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文旅融合堪称乡村振兴这张答卷上的“点睛之笔”,唯有切实做好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方能出色地答好乡村振兴这一时代问卷。在人民群众旅游消费需求急剧增长的大环境下,文旅融合所产生的富民效应,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地加快构建地域旅游发展格局的坚定决心。身处文旅融合的时代浪潮中,乡村振兴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
“走,周末去村里逛一逛。”当下的农村,除了皎洁的月色、丰收的农田,更有闲适的生活。节奏舒缓的农村生活,既轻松又浪漫,已然成为旅游发展的崭新赛道,为文旅融合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发展构想。
湖北凭借其宛如诗画般的自然风光以及丰富多元的文化资源,成为乡村旅游的热门目的地。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湖北正在全力施展自身的文化优势,突显地域特色,提高文化层级,探索一条符合湖北特质的文旅产业发展道路。近年来,湖北文化旅游经济的繁荣发展,向全国各地展现了乡村振兴的强大生命力与无尽可能性。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进程里,发展文旅产业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激活乡村文化资源、创新乡村旅游的业态,使乡村成为文旅融合的关键载体,进而通过乡村文旅振兴来推动湖北乡村经济与农村现代化建设。在推进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进程中,湖北应当怎样精确把握方向?怎样基于湖北地区独有的自然和人文特色,开拓高效的文旅融合发展途径?
绿色康养可谓是极具发展前景的文旅融合路径。特别是在当今时代,人们对大健康的关注程度不断攀升,甘愿投入时间和精力去追寻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尤其在一周的繁忙工作落幕之后,如果能在周末开启一场康养之旅,那无疑是极为惬意的。湖北各地大力发掘本地的绿色康养元素,并将其塑造成为当地文旅发展的重要标识。在文旅康养事业的发展进程中,积极彰显湖北的独特魅力,致力打造更具竞争优势的文旅康养样板项目,这不但彰显了自身实力,也是持续深入探索的必然要求。以湖北武当山周边的乡村为例,当地把独有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文化资源当作开发特色康养项目的基石。比如,开设以武当武术为主题的康养课程,对健康养生抱有兴趣的游客能够在武当山亲身感受传统武术所带来的益处,既能够强身健体,又能够抚慰心灵。在此前提下,将道教文化融入其中,开展“养生讲座+静修体验”,让游客在静谧的乡村中摆脱快节奏生活的疲惫,借中华传统养生知识净化心灵。
乡村最为充裕的便是农业资源,正因如此,湖北众多乡村将农业体验活动视作旅游项目的核心板块。荆州市荆州区八岭山镇铜岭村借助发展乡村旅游,顺利引导村民自愿搬迁,并实施土地流转,推进特色农业发展。村里打造了铜铃岗蔬菜主题乐园和水上乐园等项目,年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游客在沉醉于优美田园风光之时,还能够在农田中亲手播种、耕耘,体悟土地的肥沃以及生命的孕育,领略收割的成就感,于劳动的愉悦和收获的满足里畅享农耕生活的趣味。他们还能够亲身参与农作物的生产加工,把田间的农作物制作成餐桌上的佳肴,品尝自身的劳动成果,感受食物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流程。通过将农业资源转化为农文旅产业,铜岭村的村民共同分享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果,实现了户均增收1.5万元。铜岭村的农业体验活动不但增添了村民的收入,而且提升了当地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以及整体经济水平。
打造特色旅游公路也是湖北近年来的重要文旅举措。在各类短视频平台上,时常能看到游客在风格各异的旅游公路上拍照打卡。与其说这是旅游公路,不如说是铺设了通向乡村经济振兴的富民之路。湖北地区多年来在旅游公路的打造上投入颇多,荆楚大地上的旅游公路将散落于湖北各地的名山大川串联起来,让多彩湖泊和涓涓河流成为旅游公路旁最美的风景,使美丽的乡村、繁华的城市和古老的村寨通过旅游公路紧密相连。
为了最大程度降低对自然山林的破坏,古昭公路的设计者独具匠心,在峡谷溪流上直接修建了约4公里的公路,沿着香溪河蜿蜒伸展。这条“最美水上公路”让每个行驶在路上的人都仿佛置身画中。五峰G 351生态景观廊道也是湖北地区颇为知名的旅游公路,驾车驶入这条长廊,五彩斑斓的花朵在公路两侧绽放,沿途能看到密密麻麻排列着的土家族特色房屋。无论是开车前行、下车徒步,还是在山顶欣赏连绵起伏的山峦,或在溪边邂逅黄昏中挂着枯藤的乌鸦,都能让人感受到极大的放松和愉悦。湖北当地的旅游公路形形色色,连接了乡村和城市,旅游公路的经济触角也让周边的乡村拥有了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唯有挣脱传统经济发展业态的束缚,紧密契合时代发展的潮流趋向,精心打造并开发出更能为当今时代所接纳的新发展业态,才能够切实达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湖北将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别具一格的乡村旅游产业,开辟出乡村旅游产业建设发展的全新路径。湖北多年来在红色旅游的开发方面着实下了一番苦功。譬如,作为“黄麻起义”的策源地之一,麻城乘马岗留存了大别山革命圣地乘马会馆等重要的红色历史遗迹,进而成为红色旅游和党史学习教育的关键基地;黄陂姚家山曾经是新四军的重要战斗区域和指挥中心,新四军第五师旧址陈列馆展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事迹,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前来开展研学活动;陈潭秋作为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之一,其故里被选定为“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成为黄冈市乃至湖北省闻名遐迩的红色旅游景点。另外,著名的革命老区红安县以革命战争年代的历史实际情况为背景,邀请著名导演高希希执导了大型红色室外实景剧《红安永远红》,首演之时吸引了2000余名观众亲临现场观看。这是湖北省在乡村红色旅游实景剧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它不但为观众提供了深入知晓红安红色历史的契机,也成为了推动当地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此外,红安县计划构建大别山红色数字科技馆、红安大别山红色教育中心等,致力于打造以红色文化为根基的旅游胜地,融合生态度假、文化体验、军事科普、运动休闲、乡村度假等多种功能。这些项目不但有助于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还带动了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助力原本封闭落后的农村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
除了在红色文化旅游方面重点发力以外,湖北的文旅业态还呈现出较为多元的态势。各地把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与当地源远流长的厚重历史加以融合,将其作为文旅融合发展的突破点,以此来助推乡村振兴。以湖北恩施地区别具特色的茶文化为例,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素有“世界硒都”的美称,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富硒茶基地,当地所产的茶叶被称作“恩施硒茶”。恩施州正在着力将“恩施硒茶”塑造为乡村旅游的一张关键名片。游客能够在此领略茶文化的迷人魅力,从茶叶的采摘、制作直至品鉴,全方位地知晓茶的形成过程,体悟茶文化的深远影响力。借助茶旅融合,恩施州正逐步让茶区化作景区、茶园变为公园、茶山成为金山,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崭新的活力。与此同时,恩施的富硒土壤也是一大显著特色,在恩施州成功举办的第六届世界硒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上,不但展示了富硒农产品,还融入了恩施“富硒”康养旅游的元素。通过这些活动和项目,恩施州不但向游客展现了其独有的硒资源,还提供了融合康养、旅游和文化的体验,进一步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提升了恩施州作为“世界硒都”的品牌形象。
针对湖北地区乡村文旅融合如何提质这一问题,核心要点在于要把“内核”做精做优。湖北省积极响应乡村文化振兴的号召,依照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周期以及农民的习俗,举办了众多凸显地方特色的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例如,由武汉市开启的“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涵盖了“四季村晚”“农业文化遗产里的中国”文化展示、“一县一品”特色文化典型案例征集等12项重点活动,全方位展现了湖北乡村文化和旅游的发展成果,使当地村民和游客共同畅享文旅盛宴,极大程度地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此外,湖北尤为注重对乡村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将非遗项目、传统民俗、手工艺以及民间艺术等元素融入文旅项目之中,使得游客在畅享乡村生活之际,还能够领略到醇厚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游客能够目睹诸如汉绣、大冶刺绣、枣阳粗布等民间艺术的制作流程,并且拥有亲自体验这些传统技艺的契机。经过深入的文化体验,游客能够更为全面地洞悉乡村的历史与文化,增进对乡村发展的认知与支持。他们的体验并非仅仅停留在视觉与味觉层面,而是更能直抵心灵深处。湖北潜江市浩口镇通过强化阵地建设、培育人才、举办活动等手段,推动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焕发生机”。该镇汇聚了潜江麦秆画、潜江锣鼓、高台舞狮等一系列极具鲜明地域特色的非遗项目,每年组织非遗传承人开展各类传统节俗节庆的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受益群众达10万余人次。游客数量的显著增多,自然而然会为乡村带来丰厚的收益。
湖北地区在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领域积极进取,持续深入推进。凭借发展特色产业以及促进文旅项目的深度融合,推出丰富多样的文旅振兴方案,将旖旎的风景与优秀的文化紧密结合,有力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这是湖北全域展开的振兴实践之旅。各类独具特色的农特产品、文旅产品也在不断成为湖北文旅的璀璨名片,有力推动农旅深度融合,向全国展示了湖北乡村振兴的斐然成果,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向往。
湖北文旅产业的蓬勃兴起,不仅反映了全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追求,更凸显了湖北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高瞻远瞩和创新活力。通过不懈挖掘与整合自然及文化资源,湖北正在挥毫泼墨谱写乡村振兴的壮丽新篇章。未来,伴随文旅融合的日益深化,湖北有望在全国乡村振兴的澎湃大潮中持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发展,为全国的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湖北智慧和样板范例。
(作者:王孟,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