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要振兴,人才必振兴。乡村医疗卫生工作在乡村振兴中占据重要位置,医学生作为医疗卫生健康领域的生力军,是一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医学院校需从国家政策宣传、乡土人才培养、就业价值观引导、基层志愿服务等多方面,引导医学生参与健康乡村建设,在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的生动实践中增强本领,培育扎根基层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感。
广泛培育乡土情愫,厚植助农爱国情怀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大乡村本土人才培养”,乡村本土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动力和关键。青年医学生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将广泛培育医学生的乡土情怀和家国情怀融入医学生教育的全过程,是一个富有远见且必要的教育举措。
深化乡土情怀教育。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和健康实际,广渠道、多形式广泛宣传国家及地方支持医学生回乡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如就业补贴、住房补助、职称晋升、人才计划等,让医学生了解广阔的乡村发展前景。利用网络媒体、宣讲会、招聘平台,精准对接乡村医学生群体,强化就业价值观引导,造就留得住的本土乡村医疗队伍。树立返乡优秀校友、“最美乡村医生”典型,邀请他们进校分享服务基层、助力乡村振兴的成长故事,激发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组织医学生深入乡村开展社会实践,参与乡村医疗援助、健康调研等活动,与广大乡村建立情感联结,增进与农民群众的情感联系,自觉树立为社会、为乡村服务的责任意识。
构建乡土课程体系。紧密围绕乡村医疗卫生需求,结合地方特色与医疗资源,开发涵盖乡村常见病防治、公共卫生管理、地方医学史及民族医药等内容的课程,通过理论讲授、专题讲座、案例研讨、实地调研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医学生深入了解乡村医疗卫生现状与挑战,掌握适用于基层的诊疗技术与公共卫生知识。同时,高校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理念,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医德元素,以培养既具有精湛医术又深怀浓厚家国情怀的医学人才为目标,引导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从而在心灵深处种下服务乡村、奉献社会的种子。
加大乡土文化宣传。乡土文化作为基层社会的“根”与“魂”,蕴含着丰富的育人思想。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举办以乡土文化为主题的讲座、展览、文化节、文艺演出等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多媒体手段,用说、唱、讲、画、创等方式生动展现乡村风貌、民俗风情与传统技艺,以此来营造浓厚的乡土文化氛围,激发医学生的文化共鸣与文化认同。利用寒暑假返家乡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与乡土文化调研与保护项目,让他们在实践中体悟乡村文化的独特价值,自觉成为乡土文化的传播者与守护者。
注重引领价值航向,树立崇高职业追求
强化医者仁心的价值观教育。乡村医疗资源匮乏,农民健康需求迫切,医学生作为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接班人,其价值观的塑造与职业追求的确立,不仅关乎个人成长成才,更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健康福祉与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医学院校要积极探索多维度、全方位、广协同的医德教育模式,搭建各部门、各领域协同育人共同体,以德医交融为重点,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大医精诚”的内涵,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服务理念,将“救死扶伤,仁心仁术”作为毕生职业追求。
大力弘扬扎根基层的奉献精神。广大乡村往往环境艰苦、工作繁琐,在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服务岗位上,需要具备敢为人先、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医者仁心、无私奉献的人文情怀以及精勤不倦、恪尽职守的坚强意志。医学院校应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榜样引领、产教协同等多维度多举措,大力弘扬基层医务人员的奉献精神。特别是通过树立并宣传扎根基层的优秀校友典型,让医学生看到身边的榜样,感受到奉献基层的成就感和价值感,激励学生践行医学生誓言,努力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中坚力量。
树立精益求精的服务理念。面对乡村基础医疗的特殊环境和病患的复杂性,要求医学生要掌握精湛的医术,通过持续学习强化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和服务能力,才能在资源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运用所学知识为患者提供精准、有效的治疗。此外,在学习与实践中要以严谨细致、守正创新为准则,积极参与乡村医疗体系的完善与创新,将远程医疗、智能诊断等现代科技手段和先进医疗资源惠及更多乡村地区,缩小城乡医疗差距,让村民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积极倡导基层实践,深入锤炼服务真功
以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服务效能。信息技术不仅成为提升乡村医疗服务效能的核心引擎,还深刻影响着医学生的教育内容与实践。以信息技术赋能乡村医疗实践,如远程诊疗平台、智能健康监测和管理系统等,能为村民们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乡村医疗服务。医学生应当拓宽视野,积极关注和学习智慧医疗、远程医疗、人工智能等前沿医疗技术与管理理念,培养科技赋能乡村医疗的能力,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解决乡村医疗难题,为医学研究积累宝贵的案例和经验,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效率与质量,这些也将持续增强医学生的自信心和深化价值感。
以协同创新拓展实践内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各行各业通力协作。医学生为乡村振兴带来技术和知识力量。他们需要与乡村医生、乡村干部、村民等各方密切合作,还要运用好城乡和线上线下资源,在团队协作中共同推动乡村医疗服务改善。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竞赛,鼓励医学生参与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实践项目,在与医学领域专家、学者、企业管理者的交流与合作中,共同探索适合乡村特点的医疗服务模式。
以志愿服务践行使命担当。医学生扎实走进乡村深处,参与乡村医疗实践,不仅能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技能,更能了解农村群众在健康医疗服务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切身体会到广大农民对医疗卫生保障的迫切需求,激发医学梦想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树立扎根农村为百姓服务的职业追求。医学院校通过组织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社区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助力乡村振兴和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通过义诊活动为偏远乡村带去医疗援助,缓解乡村医疗资源匮乏的困境;通过健康知识宣教和急救知识培训,提高村民的卫生健康意识,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参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专项调研活动,精准对接乡村医疗需求,实施个性化、可持续的医疗服务项目,增强服务乡村的自觉性与使命感。此外,各方创造条件完善设备设施,吸引医学生能切实下沉乡村,成为留得住的人才,进而推动乡村医疗技术水平和理念朝着更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强,人民健康就有保障。医学生服务乡村医疗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增进社会健康福祉、实现个人价值追求的必由之路。医学生将在学习和实践中体悟、践行、传承医者精神,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展现青年的担当与作为。
(谭斌,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