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这是时代对涉农高校青年学子的期待,也是涉农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新质生产力对服务乡村人才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在信息爆炸和新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理应承担起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本领的创新型优质人才的使命。
强化农耕文化育人实效,厚植知农爱农的情怀
不论时代如何变化,科技怎样发展,涉农高校新质人才培养的目标仍然是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高度责任感和有深厚“三农”情怀的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青年学子“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促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让青春无悔”。深化农林学子的“三农”价值观塑造和“三农”情怀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心系“三农”、情牵“三农”的新质人才。
探索“农耕+课程”的形式,通过精品课程,如“中华农耕文明”“农耕文化”“生态中国”“大国三农“等讲深讲透讲活“三农内涵”“三农故事”推进爱农情怀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生活。立足高校自身的资源、挖掘学校农林专家资源、优秀校友资源,讲好身边的榜样故事,吸引和感召广大学子。制作好招生宣传视频、校园文化视频、学校农林专业实践故事等,提炼先进人物故事中面向农业强国、服务乡村振兴的爱农元素,吸引更多学生主动报考农林院校,从源头上吸引优秀的生源加入乡村振兴的队伍,提升学生“扎根祖国一线”的内驱力。培养教育期间通过朋辈的传播、社团文化活动渲染,将农业发展成就、案例、农业科技前沿知识和问题等巧妙嵌入,潜移默化地受“爱农”情怀的感染,提升学生专业的认知和认同感。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2024年教育部新设、撤销和调整专业总数3389个,24种新专业正式纳入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比如软物质科学与工程、智能海洋装备、材料智能技术、交叉工程……这些专业跨学科色彩强烈,交叉融合特色明显。为了适应改革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高校要打破学科壁垒,全方位统筹推进学科的优化调整,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培养具备宽口径的多学科知识的具备创新创造精神的新质人才。
按照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调整优化专业布局,推进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与工程技术对传统专业的改造提升,让农业科技与现代生命科学技术、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比如设置“智慧农业”“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智慧林业”“智慧水利”等交叉型专业。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推动专业内涵提升。实现教师之间的联动学习、支持出国访学进修,优化教学方法,采用如虚拟实践、翻转课堂等方法,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性和批判性思维。实现跨专业的学习和指导学生,以适应学校新专业。结合科技前沿与学生群体内部的结构性差异,密切课程同现实生活以及劳动力市场的联结,全面优化课程体系设计。盘活学校的课程资源,以模块化课程的限定选修或自由选修的方式,“有组织的管理”并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权。推进国际合作育人,探索建立“涉农专业+语言”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涉农高校学科建设和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结合高校所在地区的一些实际需求,充分评估学校自身的优势与专业特色,整合优势资源,建设一批新兴涉农专业,比如农业+电商,农业+旅游等,使专业建设和乡村振兴需求同向同行。高校以及学生的观念需及时调整适应,改变“一考定终身”等固有思维,自觉主动学习多学科知识,练就兴农本领。
汇聚多元主体合力,协同推进创新创业实践育人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在于培育能吃苦、有实际本领的人。高校要强化实践教育,引导学生走出“书本”、走下“黑板”,走进山水林田湖草,涵养“自找苦吃的”敢闯敢拼的精神,增强学生干事创业的实践能力。
加快高质量科技人才培养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涉农高校宜与科研院所、企业之间保持互动和互补。高校与企业共建校企联合研发平台,探索企业出题、高校‘揭榜挂帅’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范式,实施产业创新需求牵引的“订单式”研究模式,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将丰富的科研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推动创新链、人才培养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高校构建“农耕+科研”模式,在日常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鼓励大学生聚焦乡村振兴的重难点,通过课题项目、课程论文、专题调研、田野调查等形式,对传统村落、历史建筑、乡村饮食、乡村民俗等蕴含农耕文化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在躬身实践中增强创造能力。高校和企业可以共同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创新实践平台,如智慧实验室、创业园区、创新孵化器、边缘AI工作坊等,鼓励学生参与研发项目,进行创意设计和产品开发。企业可以结合农业农村农民实际发展需求参与到涉农新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更为精准的实训项目设计、实训考核评价来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校组建“科技尖兵”队伍,如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员、农技推广轻骑兵等,带领学生深入农业产业生产基层一线,助力破解产业技术发展难题,打造“专家团队+农业企业”的创新联合体,让学生在“做中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打造一批新型农林科教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如农业科技园区、农作物“两高一优”新品种选育与中试基地等,构建基地育人平台,在学生课程实践、专业实训、毕业实习、课外学科实践、寒暑假社会实践等方面实现校地、校企资源的互动互联。高校应改变学生评价方式,抓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和学科竞赛,如“互联网 +”、挑战杯等比赛,在“赛中学”,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将知识运用于实际,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能力。
(黄珍华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