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粮食总产量高位护盘,2023年增产1.3%,达到13908.2亿斤,创历史新高,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水平,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的端在中国人手中,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筑牢了发展基石。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关键在于让数字技术赋能“三农”,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发展智慧农业,全面实现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度融合。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实现其高质量发展理应成为题中应有之义。农业高质量发展主要表现为粮食产量高、产品质量高、产业效益高、生产效率高、经营者素质高、国际竞争力高、农民收入高等,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寻求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新动能。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驱动力,数字技术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为全面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供了重要支撑。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要素配置体系,实现资源利用绿色化。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数字技术能够对生产资料进行更高效地统筹配置。通过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要素中的融合和渗透,推进生产要素从单一利用模式向绿色循环模式转变,改善农业生产中土地、农机、资金等要素配置效率有限的现状,缓解资源约束与农业生产之间的矛盾。首先,数字技术凭借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等新一代通信网络技术,能够降低农药、化肥等传统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频率和农业污染排放,促进农业生产在减少化肥、农药、劳动力的使用基础上实现农业增产增收,为促进农业资源利用绿色化开辟新途径。其次,数字技术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智能化技术,能够助推交易模式变革促进土地流转,提升规模经营水平;立足各地农业资源禀赋、生态条件及环境容量,通过农机服务规模化打破了土地碎片化和生产碎片化的双重束缚,优化农业结构与区域布局,为促进农业资源利用绿色化开拓新空间。再次,数字技术通过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等,系统分析我国现阶段农业资金要素配置与补贴政策,打破因社会资本不足和信息闭塞所面临的信贷约束,满足农户多元化的融资需求,完善我国农业资源利用绿色化的补贴对象、依据、标准以及评估考核机制等,为促进农业资源利用绿色化开创新局面。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产业融合深度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是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抓手。在农业生产体系(生产力)、经营体系(生产关系)现代化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点是推进产业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提升高质量农业的整体竞争力和素质。在农业产业体系中嵌入与渗透数字技术,加快数字化转型,拓展产业链,打造完备的农业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融合深度化。首先,数字技术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电商平台等实现农产品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零距离对接,加快生产市场有需求、本地有优势的农产品,全面打通农业产业链的生产端、流通端及消费端,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民在全产业链的收益份额。其次,数字技术利用数字感知、数字分析及数字控制等技术嵌入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瞄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产业数字化进程,促进农业产业的纵向延伸,为第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提供技术保障和风险规避。再次,数字技术利用农业大数据和信息化平台,充分挖掘各地农业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休闲价值,拓展农业经营辐射边界,促进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推进功能农业深度拓展、创意农业持续壮大、休闲农业优化升级。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生产体系,实现生产管理智能化。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接续出台,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持续增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升,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嵌入农业生产体系,农业生产的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手段正向着现代化发展,中低产田占比不断缩小,农机农艺深度融合,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来看,首先,数字技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能够大规模的对土地、中低产田进行整治和改造工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水利水电建设,进而从技术和物质上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以此提升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增强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其次,数字技术通过强大的计算能力,能够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实现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打造农业科技装备、技术攻关与系统集成的创新平台,进而解决好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使农业生产要素不断定量化、规范化及集成化,以此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控性、稳定性、精确性。再次,数字技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发展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以及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生态、有机农产品,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重构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链条,不断建构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经营体系,实现经营决策高效化。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是现代农业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目的在于解决“谁来种地”与“如何种地”的问题。促进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流流动,带动起各地农业经营体系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实现在农业经营过程中决策的实时化与高效化,培育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成为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首先,数字技术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等,促进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集中化。在土地确权颁证过程中运用数字化分析工具建立有关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新格局的相关数据,进而完善土地出租、承包相关信息,促进土地流转双方高效对接,使土地流转线上完成、线下操作常态化,形成以农地集中为特征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其次,数字技术利用大数据全面掌握农业经营主体的详细信息,通过电商平台实现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快速高效流通,解决农业生产经营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发展以农业社会化服务集中为特征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再次,数字技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设备武装农业经营主体,针对数字农业发展中亟需的高素质人才,积极鼓励具有农业特色的高校开设有关数字农业领域的专业和课程,为数字农业的未来发展培育出一批具有数字知识、懂数字技术、精通现代经营管理的新型经营主体。
技术赋能是数字经济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前提条件。数字技术凭借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嵌入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对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以及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进行优化整合,推进产业横向延展和纵向延伸,助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和生产力水平提高,实现农业经营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产业体系方面,推动数字技术实现农业功能拓展与产业融合。产业体系涉及到农产品的供给效率和产业资源配置效率等问题,要持续强化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数字技术对农业融合发展和功能拓展促进作用,进而提升农业产业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有助于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建立健全农业数字基础设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技术与农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在不断强化农业数字基础设施基础上才能使数字技术与农业各环节相融合,实现农业数字化、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因而强化农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极为必要,对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二是借助数字技术实现农业功能的再扩展。农业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农业多功能发展,数字技术在农业产业中的应用为农业多功能发展提供了契机。数字技术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完善全网共享、城乡一体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在农业产业全过程中数字技术深层次嵌透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农业生产功能、示范功能、生态功能等,实现农业多功能、高质量发展。三是强化农业产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培育多种农业新业态。数字技术在农业产业中的深度应用有利于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催生出多种农业新业态。因此,要利用数字技术推动畜牧业、渔业、种植业的数字化改造,进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调整升级。同时,通过数字技术强化农业数据应用和处理能力,建立农业大数据存储分析系统,培育“产加销服”“科工贸金”“农旅文教”融合发展新业态,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和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
在生产体系方面,提升数字生产技术创新能力与成果转化。对于生产体系来讲,解决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发展动力问题是关键,要加强数字技术标准引导,增加对农业数字技术研发的投入资金,推动数字技术成果有效转化,构建高质量农业生产体系,提升数字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效率保障和动力支撑。一是加强数字技术标准引导,持续深入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要不断从发展环境、生产数字化、服务数字化等方面完善数字农业发展水平的指标评价体系,在农产品质量、网络安全、农产品流通等方面健全数字乡村规范标准,促进农业装备升级、农业管理、农机作业服务等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二是加大农业数字技术研发投入,提升农业新型技术研发能力,发挥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政府要提高财政对农业数字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注重关键共性技术、前沿战略性技术、集成技术研发,着力打造系统集成、数字技术攻关、农业科研装备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三是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发挥新型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各环节中的溢出效应。加快推进关键技术突破和推广使用,重点突破专业卫星遥感技术、农业无人机技术、生产环境等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技术,为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以及管理服务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和支撑。
在经营体系方面,强化农业资源数字化配置与数字服务能力。建构现代化的农业经营体系对于农业经营效率提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发挥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强化对资源的持续投入和整合力度,强化对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提升数字服务的质量和能力,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中进一步发挥数字技术赋能效应打下基础。一是加强资源整合和持续投入力度。推进贯彻农业全产业链的精准化数字服务研究,拓展数字服务市场,提高数字资源整合力度,减少数字资源的不对称性;拓宽数字技术多元投资和融资渠道,大力支持农村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借助数字技术创新金融服务,为数字技术相关产业提供灵活的资金支持。二是着力提高数字农业服务的质量和能力。建立线上问诊、在线指导和数字服务售后反馈的远程数字技术服务体系,为农户经营提供便捷、及时、准确的数字服务;增强数字系统和专业软件集成服务,通过完善农业数字软硬件端口、数据共享标准来满足农户对数字信息的需求,为农户经营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农业数字服务。三是提高农业经营主体数字技能和素养,打造专业化数字农业人才队伍。要提高公共数字资源开放程度,强化农业经营主体的数字技能培训,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数字人才培养体系,发展联合培养与实习基地等多样化的数字人才培养形式,建立健全数字农业人才评价和激励政策,为农业现代化经营提供充足的数字人才供给,助力农业经营现代化。
作者:郑佳群,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