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非遗看中国——塑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形象的“明信片”
首页> Guangming Online> Special> 全球文明倡议与文明交流互鉴征文活动> 成果展示 > 正文

非遗看中国——塑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形象的“明信片”

来源:光明网2024-09-09 17:27

  在世界原生文明中,中华文明创造了延绵五千多年从未中断的辉煌奇迹,虽历经劫难,却仍历久弥新,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这源于“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历史上,中华文明通过一系列的交流与互鉴,不仅推动自身的繁荣发展,还传递出独有的“智慧之光”,为人类文明事业做出不朽功绩。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向西打开了中国与外部世界交流的大门;玄奘西行取经,深化中印文化交融,推动印度佛教经典在中国的传播;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先进唐朝文化,对日本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郑和七下西洋,推动中西贸易和文化繁荣,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开放与包容。古丝绸之路作为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不仅见证了中国儒道思想的西传,也见证了佛教等异域宗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双向互动既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也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共同进步。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益而丰厚的历史滋养。

  近20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在海外交流和文明互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非遗不仅是各国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凝结和传递着本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与情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民族智慧,同时也是世界文明交融的产物,展现出不同文明交相辉映、美美与共,成为推动全球文明对话,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我国宝贵的非遗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推动非遗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弘扬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塑造非遗成为中国形象的“明信片”,展示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

  塑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形象的“明信片”要以提高非遗传播声量为前提。自2004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中国积极拓展非遗传播渠道、创新非遗品牌、更新表达方式,使非遗在海外交流和文明互鉴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见证者与讲述者。据2022年6月文旅产业指数实验室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非遗相关内容在海外短视频平台的播放总量已逾308亿,春节、中医针灸、京剧等非遗项目备受关注,充分展示了非遗在海外的广泛影响力。此外,书法、绘画、茶艺等中华文化精粹在全球春节“雅集”中展露风采;剪纸、糖人、面塑、年画以及中国传统小吃则直观展示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彩,让海外民众深刻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非凡魅力。不仅如此,我们还能在米兰设计周欣赏到非遗香云纱,在巴黎米其林餐厅品尝到地道的茉莉花茶,在雅典博物馆看到余杭纸伞……这些生动的例证表明,中国非遗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世界文明的百花园中绽放光彩。非遗走出国门,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也塑造了一个更有吸引力的中国形象,不仅促进不同文明背景的人们彼此欣赏,更构筑了中外文明相互交流、和谐共生的文化图景。

  塑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形象的“明信片”要以提升融合创新能力为核心。非遗的魅力源自历史悠久,非遗的活力在于传承创新。在非遗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国有效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时尚、多样的非遗产品正在走进海外千家万户。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由中法合作的“新山海经”项目呈现了包括法国刺绣、吹制玻璃,中国银花丝、剪纸等在内的多件跨越国界的非遗创新品,成为非遗融合的生动例证。此外,在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过程中,5G、VR、AR等数字科技普及与广泛应用,推动非遗从静态结合发展到活化利用。由韩国国际文化交流振兴院特派员韩畯旭和中国纤维艺术家刁娟共同打造的蜀绣展览《赤色晚秋》用蜀绣呈现朱竹,在全息投影技术的光影效果下,红色、绿色的蜀绣竹子生动醒目,搭配阵阵音乐,营造出一派竹林悠悠的意境。此外,在数字技术支持下,中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广东醒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赵伟斌与动漫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了VR、AR醒狮小程序,人们通过戴上醒狮VR头套,就能沉浸式体验舞狮;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以太极拳+数字技术,就能一键生成太极拳AI形象,一站式了解太极拳知识,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提供新语境。同样地,从舌尖上中国到唐宫夜宴,非遗文化融入经济市场,创造了经济价值;从非遗国潮“出海”到汉服热,非遗文化主动拥抱中外年轻人,提高了非遗文化的曝光度,扩大了非遗文化影响力。提升非遗融合创新能力,不仅赋予非遗更多元、时尚的表达方式,还使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非遗,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在世界范围内焕发出勃勃生机。

  塑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形象的“明信片”要以促进民心相知相通为旨归。“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中国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中主动承担中外文化交流的使命与责任,用“和美”连接心灵、用艺术对话世界,丰富多样的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在中外共同努力下已成“现象级”。景德镇通过建构全球性的中华陶瓷文化形象与景德镇城市品牌,近年来吸引了5000多名“洋景漂”前来学习陶瓷文化,陶瓷成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和载体,更是积淀为联通中外的文化符号。来自法国的裴迪恩首次看到留青竹刻作品时,便为其所展现的技艺与韵味所深深吸引,并决定拜留青竹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白坚仁为师,潜心学习竹刻,他表示:“艺术没有国界,通过竹刻能更好地了解中国这个东方大国的魅力。”中国非遗搭建起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京剧、剪纸等非遗亮相孔子学院课堂;黎巴嫩小伙子当上“京剧练习生”,法国姑娘成为宣传中国茶文化的志愿者,哥伦比亚摄影师在线宣传粤剧文化……此外,基于闽南人创造的民间仪式“送王船”成为中国与马来西亚共同申遗成功的人类非遗项目,还有与蒙古国联合申报“蒙古族长调民歌”,都生动地体现出不同文明间的互尊互敬、相通相融、共生共进、互学互鉴,成为不同文明在21世纪传播与交融的生动例证。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千年前,张骞的凿空之旅,打通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之路,百年前,哥伦布的冒险远行,开启了全球大航海时代。如今,非遗为媒,中外文明相互交流、和谐共生的文化图景正徐徐展开。中国非遗一次次“扬帆出海”是中国与世界对话的见证。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明互鉴思维,以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与时俱进的时代品格,正成为全球文化交往、时代国际传播的新兴理念,为倡导不同文明相通相融、共生共进、互学互鉴提供重要方案,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未来,我们应继续深入挖掘和活化非遗资源,塑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形象的“明信片”,使之在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凝聚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上作出更多世界性贡献。

  (作者张少峰、谷亚晴,系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研究基地研究员)

[ 责编:张安迪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