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乡村都有其独特的风味,每个村庄都拥有自己的个性。乡村旅游让格子间的城市白领有了奔赴“诗和远方”的机会,也让烟火人间成了更多人的小确幸,还承担着展现乡村特色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任。“回归乡村”的热潮日渐升温,如今已成为周末时尚,并且火爆态势越来越猛。为什么乡村旅游如此受欢迎?答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此情此景,古今皆然。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田园生活,悠然自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间乐,不思蜀,乡村旅游,正是人们心之所向,梦之所往。
没错,看惯了熙熙攘攘的人群,看惯了川流不息的高架,绿油油的麦田和香喷喷的农家炒土鸡便变成了“宝贝”。尤其是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各地乡村都在为如何实现产业兴旺、如何推动产业振兴、如何带动村民致富等多样化的问题而发愁。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无疑将为经济的持续繁荣带来新的活力。乡村凭借其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资源,大力开拓“文化+生态+农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模式,不断挖掘乡村旅游的新亮点,着力描绘出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梦想在心,旅途在足,现代人的生活因轻松、惬意和快乐而充满向往。乡村旅游以其山清水秀、林间漫步、乡愁记忆的独特魅力,成为人们寻求自然和谐、心灵放松的热门去处。积极敏锐地捕捉到乡村旅游的机遇,挖掘民俗、生态、宗教、农耕等多样化的文化资源,能切实推动乡村经济的活力,并且助推农业、餐饮、住宿、交通等产业的联动发展。如果可以,延伸民俗体验、生态探险、红色之旅、工业观光等特色线路,还能吸引到更多的游客,实现增收。
“千万工程”的带动下,乡村文旅的发展势头更猛,“摩拳擦掌大干一番”的热闹场面随处课可见。“我们村的特色小镇建好了,以前破破烂烂的,旅游业这股风,真是吹得人心暖洋洋的!”“是啊,我那几个在外地的亲戚都回来探亲了,一回来就直呼惊艳,说咱们村成了网红打卡地,我都不好意思说这是我家乡呢!”“咱们这民宿生意红火得不得了,每天都是满客,收入比以前种地强多了。”“我家的农家乐也开了,游客们喜欢咱们这地道的农家菜和淳朴的民风,每天都能赚个盆满钵满的。”“咱们村的手工艺品也成了特色,那些绣花、编织的,都成了游客抢购的宝贝。”乡村文旅为经济增收开拓了更多的渠道,依托“农”这一核心,焕活了全域旅游的新板块,城市需求和现代消费在农村满足。从数据来看,全国乡村旅游人次从近8亿跃升到30亿,数据激增彰显了乡村旅游的独特魅力,体现了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硬核实力”。
从我们比较熟悉的农家乐说起,我们对农家乐最初的定义几乎等同于农家饭,三五好友在城郊吃一口农家铁锅炒出来的美味。而如今,农家乐却完全不同了。伴随着群众需求的多样化,农家乐也“变身”成了“多面体”。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乡村催生了众多“依山傍水”的农家乐和渔家乐,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农家乐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餐饮服务,而是演变成了多元化的旅游体验,包括农家园林、观光果园、景区旅舍、花园客栈、养殖科普和农事体验等多种类型。
曾经单一的观光旅游模式正在向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模式转变,关于旅游的多层次需求在乡村得到了生动活泼的体现。
隐藏于自然怀抱的遂昌县茶树坪村,有着优越的生态环境,该村也开辟出了独具匠心的农家乐致富路,成为了遂昌县“农业与旅游融合体验游”的先锋站点。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是茶树坪村的第一张名片,高海拔地带的超高森林覆盖率形成了天然的氧吧。村民巧妙地利用这些自然条件,大力推广农家乐业务,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在这里,游客不仅能享受到舒适的住宿和正宗的农家美食,还能通过参与农事活动,体验到农耕文化的魅力。茶树坪村采用了“四统一”的经营策略,即统一宣传、统一接待、统一服务标准和统一结算。这一模式有效地实现了农家乐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从而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并增加了他们的回头率。通过集中宣传,茶树坪村的知名度得到了显著提升;统一接待流程使得游客接待工作更加井然有序;统一的服务标准确保了农家乐的服务质量;而统一的结算机制则为农户带来了更加稳定的收入。试问:茶树坪村的村民如今还会为生计发愁吗?这不正是乡村文旅给经济振兴带来的强大内驱力吗?
邵阳地区的梅花鹿,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铺就了致富路。黄金瑶族乡的桃林、圳水村等地,这些坐落在高海拔山区林场草甸的区域,梅花鹿养殖产业正逐步兴盛,它已成为促进村集体经济增长和村民财富增加的一项特色发展策略。二联、三合、圳水合建梅花鹿集体经济——联兴养殖场,打造了以梅花鹿为主的规模养殖产业示范基地,引进梅花鹿30余头,形成了集“特色农业、旅游观光、体验活动”于一体的综合生态产业。联创联建,实现了规模化养殖,切实富足了当地百姓的口袋,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乡村的松弛感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让城市白领纷纷慕名而来,寻求片刻的宁静与放松。他们在这里,可以放下繁忙的工作,远离城市的喧嚣,漫步在阡陌之间,感受着土地的肥沃和自然的恩赐。在旅游产业之下的村民,又是怎样的状态呢?依然囿于传统农耕吗?当然不是!村民们的生活也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变身”:有的村民担任了民宿主理人,有的村民担任了民宿主理人,热情好客地迎接每一位游客,用他们的故事和手艺,为客人带来独特的乡村体验。他们不再只是简单的农民,而是变成了乡村旅游的推广者和服务者。有的村民则转型成了农家乐的厨师,用自家种植的蔬菜和养殖的家禽,烹饪出地道的农家菜,让游客大快朵颐。还有的村民加入了乡村旅游的合作社,通过集体经营,共同提升服务质量,增加收入。乡村旅游的兴起,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他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农业生产,而是开始学习新的技能,比如摄影、导游、手工艺品制作等,为自己的事业增添更多可能性。
乡村旅游带动的,还有乡村产业的兴盛。曾经靠天吃饭的农村,如今也成了个性化的产业园区。比如,背靠本村特色旅游元素而延神拓展建起的文创产品加工厂,将传统的手工艺品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生产出既具有地方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旅游纪念品,产品不仅吸引了游客的购买,也成为了村民增收的新途径。山西临汾襄汾县的丁村民俗博物馆景区内,村民们手工制作“丁村土布”备受欢迎。在丁村,游客可以目睹技艺精湛的手艺人展示丁村土布的织造过程,其中以“狗妮土布”最为著名。当地大力发展“土布”织造特色产业,从产品设计、市场推广、农户培训到订单生产,实现“企业+工坊+农户”的产业链模式,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振兴乡村经济的实践中,语言交流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跨文化沟通,有助于提升乡村旅游的国际吸引力,还能促进当地居民与游客之间的沟通,让乡村文化得到传播,从而推动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让乡村旅游可以在语言的加持下呈现更具吸引力的状态,吸引来自更多地方的游客前来“打卡”,赋能乡村经济实现更活跃的发展。跨文化沟通已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必然要求,符合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向,能更好地推动乡村旅游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积极担当起培养人才的重任,尤其是依托英语课程培养高素质的跨文化沟通人才,使其能服务于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专业化的课程训练,能够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旅游趋势,为乡村文旅产品的国际推广打下基础。而且,学生在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等专业知识的帮助下,既能成长为又懂业务又具备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对于乡村旅游产业来说,利用英语进行品牌宣传,能够帮助乡村文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树立品牌形象,吸引到更多的外国游客。掌握英语的乡村文旅从业者还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提升乡村文旅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专业的跨文化沟通人才,能够帮助乡村文旅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增加收入,有力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作者信息:孙静,王飞,贺洁为;作者单位:邵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