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乡村的沉寂与城市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宛如一幅错落的画卷,等待着新的色彩与活力的注入。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对历史沉淀与文化传承的重新审视与重构。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旨在通过系统性变革,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新质生产力的引入,为这一战略提供了强大支撑。它强调通过技术创新、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本的优化,重新定义农业和乡村经济的运行方式。这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还能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使乡村从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多元化发展转型。借助智能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兴模式,乡村不仅可以实现经济收益的提升,还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
乡村振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关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和广大农民的福祉。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出现为乡村振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它犹如一台强大的 “智慧引擎”,正驱动着乡村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加速前进。
新质生产力是一种以创新为核心驱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状态。它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所产生的全新生产力形态。
新质生产力融合了众多前沿科技成果,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对农田土壤湿度、温度、养分等参数的实时监测,为精准农业提供数据支持,这体现了其高科技特质。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灵魂,不仅涵盖技术创新,还包含商业模式创新、组织管理创新等多个维度。在农村,电商的兴起打破了传统农产品销售的局限,拓展了市场空间,是商业模式创新的体现。同时,新质生产力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乡村推广生物防治技术以减少农药使用,采用生态循环模式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沼气和有机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乡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新质生产力还能在较短时间内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智能农业通过自动化设备和精准农业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从而提升农民收入,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新质生产力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推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和生态保护,实现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新质生产力促使农业生产走向智能化。智能化农业的引入,使无人驾驶拖拉机、智能灌溉系统和农业无人机等设备逐渐普及。山东寿光作为中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面临着提高生产效率、提升蔬菜品质以及应对市场竞争等挑战。智能温室技术广泛应用,通过物联网 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参数,并自动调节环境控制系统,为蔬菜生长创造最适宜的条件。例如,当温度过高时,自动启动降温设备;当光照不足时,自动补充人工光源。采用智能灌溉和施肥系统,依据土壤养分传感器和作物生长模型,精准控制灌溉量和施肥量,避免了过度灌溉和施肥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的提升使得寿光蔬菜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大量出口海外,增加了农民收入。吸引了大量的农业科技人才和相关企业入驻,形成了完整的蔬菜产业链,包括蔬菜种苗培育、种植、加工、销售以及农业科技研发等环节,进一步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因而新质生产力的引入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还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推动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质生产力显著推动了乡村科技创新,带来了多个成功案例,充分展示了其在农业发展中的积极影响。例如,江苏盱眙县的无人化农场应用了智能农机,使亩均减药20%、减肥10%,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解放了劳动强度。在云南云县,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院校出力”的协同创新模式,科技成果转化得到了显著提升,2023年坚果产业的综合产值达3.8亿元,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82.3%,在全市排名第二。此外,云县的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开展服务活动,帮助农户引进新品种,建立示范基地,带动了1076名农户的发展。在广东茂名高州的柏桥村,建立了29个田头小站,有效延长了荔枝的保鲜期至20天,优质果品的销售价格提高了30%。2023年,该村荔枝产量约1万吨,产值达到1.4亿元,人均年收入高达5.3万元。这些案例不仅体现了新质生产力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方面的作用,也推动了乡村产业的升级与发展。通过引入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方法,这些乡村实现了更高的经济效益,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现了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角色。
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了产业现代化,提升了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了农民生活,特别是通过“832平台”的建立与运营。该平台全称为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由中国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指导下,于2020年正式上线。它为全社会参与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提供了广泛支持,推动了各地乡村产业振兴的目标。该平台将脱贫地区的优质经营主体与全国采购商有效连接,提升了产品销量和知名度,帮助农户实现脱贫致富。例如,秭归县橙秭果业合作社在平台入驻后累计销售额达5000多万元,极大促进了当地农户的收入。此外,“恩施硒茶”系列产品提升了当地茶品牌的知名度与竞争力,打造的“832优选”品牌则精选了众多优质农特产品。通过产业帮扶示范县项目,平台深挖土特产的价值,帮助脱贫地区的农副产品走向全国市场,实现了“帮扶订单”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的转化。例如,喀什小圆枣产业在帮助下得到发展,擦亮了“一盒子喀什”区域公共品牌,带动了当地农业全产业链的进步。目前,已落地15个产业帮扶示范县项目,销售额超过30亿元,惠及农户超10万人。总体来看,“832平台”为脱贫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新质生产力在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在一些偏远乡村推广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技术。以一个拥有100户村民的乡村为例,以前主要依靠传统的煤炭和柴油发电,每年消耗煤炭500吨、柴油2000升,产生大量废气和污染物。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和小型风力发电机后,目前新能源发电量占总用电量的70%,每年减少煤炭消耗400吨、柴油消耗1500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00吨,大大降低了对空气和环境的污染。此外,多余的电力并入电网后,每年为村民带来约10万元的经济收益。更为重要的是,新质生产力还在乡村传播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农民的参与不仅限于自身生产方式的改变,还延伸到社区的生态治理与环境维护中,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乡村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升,也达到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为有效克服新质生产力在乡村应用中面临的技术障碍,建立完善的技术培训体系和有效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政府应牵头,联合农业科技企业和农村职业学校,共同开展面向农村居民的技术培训课程。这些课程需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基础知识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以帮助农民理解新技术的价值和操作流程。然而,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资源不足和培训师资短缺的挑战。为此,可以利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培训模式,扩大受众并克服地域限制。同时,引入高校和企业的技术专家以提升培训质量。此外,设立技术咨询热线为农民提供即时帮助。因此,结合培训活动,积极引导农民使用该热线,将是推广的关键。最后,政府应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到农村进行实地指导和设备维护。这种“面对面”的指导能够有效解决实际困难,但可能受限于人员短缺和交通问题。为应对这一挑战,可以考虑组建地方技术支持团队,利用当地人才进行常规指导。通过这些措施,农村居民的技术应用能力和信心将显著提升,从而推动乡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对于新质生产力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振兴和农村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具体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强农村科技专项基金的规模。这种资金的提升将不仅支持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还能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必要的财力保障。然而,资金监管仍需加强,以确保透明度和合理使用,避免资源浪费。同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也是关键。政府可以实施税收优惠政策,降低投资风险,鼓励更多企业和个人参与发展。但在这一过程中,社会资本可能面临投资回报不确定和市场波动的挑战。因此,提供投资回报保障至关重要,比如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能为社会资本提供合理的经济回报,还能让其参与公共项目建设,从而形成良好的利益联结机制。实施这些策略后,尽管可能会遇到政策落实的延迟和各方利益协调的挑战,但通过建立明确的合作框架和定期评估机制,可以有效推动各方协作,确保资金流向最需要的领域。这些措施将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人才短缺这一制约因素,需要从留住本土人才和吸引外来人才两方面综合施策,以形成有效的人才培养和引进策略。留住本土人才至关重要,政府及相关机构应采取切实措施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并改善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供给。同时,为增强本土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供优厚待遇和激励政策,例如绩效奖金和住房补贴,能有效鼓励优秀人才扎根农村,积极参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创新。另一方面,吸引外来人才也是缓解人才短缺的重要途径。政府应进一步强化人才引进政策,改善外来人才在农村的生活条件,特别是住房、子女教育和医疗服务,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职业发展机会,有助于吸引更多外部人才参与乡村振兴事业。此外,建立人才交流与合作机制,鼓励城市人才参与农村发展项目,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然而,实施这些策略时可能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本土人才的留住需要地方经济和公共服务的长期投入,短期内难以见效。为克服这一挑战,政府需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同时,吸引外来人才可能因地方政策和生活环境的不足而受限,需建立良好的配套服务体系,以增强外来人才的生活体验。通过合理的政策设计和有效的资源整合,可以在留住本土人才和吸引外来人才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新质生产力作为乡村振兴的 “智慧引擎”,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在乡村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和生态保护等方面都发挥了关键作用。虽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技术应用障碍、资金投入不足和人才短缺等挑战,但通过加强技术培训与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持以及解决人才短缺问题等发展策略,可以有效地克服这些挑战,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的优势,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我们坚信,在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下,乡村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作者:陈小慧,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中级统计师,高校创业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