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当下,数字化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尤其是在乡村地区,深入实施数字技术被视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和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关键策略。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农村全面迈向现代化的核心战略,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存在着内在联系。乡村振兴是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其核心在于农业领域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与提升。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引擎。因此,深入探讨如何利用新质生产力引导乡村借助科技力量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及如何解决乡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夯实乡村振兴的物质根基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需要农村社区将重点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上,并与传统工业相结合,健全产业数字化基础设施,提高产业发展效率。国家政府的资金投入是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国家在加大对交通、信息等乡村重要领域的投资力度方面做出了持续性的努力。根据现代数字农业发展的需求,对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建造数字基础设施提供了支持,并结合本地的具体条件,建立和健全乡村的主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等支柱产业设施。同时社会资本的参与响应对缓解政府财政投入不足、扩大投资渠道等方面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新质劳动客从体则打破了传统的物质领域的局限,不但具有了更强大的适应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还能够对乡村社会的传统资源进行有效地利用和改造,到达数字化领域时则破除了传统的乡村边界,利用数字化技术来开展劳动生产、生活,对应的劳动客体便从传统的物质存在中脱离出来,变成了一个虚拟客体,虚实并存,直接推动了乡村新兴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金融机构能够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必要的融资支持,也是振兴乡村的钥匙。采用政府主导、企业支持等多种形式的融资方式,在政府监管下,对农村数字基础设施进行多方面投入,以缓解农村数字化升级过程中的资金短缺问题。与智能乡村计划相结合,加速推进乡村物联网数据平台建设,以提升农村通信网络覆盖率为核心,拓展农村区域的移动物联网覆盖面,为推进乡村信息化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完善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多种协作机制,建立信息时代的监督体系。并以数字技术为手段,通过政策扶持、专项资金激励等措施,加强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监管与维修工作。
实现人才培养专业化,激活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首先,将农业科技教育融入乡村现行的基础教育系统中去,以提高学生的农业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从而在根源上培养一大批农业科技后备人才。其次,要想掌握和运用新技术,就必须有一群拥有传统农业技能的农民,政府要以乡村居民所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农业基本知识的传递,并通过开设技能实训班,使其理解并掌握现代化农业生产技能。同时设立技能培训激励机制,对在教学训练和评估中表现优异者给予物质奖励,从而激励广大农民参与技能培训,促进农民素质的提升与增收。一方面,针对广大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中老年农民,采取“干中学”“学中干”等方法,使其熟练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具体来说,可以利用农业推广等其他先进农业科技组织为基础,组织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班,把最新的农业科技运用经验传授给农民,让他们把自己的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够更好地掌握现代化的经营经验,提高当代农民的现代化经营能力。另一方面,当地政府与有关部门是农户有效提升数字化素质的核心力量,重视农户对数字化农业生产生活的需要,利用数字化技术访谈交流会等手段提高农户的数字化素质,保证农户在数字化浪潮中获得发展机会。最后,要加快农村科技进步,引入高层次外来人才也是重要手段之一,需要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以产业实践研究基地为平台,积极与当地高校、研究机构和新兴公司达成人才合作战略,有目标性地将高质量农业技术、管理与知识性研究人才引进来。并且建立返乡激励机制,实施返乡人才扶持政策,确保政策的持续性与可靠性,引导走出去的大学生和企业家走回家乡创业发展。也能够通过鼓励城市专业人员到农村进行技术指导与服务,把新的观念和技术引进到农村,促进农村工业的发展。因此,政府应该在税收优惠和项目补助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扶持,以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投身到农村建设中来。
推进本土文化发展个性化,培育乡村振兴的社会底蕴
首先,新质生产力是对农村资源进行有效开发与利用的一种新思想、新方法。不同的农村地区,自然条件、文化背景、经济基础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此应该根据本村文化特点和发展思想,来丰富农村地区特色文化产业的数字形态,推动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公司为用户提供崭新的线上文化资源和互动体验,让更创新、更优质的乡村文旅产品为大众服务。其次,在建立乡村文化线上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将数据分析、运营等多种功能相结合,整合农村现存的信息资源网站,保证一站多用,从而能够防止资源站重复建设,提升处理效率。还可以基于数据平台来评价农村文化资源的建设,将其独有的文化资源与技艺挖掘出来,并利用新型数字技术发挥其独特价值,进而开发出特色旅游、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新兴产业,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优势。最后,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科学技术,通过对农村物质空间的扩展,改变了农村文化的传播模式。例如文化广场等文化设施,作为乡村居民享有文化权利与自身素养提升的重要场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文化品类单一等外部缺陷。但数字化技术运用对文化传播、融合和影响,将新思想引入到了农村社会中,使村民们深刻体验到了新质生产力作为新兴技术为乡村社会变革产生的重大影响,满足了当地村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消除乡村生态发展障碍,构建乡村振兴的绿色屏障
首先,智能化的环境保护技术是保护农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利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开展智慧农业,对农业进行精细管理,降低了环境压力。此外,完善农村生态补偿制度也是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一方式,可以保证农村在生态环境保护中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从而激发人们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其次,通过发展节能减排、绿色农机装备等,减少农业生产中的能源消耗,同时由于生物技术的发展,可以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加工成有机肥或生物质能源,从而达到“零排放”的目的,推动我国乡村循环经济的发展,最终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促使乡村经济的绿色转型。新质生产力对乡村振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通过政策导向、技术创新、多样化发展等多种手段,帮助村民建立一个美丽、富裕、和谐的新农村,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最后,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新质生产力,其发展转型的两大方向是数字化和绿色化,其中绿色发展是提升乡村发展质量的关键步骤,乡村所具有的生态资源优势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更对生态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以推动农村经济的绿色发展。从生产力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类社会对自然应该是和谐共生的发展态度,新质生产力在这一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应当是帮助人类对乡村生态环境有一个更科学的认识,并以这正确的认识指导,对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改造与完善。
优化数字技术供给,完善乡村振兴的技术支持
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最大特点,农村数字化治理技术的有效供给能否实现,直接关系到全体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关系到国家治理的总体效果。首先,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对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数据资源进行集成归类,构建乡村振兴中的数据流通机制。在新兴技术大范围普及与创新变革的同时,将“互联网+电商”等新兴产业布局引入到乡村的这一跨区域产业链布局,既可以对乡村的地域壁垒进行有效打破,将人才、科创公司等经营主体注入农业部门,从而使农业生产主体多元化,提高其基本素质。一方面,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要求,扩大乡村公共文化供给的规模,增加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同时在技术上,在乡村远程医疗和远程教育中运用数字技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云上共享;另一方面,利用网络平台对村民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满足了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其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其次,在充分利用大数据对乡村治理帮助的基础上,降低了乡村发展治理中自主盲目判断的失误概率。并且改善了数据供给的质量与流通速度,为政府制定精确的政策提供数据支持,从而节约时间和行政费用,提高管理效率,让村民们更好地参与到数字化的基层治理中来。(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周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