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他乡的童年》第二季:这趟跨国界、跨文化的旅行,早已跳出单纯的教育命题
首页> 文娱频道> 明说文娱> 文娱现场 > 正文

《他乡的童年》第二季:这趟跨国界、跨文化的旅行,早已跳出单纯的教育命题

来源:纪录片网2024-09-05 13:45

  “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教育是否有好坏之分?”“世界上是否存在完美的教育?”在由优酷独播的全球教育探访类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中,或许可以找寻到一份具有说服力的答案。

  五年前,《他乡的童年》第一季将教育的“另一面”呈现在大众面前,引发了人们对于教育、成长、生命的深入反思;五年后,节目再次踏上跨越文化的教育之旅,在充满思辨的氛围中探索不同教育理念的融合与碰撞。

  随着“泰国篇”的播出,《他乡的童年》第二季已于近日收官。节目借由一系列的观察和探访,让人们窥见教育与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引导大众思考并探寻教育的多种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他乡的童年》第二季带给受众的思考早已远远超过教育这一范畴。它以教育为切口,展现出不同国家的文化气质和文化自信,甚至是宏大的“史观”,让更为广泛的受众群体也能从中获得启发。

  用真实的笔触,记录“他乡的童年”

  教育,是一个国家对公民的定义,是一种文化对人的理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当下,我们的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带着这个问题,纪录片《他乡的童年》第二季再度出发,在异国他乡的校园、课堂、家庭中寻找答案。

《他乡的童年》第二季:这趟跨国界、跨文化的旅行,早已跳出单纯的教育命题

  作为节目发起人,周轶君以纪录片导演和两位孩子母亲的身份,依次游历新加坡、德国、法国、新西兰、泰国这五个国家,与不同文化背景的老师、学生和家长等切身交流,用真实的笔触记录下各具特色的“他乡的童年”。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侧写着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人文历史、价值观念。延续第一季的核心逻辑,《他乡的童年》第二季以包容的镜头对焦不同的童年故事,勾画出充满差异化的“全球教育图鉴”。

  新加坡大多数的家庭和学校都存在“东亚式教育”的影子,这是因为当地自然资源十分匮乏,政府只能将投资的重点偏向于对人才的培养。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新加坡培养出一大批服务于全球资本的高端人才,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颇多动能。

  以理性、严谨著称的德国,是全球唯一将职业教育设为独立学科的国家,初衷是帮助孩子们认识工匠精神的内核。在德国,小学阶段就开设性教育课程,孩子们从小就开始接触音乐,实地感受战争的创伤,在博物馆思考个人权利等问题。

  追求自由与浪漫的法国,支持孩子与成人之间的平等,教导孩子们为自己的生命做主,使他们有足够的空间去犯错、探索和修正。法国的国民教育最大特色在于,将哲学作为思考和分析的工具教授于人,培养孩子们独立判断的能力,以及帮助他们思考“爱”与“责任”的意义。

《他乡的童年》第二季:这趟跨国界、跨文化的旅行,早已跳出单纯的教育命题

  新西兰的早期教育被联合国评为世界第三,其核心内容是“自由玩耍”,帮助孩子们发掘一生的兴趣。新西兰坚信户外是孩子们最好的课堂,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大自然中尽情领略风土人情,在实践中建立起“危险”和“生存”意识。也恰是在这种近乎“撒野”的教育理念的支撑下,孩子们相处得十分融洽,几乎没有霸凌事件的发生。

  参考国际化教学模式的泰国,是近些年新晋的留学“网红地”。泰国当地的老师们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赋予孩子们获得快乐的能力。而在这种美好的愿景背后,大多数移民家庭都已开启“内卷式教育”,为了孩子的大好前途而负重前行。

  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教育样本,《他乡的童年》第二季将“中式教育”以外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理念详细铺陈,在走访、观察、理解中开启一段意义非凡的旅程。在这段旅程中,观众不仅能够更多元的教育方式、成长方式,更能在一次次交流中获得直指人心的叩问与启示。

《他乡的童年》第二季:这趟跨国界、跨文化的旅行,早已跳出单纯的教育命题

  在真实笔触的还原下,作品将纪实影像的魅力无限放大,它以不加任何干预的表达手法将不同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全部摊开,对大众关切的教育命题给出多种解法。严肃的、活泼的、紧张的、松弛的,这些各具特色的教育样本被节目全盘吸纳,再以直观的表达方式一一输送给受众,为观众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育之旅。

  以审视的角度,探寻教育的意义

  从新西兰的竞争力到德国的包容性,从法国的人文教育到新西兰的自然课堂再到泰国的多元文化……《他乡的童年》第二季在不回避、不干预的拍摄手法下,生动解码不同国家的教育理念,让观众在教育的多样性中缓解育儿焦虑,为孩子寻找教育的多种可能。

  五个国家、五种模式,很难简单粗暴地将它们的优劣进行划分。正如《他乡的童年》导演周轶君所言,教育不是简单的优劣之争,而是一个国家对公民的定义,一种文化对人的理解。这场跨国旅程,本质上是一次对多元文化与发展模式的深度探索。

  在真实记录的同时,《他乡的童年》第二季也以审视的角度深度解码这些案例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在融合与碰撞中回应“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教育是否有好坏之分?”“世界上是否存在完美的教育?”等议题。

《他乡的童年》第二季:这趟跨国界、跨文化的旅行,早已跳出单纯的教育命题

  周轶君在对这些议题进行回应时表示,世界上没有最完美的教育。“所谓教育是一种文化对人的理解,是指文化当中我们如何定义人。是自由、平等和博爱?还是在既定的社会规则中超越其他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很难讲是否有绝对的好坏。”

  新加坡的儿童从小就将“怕输”刻入基因,这种高压教育让他们从来不肯松懈,养成了异于常人的自制能力;德国的孩子们被允许“尝试”和“犯错”,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掌握了大量的生活常识,能够自如地融入到社会之中;法国为每一个学生营造出足够尊重、足够平等的成长环境,这让他们有足够的勇气和能力为自己的人生“掌舵”;新西兰打造出“自然课堂”,让孩子们在与大自然的无限亲近中自由成长,享受学习的乐趣;泰国的内卷式教育让每一位学生和家长从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乡的童年》第二季:这趟跨国界、跨文化的旅行,早已跳出单纯的教育命题

  激励、热爱、聆听、尊重、鼓舞……节目细致入微地将每一个案例中的可取之处进行筛选和提炼,引导观众从这些有益的实践中获取一份“育儿指南”。但这并不意味着该片倡导观众照搬某一种教育模式进行“复刻”,而是呼吁广大家长们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锻炼他们的生存能力,给予他们自主选择的权限。

  平实的记录和质朴的呈现之外,《他乡的童年》第二季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将“剖析”和“引导”的思维贯穿于整个制作环节。尽管并未直接建议大众套用已被实践的“参考答案”,但节目在深度解析某一具体教育模式的同时,以辩证的思维帮助受众做好利与弊的权衡。这种创作方式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建立在平等的前提下,是理解,也是尊重。(作者:杨乘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中国视协融媒体研究委员会常务副会长)

 

[ 责编:董腾飞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