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厦门国际银行正协同港澳附属机构——澳门国际银行、集友银行推进金融科技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提出了“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化”的“专精特新”式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助力“科技”与“金融”的双向奔赴,奋力书写科技金融大文章。截至2024年6月末,厦门国际银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268.11亿元,较年初新增28.98亿元,增幅达12.12%,有力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创新和科技型企业。
产业“专”业化,为新质生产力赋能
面对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变革,产业专业化是厦门国际银行赋能新质生产力,助力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我们立足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坚定地将产业专业化作为银行战略发展方向。”厦门国际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道。该行聚焦产业专业化策略研究,以国家及分行所在地的现代化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为基础,通过进一步细分重点支持赛道,制定围绕龙头企业、重点企业和基础客户的“KEB”客户分层策略。今年以来,为更好地助力产业结构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厦门国际银行启动“产业专业化2.0”策略升级工作。该行选取11个一级产业大类、33个细分产业赛道作为目标客群,重点产业包括新能源、数字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代表产业,以及先进制造业、专精特新等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重点领域。目前,产业专业化已经成为厦门国际银行高质量发展和信贷转型的重要动力源泉。截至2024年6月末,该行产业专业化贷款较年初净增144亿元,产业专业化新客户投放金额占全部新客户投放金额的比例达32%。
“精”准滴灌 为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
相较于传统企业,科技型企业更需要精准滴灌。“增信基金贷款”“快e融”“科创贷”“技改升级贷”“专精特新贷”……针对多元化的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厦门国际银行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覆盖“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自2020年以来,厦门国际银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连续三年增速在25%以上。
为进一步服务科技金融,厦门国际银行于2023年底发行福建省内首笔科创主题普通金融债,募集资金优先用于投向科技创新类企业的贷款项目,以强化对科技金融的信贷支持。同时,今年初厦门国际银行取得银行间交易商协会非金融企业机构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商资格,将有助于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将金融活水引至实体经济,进一步拓宽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为科技型企业疏通堵点卡点。
强化“特”色,深度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大局
科技创新企业已逐渐成为我国中资企业出海的主力军。作为我国国际化业务占比最高的中小银行,厦门国际银行充分发挥华侨金融特色,坚持“国际化”战略定位,依托于内地及港澳的机构的跨境联动优势,尤其是附属机构集友银行拥有香港地区1、4、6、9号全牌照的资源优势,形成了具有国际化特色的“商行+投行”产品体系,积极服务“走出去”“引进来”境内外客群的差异化、多元化需求。
同时,厦门国际银行结合华侨金融战略,创新打造华侨金融数智服务平台-“跨境e站通”,涵盖“汇e通”“金e通”“融e通”“跨e通”四大产品矩阵,开辟全新的“国际业务专属频道”,支持企业在线办理各类跨境业务,构建本外币跨境结算以及跨境资金双向流动生态场景。截至2024年6月末该平台累计业务发生额已突破500亿元,为超过1000家企业客户提供综合服务支持,助力企业节省各项成本超过5000万元。
科技创“新”,完善“场景+两链”金融服务体系
随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整合与变革,供应链金融正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引领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厦门国际银行坚持“智慧革新、数字引领”的金融科技发展理念,强化数字金融赋能,围绕“场景+两链”逐步完善服务科技型企业的供应链金融及场景金融体系。目前,“两链两客”(供应链、产业链,链主客户、链上客户)业务已成为今年以来净增的第一大动力。
此外,在场景金融方面,厦门国际银行运用税务、工商、发票、招投标、海关等大数据,加强与各类政府数据平台、互联网平台、大数据公司、核心企业合作,打造并丰富融资场景;同时基于科技型企业特点推出专属产品,初步形成了覆盖“产、供、销”各个环节的场景金融产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