万人,注册茶叶类市场主体2.11万家,2022年茶叶全产业链产值12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中近5成来自茶叶,真正实现因茶致富、因茶兴业。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全国各高校共转移转化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成果超1.8万项,创造经济效益710亿元以上。
涉农高校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不仅限于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还包括推动产学研融合,实现乡村振兴的机制创新等。涉农高校应主动对接国家人才战略布局,充分利用国家和各地的人才政策,鼓励校地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之间、院系之间、学科之间开展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的协调合作,实现跨学科的人才资源共享和有机整合,最大限度发挥人才队伍效能。培养出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持,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加强思想引领。涉农高校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应当进一步强化对乡村振兴人才的思想引领,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核心问题,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高校需充分发挥科研育人与实践育人的独特优势,在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此,涉农高校应精心遴选专业水平高超的涉农科技团队,为其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并在政策上给予适当的倾斜,以充分激发高校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同时,高校还应在学生中广泛宣传乡村振兴的伟大意义,通过生动案例和实践活动,增强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培养出一批既有深厚理论功底,又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乡村振兴生力军。
深化学科专业建设。面对乡村振兴中的现实问题,高校应以此为导向,对相关专业的学科定位进行深度优化。这要求高校在学科专业的改造升级、培养方式的创新变革,以及师资队伍的强化建设等方面,实施更为系统化的改革措施,以确保教育体系能够更好地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迫切需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要积极推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打破传统界限,鼓励校地之间、校企之间、不同学校之间、院系之间以及学科之间的广泛合作。通过这种跨界的合作模式,可以更有效地协调和整合乡村振兴所需的人才队伍,实现跨学科的人才资源共享和有机整合。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还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创新活力和实践智慧。最终,将共同构建起一个更加开放、协同、高效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体系,为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进程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强化校地校企合作。为了更有效地培养乡村振兴所需的人才,高校应积极与乡村企业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人才培养和科研项目的开展。通过这种合作,高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基地和科研项目,使他们有机会亲身参与到乡村的实际工作中去。同时,组织学生深入乡村进行实地考察、实习和调研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还能有效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高校还应加强与乡村社区的联系,充分利用自身在科研和技术资源方面的优势,实现与乡村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通过这种方式,高校可以积极帮助乡村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最终,这种深度的校企合作和校地联动,将共同推动乡村振兴人才的培养,为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出高校的力量和智慧。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于“新”的理念,高校应积极推动多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打破传统学科界限,促进知识体系的互通与整合。为此,高校要开设一批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政产学研通力配合的乡村振兴实验班。这些实验班将致力于推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以适应新时代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同时,应积极将现代科学技术融入现有的涉农专业中,通过技术创新和课程优化,布局一批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要的新型涉农专业。这些新型专业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成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通过这样的改革与创新,能够为乡村振兴事业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不断向前发展,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出我们的力量。
加强培训和宣传推广。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业技术人员和新型职业农民的专业技术技能与科技素质,应当给予涉农高校充分的支持和鼓励,使其能够常态化地开展针对这两类群体的专业培训。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有效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科技应用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活力。同时,涉农高校应采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积极在各类园区建设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校乡村振兴示范基地。这些基地应以农业应用技术研发、产业科研试验和农业区域示范为主要功能,成为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创新平台。此外,应加强对高校在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果的宣传和推广工作,通过广泛的传播和示范,形成积极的示范效应,吸引更多的资源和力量投入到乡村振兴事业中来。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乡村振兴的整体水平,还能为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以农业人才培养为突破,实现乡村人才全面振兴,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涉农高校作为农业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应当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通过优化学科定位、改革培养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不断提升农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同时,涉农高校还应积极与乡村企业、社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和科研项目,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通过这些努力,为乡村振兴事业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不断向前发展。(作者:陈益彬,福建农林大学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