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创新重点群体就业模式 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首页> 专题频道> 数字乡村知本论 > 正文

创新重点群体就业模式 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来源:光明网2024-08-28 14:1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扶持体系,为新时代“稳就业、保就业、促就业”工作确立了根本指导原则。就业是民生的基石,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源泉,稳定的就业能保障劳动者拥有持续的收入,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提升生活水平,实现安居乐业,契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这些重点群体蕴藏着巨大潜能与活力,是推动乡村发展的核心力量。通过创新就业模式,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不仅能有效破解就业难题,更能为乡村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提供不竭动力,助力乡村振兴宏伟蓝图的实现,奏响乡村繁荣发展的时代强音。

  重点群体就业,特指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残疾人等特定社会群体,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与服务支持,促进这些群体实现稳定、高质量的就业。它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针对性强,重点群体就业政策和服务都是围绕特定群体的就业需求和特点进行设计和实施的;二是政策扶持力度大,为了促进重点群体的就业,政府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如税收减免、培训补贴等;三是服务多元化,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不仅提供基本的就业指导,还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扶持、心理疏导等多方面的服务;四是注重长期效应,不仅关注短期内的就业率提升,更注重帮助重点群体实现稳定、长期的就业,从而真正提升其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因此,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以其鲜明的特点,成为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的重要环节。

  创新重点群体就业模式对于乡村振兴的意义重大。这一创新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机会和岗位,有效吸引了人才和资源流向乡村,促进了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乡村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创新就业模式,可以为乡村地区开辟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和岗位机会,这一举措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各类人才与丰富资源纷纷流向乡村,为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这不仅能够激发乡村内部的经济活力,提升乡村的自我发展能力,还有助于构建更加多元化、现代化的乡村经济结构,从而全面提升乡村的整体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更为深远的是,创新就业模式将成为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它不仅关注经济的增长,更注重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乡村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动乡村产业升级。随着重点群体就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与优化,与之紧密相关的产业领域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与完善。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一系列崭新的就业机会正逐步涌现,它们如同一股清新的风,为乡村产业的升级与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这些新兴就业机会不仅促进了乡村经济结构的优化与调整,还引领着乡村经济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稳步前行。在这一过程中,乡村的传统产业得以焕发新生,新兴产业则如同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共同绘制出一幅乡村经济繁荣发展的新画卷。因此,持续推动重点群体就业模式的创新,对于促进乡村产业的全面升级与转型,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提升乡村人才素质。创新就业模式的实施往往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坚实支撑。为此,积极引进并着力培养更多适应乡村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了提升乡村整体人力资源水平的关键所在。这一举措不仅为乡村的长期发展构筑了坚实的人才基石,更为乡村经济的持续繁荣注入了不竭的动力。与此同时,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也极大地促进了乡村居民整体素质与技能水平的提升,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拥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与创业精神。这样一来,乡村居民不仅能够在本地找到更多优质的就业机会,更能够在创业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增强乡村活力。创新就业模式的推行,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为乡村注入了无限的活力与创造力。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及有志于乡村发展的各界人士积极投身于乡村建设的宏伟事业中,他们不仅带来了蓬勃的朝气与新颖的思维,更将先进的技术与科学的管理模式引入乡村,为乡村的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动能。这些新鲜血液的融入,有效激活了乡村深藏的发展潜力,使得乡村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文化传承等多个维度上焕发出勃勃生机。正是这股不可阻挡的创新力量,推动着乡村走向全面进步与繁荣,让乡村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与希望。因此,创新就业模式不仅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催化剂,更是乡村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推手,其深远意义不可小觑。

  缩小城乡差距。通过积极促进重点群体的就业与创业活动,可有效地激发乡村经济的内在活力,为其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这一举措不仅能够带动乡村经济的整体提升,更在逐步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乡村经济的稳步增长,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也将得到显著提升,这将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和谐。更为重要的是,重点群体的就业与创业成功,将成为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为更多乡村居民树立榜样,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和发展中来。如此良性循环之下,乡村将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逐步迈向繁荣与富强的美好未来。

  创新大学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模式,不仅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更是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的关键路径。通过这一创新模式,可有效激活乡村的人力资源,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带动乡村社会文化的繁荣与生态环境改善,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

  因地制宜发展新型产业。根据当地独特的资源和环境条件,精心策划并发展适合本土的特色产业,这涵盖了多样化的领域,如高效农业、生态旅游、传统手工业等。这样的产业选择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地方优势,还可以极大地丰富农民收入来源,为他们开辟更多增收渠道。更重要的是,这些特色产业如同一股强劲的动力,持续推动乡村经济的蓬勃发展,确保乡村经济的活力和韧性。在此过程中,必须特别关注那些重点就业群体的需求,他们可能是当地的青年、妇女、大学毕业生或是返乡农民工。通过深入了解他们的技能和兴趣,可为他们量身定制更多的就业机会,确保他们能够在家乡找到稳定且有前景的工作。这样的策略不仅有助于缓解乡村的就业压力,还能进一步激发乡村社会的内在活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鼓励大学毕业生、农民等重点群体发挥创新思维,将农业生产与旅游、餐饮、住宿等服务业有机结合起来,打破传统界限,形成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格局。这种跨界融合不仅为这些重点群体开辟了广阔的就业空间,提供了多样化的职业选择,还极大地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使其从单一的生产环节延伸到加工、销售乃至体验等多个层面。同时,通过服务业的融入,乡村的整体经济活力得到显著增强,吸引了更多外部投资和消费,进一步推动了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更重要的是,这种融合发展模式增强了乡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使其在更广阔的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针对大学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就业群体,要精心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课程,旨在全面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增强就业竞争力。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既涵盖了最新的行业知识,也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确保学员能够学以致用。与此同时,要构建一套完善、高效的就业指导体系,通过这一体系,及时为这些重点群体提供最新的就业市场信息,帮助他们准确把握行业动态和就业趋势。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每位学员的实际情况和职业规划,为他们量身定制合适的就业岗位推荐,助力他们顺利实现就业,开启职业生涯的新篇章。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有助于缓解乡村和城市的就业压力,更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创新重点群体就业模式。鼓励大学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勇于自主创业,为此,要提供一系列全面的创业扶持政策和专业指导,旨在帮助他们顺利建立自己的小型企业或个人工作室,实现自我发展和价值创造。这些扶持政策不仅涵盖了资金、税收等方面的优惠,还包括了创业培训、市场开拓等多方面的支持。同时,要紧跟时代潮流,积极探索共享经济、互联网+等新兴就业模式,并鼓励这些重点群体参与其中。通过这些新兴模式,他们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工作方式,拓宽收入来源,实现多元化就业。通过这些举措的推进,不仅能够有效促进重点群体的就业和创业,还能为乡村和城市经济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更加全面、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完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要优化村庄的整体布局和公共服务的配置,确保农民能够便捷地享受到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这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多个方面,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城市相媲美的服务。通过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旨在显著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的便利和舒适。这种改善不仅关乎物质层面的提升,更在于精神文化的丰富和满足。当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得到提高时,乡村社会的整体氛围将更加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更加融洽。这样的乡村社会将更有凝聚力,更有活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因此,优化村庄布局和公共服务配置,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推动乡村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强化科技对“三农”的支持。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旨在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显著提高生产效率。这包括引入智能农业管理系统、精准农业技术等,使农业生产过程更加高效、精准。与此同时,要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鼓励农民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不仅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技术培训,还通过实地示范、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切实提升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这种技能的提升不仅有助于农民个人收入的增加,更将推动整个乡村的产业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通过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乡村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农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这一系列的举措将共同推动乡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开启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创新重点群体就业模式,是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的关键一环。通过这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我们不仅为大学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就业空间,也为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这些创新模式的不断深化与推广,乡村将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逐步迈向繁荣与富强的美好未来。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农民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因此,要继续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断探索适合乡村发展的新路径,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全面目标贡献力量。

  (作者:王媛,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硕士研究生;郭玉辉,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社会救助)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网络中国节短视频征集活动启动

  • 重庆巴南:非遗展演迎新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2024-11-13 15:28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2024-10-27 17:18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2024-10-25 18:49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2024-10-25 18:4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