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为民族艺术传承发展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障,通过传承与发展民族艺术可以更好地维系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的灵魂与根脉。纵观我国民族艺术文化领域发展现状,各类民族艺术形式均在陆续受到关注和保护,民族艺术传承发展与乡村振兴之间已然建立起了相辅相成的关系,民族艺术的功能和价值在其中更是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体现。
近些年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与之相适配的政治、文化、生态等一系列领域都在寻求新的突破与改变。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我们必须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在当前乡村振兴全力建设背景之下,民族艺术受到了更为广泛的认知与关注。民族艺术是乡村文化振兴任务中的核心内容,也是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艺术,在保留民族艺术精髓的基础上寻求创新性发展是目前民族艺术领域的头等要事。上到国家政府,下到社会基层均对民族艺术传承与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支持。
深入到民族艺术领域去研究和了解,会发现很多民族艺术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都有被烙印上传统中华文明的印记,特别是农耕文明,这与中国千百年来农耕生产方式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性。在很多民族艺术形式中会感受到农耕文明印记的存在,或动作、或表象、或形式、或理念等等。但要想在如今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新时代环境中寻求传承与发展,那么民族艺术就必须要积极主动去汲取当前时代里的新资源,从而获得到新养分,从千万生活主体的创造中去追求活态发展,以主动应对外界变化,在寻求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守护好民族艺术的根脉,这会是民族艺术传承与发展中始终会面临的一个永恒性挑战。
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背景下,民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更是推动乡村文化繁荣、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路径。
构建新型民族艺术传承与发展观念,维护民族艺术的与时俱进性。从乡村振兴角度来分析,民族艺术属于乡村文化振兴的核心内容,即乡村发展软实力的范畴。但软实力要想得以发展还需要建立在足够强的硬实力基础之上,因此,从这一方面来思考,民族艺术又具备双重属性,在推动民族艺术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抓好重点民族艺术项目,只有抓住了民族艺术项目,才算抓住了乡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所以,相关主体必须要构建起新型民族艺术传承与发展观念,维护民族艺术的与时俱进性,在破与立当中去提升民族艺术发展思维的层次,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去重新确立民族艺术产业发展观念,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规律以及政策为导向,继续深挖与全力激发民族艺术资源,尝试推动民族艺术的产业化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成为产业优势,进而实现民族艺术发展与文化领域消费的互推互动。
深入挖掘民族艺术发生过程,为促进民族艺术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支持。乡村是诸多民族艺术的起源地,也是民族艺术发展历程的见证。要想推动民族艺术的高质量传承与发展,就必须要深入挖掘民族艺术的发生过程,尝试还原民族艺术的原生场景,以便更精准全面地掌控和了解民族艺术的特质与特性,同时深化认知各类民族艺术的文化内涵以及历史底蕴,如此还可在一定程度上为民族艺术的创新创作提供资源和灵感。众所周知,任何一类民族艺术都会历经长时间的演变,而且在演变过程中,各类民族艺术还会在潜移默化中相互影响和借鉴,进而慢慢锻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举例说明,国粹京剧这一艺术形式,其无论是在表演形式、唱腔还是在剧本结构等方面都融合了诸多地方戏曲元素,也正是因为在发展过程中的融合才最终成为今天大众所熟知的京剧艺术。在调查和了解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艺术形式都来源于古代庆典或者日常生活场景当中,以陕北民歌代表信天游为例,这一民歌便极具民族特色,其内容反映的多是当地人民的真实生活情景以及人民当时的情绪情感。此外,信天游的旋律地域特色也很浓厚,这些都与陕北地区独有的地理、历史以及文化、民俗等要素有着紧密关联性。以此为导向,在传承和发展民族艺术的过程中,建议相关主体要坚持深入挖掘民族艺术发生过程,为促进民族艺术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支持。
调动群众积极性,鼓励和支持全民参与,营造全民参与氛围。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必须要建立在全民文化自信的基础之上,即只有人民对民族艺术抱有足够的坚定与自信,民族艺术才能拥有稳固的发展基石。所以,在推动民族艺术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想办法去调动起广大群众的参与积极性,鼓励和引导全民参与其中,营造出浓厚的全民参与氛围。比如,可尝试将民族艺术传承与发展和艺术产业、消费市场、社区生活、学校教育等领域紧密关联到一起,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出民族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浓厚气氛,以开放包容的信念和姿态来实施民族艺术传承与发展措施,让社会各个行业中各色各样的人都能够民族艺术的存在,并且激发人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吸引更多人自主加入到民族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当中来,让民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拥有更加深沉的力量。
加强民族艺术教育创新力度,寻求民族艺术教育领域的突破发展。民族艺术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但其要想在当今这样一个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寻求发展和突破,就必须要做好兼容和吸收的准备。为实现更加长远的发展目标,就必须要高度重视起民族艺术教育创新工作,要持续加强对民族艺术教育的创新力度,积极寻求在民族艺术教育领域的突破性成果。民族艺术教育的创新需要教育者随时做好借鉴和吸收来自不同文明的卓越艺术成就的准备,要以开放的思维和心态去审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要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正视各个地区、民族、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所孕育出的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通过借助与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来推动民族艺术的发展与创新。在推动民族艺术教育创新的过程中,教育者需要拓宽视野,以包容和开放的态度积极学习其他文明创造的杰出艺术成就,吸收外来艺术的精髓,为民族艺术创新与发展积攒更多新资源和新方式。
搭建数字化传承平台,以技术创新支撑民族艺术产业振兴。数字时代为民族艺术传承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和路径,同时也为进一步增强民族艺术的影响力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因此,当前传承与发展民族艺术必须要高效利用好数字化平台,要借助数字化平台力量支持民族艺术发展。以苗绣这一民族艺术品为例,首先,通过数字平台来展示和传播苗绣文化,让苗绣文化打破原来实物传承局限,从原来线下实物、书籍、博物馆等形式转移到线上,实现苗绣文化的数字化、全渠道传播,以此来刺激苗绣文化的产业创新活力。其次,相关主体可创建苗绣文化数据库,通过线上线下两渠道来同步展示苗绣工艺,线上可通过线上博物馆、苗绣云课堂、VR技术模拟等来展示苗绣刺绣工艺,让更多的人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苗绣内容。还有,利用先进数字技术来赋能苗绣产业链条,在传统苗绣产业链条基础之上增设数字元素,以此来推动苗绣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比如,其可尝试运用三维设计、3D打印等数字技术,在保留苗绣传统纹样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开发苗绣优质丝线关键技术、苗绣数字化刺绣技法等技术,为苗绣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奠定基础。在推动苗绣创新型产品时,也可借助过3D打印、区块链技术发行兼具原创性与个性化的数字藏品,打造苗绣数字文创IP,实现苗绣文化的数字化转化,刷新大众对苗绣的传统认知。
加大我国民族艺术产业发展的投入。民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及资源支持与投入。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可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下一系列优惠导向,聚焦民族艺术领域,为民族艺术产业争取并建立起足够稳定有效的投入保障机制。比如,以划拨专项资金进行项目资助贷款贴息、奖励等形式确保地方财政对我国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发展的投入。再比如,借鉴民间资本在其他产业领域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降低民族艺术资本跨入门槛,不断拓宽融资渠道。还有,以科学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民族艺术传承与发展机制的改革创新,消除影响民族艺术文化产业发展的陈旧思想观念和体制弊端,不断完善优化地方民间艺术资源发展的决策,营造出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产业、出效益的发展氛围。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为民族艺术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相关主体必须要紧抓这一绝佳契机,制定民族艺术传承与发展新思路与新方案,要紧跟时代发展节奏和现实需求来逐步拓展民族艺术发展空间,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到民族艺术,在奠定更为广阔的群众基础的同时,为民族艺术传承与发展谋求新出路。
(桂宇杉,云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