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培养新型农民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首页> 专题频道> 数字乡村知本论 > 正文

培养新型农民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来源:光明网2024-09-26 15:10

  乡村振兴是我国现代化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乡村振兴不是单一的经济发展目标,是通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治理、生态等各方面全面均衡发展,从而实现农村的全面振兴。其中,文化振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持久力量。农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农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传承者,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是乡村文化的主要载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全方面提升农民的思想意识和素养,提升农民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既有助于传承好中华优秀乡风和乡村文化,又有助于培养具备现代化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农民,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而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的活力和动力。

  培养农民文化自觉和自信,培育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新型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文化建设,离不开农民思想文化水平的提升。农村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在精神层面的要求,只有文化繁荣了,乡村才能振兴。乡村振兴内在包含了文化的发展,包含了农民文化自觉和自信的培养。乡村振兴不仅是物质层面的提升,更深入更持久的振兴是乡村文化的繁荣和振兴,是农村精神文明的发展。农民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农民具备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创造力,从而推动农村实现现代化。文化的自觉和自信既源自于一种文化本身的魅力和风采,又离不开人们对这种文化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喜爱。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创造了丰富的农业文化,以民为本、亲仁善邻、天人合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等的文化传统承载了农村发展和稳定的思想根基,塑造了淳朴友善的民风民俗,时至今日依然是我国农村发展的文化软实力,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是培养农民文化自觉和自信的强大思想来源。

  思政教育是培养新型农民文化自觉与自信的重要手段。它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农民的文化自觉与自信。通过思政教育,农民能够更好地认识自身价值,坚定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促进农民形成现代观念与良好品质。思政教育在农民的思想观念转变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如同一股清新的风,吹散了农民心中传统定式的迷雾,引导他们逐步树立起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市场经济意识的觉醒,使农民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以及法治观念的深入人心,让他们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思政教育还注重培养农民的良好个性品质,诚信、勤劳、创新等美德在农民心中生根发芽,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为准则。这些品质不仅是新型农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更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因此,加强思政教育,对于提升农民整体素质、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提升农民的文化认同与责任感。经由思政教育的引导,农民得以深化对自身文化与国家、民族文化间千丝万缕联系的理解,这一认知过程不仅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认同感,还激发了内心深处那份对家园的深深归属感。思政教育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个体与集体,让农民在文化的共鸣中感受到自己是国家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思政教育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的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们跳出个人小圈子,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农村发展前景。农民们因此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用实际行动为农村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一过程,既是个体价值的实现,也是集体力量的凝聚,共同绘制出一幅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

  激发农民的文化创造力与内在动力。思政教育在激发农民文化创造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如同一股强大的动力源泉,鼓舞着农民在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中汲取养分,同时勇于突破陈规,积极拥抱现代科技与市场需求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农民们不仅传承和发扬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富有创意的转化与创新,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创新力,既是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新型农民文化自觉与自信的鲜明体现。通过思政教育,农民们更加坚信自己文化的价值,更加自信地走向市场,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农村发展的新篇章,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风采与担当。

  促进农民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农村,作为中华文化的深厚沃土,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是民族文化瑰宝的重要蕴藏地。思政教育在此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文化的引领者,引导农民深刻认识到乡土文化的独特价值与重要性。通过精心策划与组织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和项目,如创立文化传承工作室以保存和展示地方特色,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演出以弘扬民间艺术,以及开展农业技能比赛以促进传统农耕文化的现代传承,思政教育让农民在亲身参与中深切感受到乡土文化的无穷魅力,从而在内心深处树立起坚定的文化自信。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为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思政教育在培养新型农民的过程中,尤为注重提升其法律意识,旨在让农民群体深入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从而能够熟练运用法律武器来有效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妥善解决各类纠纷。这一法律素养的提升,不仅是新型农民应具备的关键文化素质,更是他们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稳固立足、健康发展的坚固盾牌。通过系统的思政教育,农民学会了如何在法律框架内行事,如何依法维权,这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也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加强农民的法律教育,是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是新型农民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课。

  文化自觉和自信是新型农民的重要素养,是他们适应时代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必备能力。思政教育对培养农民文化自觉与自信的意义重大而深远。它不仅关乎农民个人素质的提升,更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的文化繁荣与发展。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农村思政教育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为培养更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贡献力量。

  因地制宜培养文化自觉和自信。我国地貌广阔,不同农村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的文化传统,如不同的乡风民俗、节日风俗、传统手工艺、民间故事等等。例如,传统手工艺是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就地取材,采用天然材料制作,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工艺品种和技艺。传统手工艺不仅是当地先进文化的代表,也是当地的名片,不仅具有重大的文化价值,还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中国农村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手工艺,如陶瓷、织锦、竹编、草编、手工刺绣、扎染、木雕、剪纸、民间玩具等,这些文化传统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又能带动当地旅游和经济发展。立足本地区文化传统的精华部分,培养农民对本地文化觉悟和觉醒,认识该文化对当地历史传承、人民团结、社会凝聚力、善良风俗的培育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自觉推动本地文化的创新发展和移风易俗。

  构建农村多元化的教育平台。在农村教育体系的坚实基础上,要将思政教育巧妙融入农民的日常生活与繁忙的生产劳动之中,使之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文化氛围。为此,要在农村就近设立文化广场、文化讲堂等多元化学习场所,确保农民在家门口就能轻松享受到文化的滋养与熏陶。同时,紧跟农村信息化、网络化的蓬勃发展趋势,积极建设农村网络学习平台,为农民朋友开辟了一个更加宽广、便捷的学习天地。这些平台不仅丰富了农民的学习资源,更为他们深入了解、积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让农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焕发出新的活力。

  采取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手段。针对农民群体的独特特性和实际需求,主要采用了一系列贴近农民生活、易于被他们所接纳和理解的教育策略,以有效激发农民的学习热情,显著提升其学习参与度。具体而言,通过搭建农村大戏台,组织社火队表演,扶持非遗传承团队,建立历史名人纪念馆,以及精心修缮古村落和古建筑等多种方式,巧妙地将教育融入农民喜闻乐见的活动中。这些举措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还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有力促进了农村优秀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通过这种方式,让农民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时,也自觉成为了农村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推进文化下乡活动和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共同发力。相较于城市,农村地区在文化宣传与建设方面亟需更多专业人才的支持。为此,我们要双管齐下:一方面,积极组织“文化下乡”活动,动员大中小学的教师及学生深入农村,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激发农村文化的内在活力,为农民文化自信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加强农村文化工作队伍建设,吸引高校毕业生及各类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他们将通过策划和实施各类文化活动,有效改善农村文化面貌,引导农民深刻认识自身文化的独特价值,从而树立起坚定的文化自信。在此基础上,应鼓励农民自觉参与文化建设,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全面提升农村整体文明程度,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树立先进典型示范引领。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与引领作用至关重要。要深入挖掘并树立那些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积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致力于培育和践行优良乡风乡俗的优秀农民及其先进事迹作为典范。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报道,生动展现他们的卓越贡献与感人故事,以此激发广大农民对农村文化的深厚热爱,以及对农村发展的强烈荣誉感和自豪感。同时,这样的宣传还能有效增强农民对于乡村振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促使他们更加深刻地认同乡村文化的独特价值。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将汇聚起强大的正能量,共同推动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几千年来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而农村文化的发展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厚重底色,亦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本质的文化品格。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文化,在塑造农民高尚的品德、正确的价值观、深厚的家国情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培育新时代新型农民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弘扬优秀乡土文化,对推动乡村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推动传统乡村文化现代化转型,推动农业创新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和农村现代化,实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统一,推动我国乡村建设向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崔迎军,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王新乙,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视察驻澳门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

  • 圆满结束在澳门各项活动 习近平离开澳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2024-11-13 15:28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2024-10-27 17:18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2024-10-25 18:49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2024-10-25 18:43
你以为的农村是雨天泥泞,还是道路整洁?爬高上低,还是风景无限?高家原则将山体沟道治理作为城市有机更新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抓手,让山体沟道,环境大改善。
2024-10-24 18:11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数字经济专业负责人王珊珊介绍,从卖苹果到卖服务,这是数字技术非常好的一个创新,和产业结合的非常有深度。通过消费者与大自然以及果树的亲密视觉接触,可以提升他们的体验感,增加对苹果这种产品的客户粘性和客户忠诚度。
2024-10-24 18:08
当陕北说书遇到延安美食,碰撞出延安独特的人文魅力。
2024-10-24 18:06
激昂的旋律回荡在空气中,豪迈的歌声飞扬于天地间。壮丽的情怀澎湃在心田里,不朽的精神传承于岁月中……
2024-10-24 17:59
小孩哥小孩姐把安塞腰鼓课间操跳得超燃!
2024-10-24 17:59
青山环绕、绿水蜿蜒,这是吴起南沟村给记者们留下的第一印象。谁能想到,这个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小村庄,曾经风沙肆虐、植被稀疏。经过二十多年艰辛努力,光秃秃的黄土高坡绿意盎然。
2024-10-24 17: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