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化振兴乃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而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便是要将其厚植于乡村领域,进一步深化乡村文化底蕴,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更多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动能与力量。
乡村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性。从乡村角度来分析,乡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载体,同时也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空间与平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角度来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得以保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便是乡村精神文明的根基,乡村振兴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持与推动。乡村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第一,乡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作为农业大国,我国乡村发展历史悠久,拥有着独特的社会结构与文化体系,其承载着的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同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造出了有形或无形的承载形式和传播途径。诸如文化景观、文化场域等物质实体和文化习惯、文化产品等精神产物。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乡村提供了精神驱动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底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号召力不容小觑。在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农民群众会感受到更加强烈的归属感、成就感和满足感,而这恰恰是推动乡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驱动力量。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在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农民群众也会再一次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引导力量所吸引和感召,也可在无形中激发农民群众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助力农民群众自主开发和探索新的发展机会,以小见大,逐步拓展到各类乡村产业当中,进而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由此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首先,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振兴是核心组成内容,如此必然会更加关注和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切实提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力。其次,乡村振兴战略吸引了更多主体加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行列当中。乡村振兴十分重视党建引领作用,强调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同时也要求要全面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了基层党组织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加入,必然有助于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效果。再者,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争取到了更多资金以及资源支持。众所周知,乡村振兴作为国家战略非常注重政策导向,并且推出了一系列专项基金以及税收优惠等措施,如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也随之获得了强有力的支持。最后,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动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文旅产业发展,近些年各具特色的乡村品牌成功吸引了广大游客的参与和体验,这对于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有着重要意义。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下,不仅经济发展备受瞩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样刻不容缓。因此,要探讨如何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有效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对策,以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
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力度,厚植乡村文化底蕴。乡村振兴背景下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建立在深入挖掘和了解乡村地区所拥有的传统文化资源基础之上,并针对乡村所拥有的传统文化资源后续传承与发展做出科学规划设计,进而明确其保护与传承路径。乡村领域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包含两种类型,其一是物质文化,其二是节庆民俗文化。其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各类自然景观、特色建筑、特色服饰、山水风貌等等,深入挖掘这些传统物质文化可以充分彰显出当地乡村的地域特色,同时发现蕴藏在其中的精神文化力量。节庆民俗文化则主要包括特色节日、传统工艺、民俗民风等,特色节日比如端午节的粽子、南方地区的赛龙舟等,挖掘这些特色节日文化可有效增强乡村群众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而传统工艺主要来自于乡村领域农民群众日常的生活、生活活动,比如泥塑、刺绣、竹编等,当前诸多乡村的传统工艺都已经纳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乡村振兴中传承、发展这些传统工艺,不仅可以使得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而且可以促进乡村文化产生的发展。民俗民风主要指的是乡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为当地农民群众所认可并共同遵守的乡村生产与生活模式,具体内容涉及到讲家风、讲和睦、讲互助等多个方面,深挖挖掘和推广这些内容不仅有助于乡村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可在全社会范围内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助力整个社会风气的建设和改善。
巩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体地位,树立正确保护与传承意识。深入了解会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备一定的地域性与民间性特征,其与乡村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在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以政府为核心的主体队伍必须要树立起旗帜鲜明的文化导向,将隐藏在乡村文化中的一些劣质资源剔除干净,逐步培养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辨识能力,进一步坚定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一方面,在推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各级政府要主动与当地文化部门进行商议,明确分工,共同规划适合本地的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路径,同时也要同步整治当地出现的一些文化乱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构建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内核,通过乡村振兴战略建设良好的乡村文化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农民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另一方面,在开发乡村所拥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时,相关部门必须要对其进行深入剖析,并以此为基点稳步拓展其市场空间,确保当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得到深入挖掘和高效利用,实现其与乡村经济的共同发展。
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力度。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人才资源的支持,人才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首先,相关主体要高度重视对本土文化人才的培育工作,紧密结合自身发展情况来逐步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的关注和扶持力度,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切实提升本土文化人才的综合能力。其次,积极引进外部人才资源,通过构建科学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来吸引更多优秀文化人才的加入,为乡村文化带来新的创意和活力,同时促进乡村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再者,针对广大农民群众有计划性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到农民群众当中去了解农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再行制定教育计划。考虑到农民生产与生活模式的独特性,相关主体可通过创建文化场馆或者组织开展各种实践类教育活动来进行,比如建设传统文化教育馆、传统文化广场、乡村传统文化主题雕塑与墙绘艺术、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或者主题活动等来逐步提升广大农民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度与归属感,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润泽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最后,全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农村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传播。政府以及教育单位要重点关注这一任务,依据当地传统文化特色,鼓励与支持各类学校多组织开设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内容的校内课程,同时精心设计和策划多样化校园传统文化的体验式、游戏式、比赛式活动,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乡村文旅是目前旅游行业炙手可热的项目,也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相关主体可推动乡村文旅产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借助乡村文旅途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推广出去,同时通过挖掘、整理和包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来打造文旅特色产品,以吸引更多游客关注和参与。推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文旅产业发展,可从如下几点着手:第一,优化整合乡村文旅资源,实现二者资源优势互补。比如,通过对古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景观等资源的系统规划与合理开发,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当前很多乡村都将闲置农房改造成了特色民宿,即把当地特色以及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民宿设计当中,不仅吸引了诸多游客观光体验,而且也大大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第二,找准市场定位,做好品牌建设。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文旅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找准适合自己的市场定位,走品牌化道路,推出差异化的旅游产品,要针对不同目标群体来制定不一样的乡村文旅路线,确保不同游客类型都能在旅游中获得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比如针对城市游客,可重点推出带有农村、农业特点的项目,让他们感受农村独有的风俗民情。第三,充分利用好现代先进技术力量,以技术助力乡村文旅服务品质的提升。比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VR、AR等,创新旅游体验方式,让游客在虚拟环境中也能感受到乡村文化的魅力。与此同时,可引入智慧旅游管理系统,提升旅游服务效率与安全性。第四,做好市场开拓与营销计划。借助乡村文旅来宣传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必须要提前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市场开拓与营销计划,要确保乡村文旅项目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紧密衔接和融合。比如,在市场开拓方面可选用线上+线下的结合模式,线上通过电商平台或者旅游网站来推广文旅产品和传统文化元素,线下则通过参加旅游交易会、举办乡村旅游推介会等形式,加强与旅行社、OTA等的合作,并积极运用大数据来分析游客偏好,精准推送乡村文旅的营销信息,提高转化率。
秉承创新守正原则,积极拥抱现代元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上下五千年历史发展与精神积淀的成果,其来源于历史,但却不应该停留在历史阶段,要想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要秉承守正创新原则,将其融入到现代社会发展当中,与现实生活建立起有效衔接,并寻找与社会各行各业融合的切入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基础,衍生出更具独特性和新颖性的文化形态与文化产业,由此也可为乡村经济发展开辟新的增长路径,注入新的动力。比如,相关主体可结合当地乡村特色以及所拥有的传统文化资源,通过文化与科技的跨界融合打造富有时代感的新型文化产品或者文化服务模式,更好地满足现代消费者的消费与审美需求。除此之外,在创新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过程中,还可积极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鼓励农民在参与文化产业建设的同时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逐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当中,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各种文物和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印记,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与发展的重要形式。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相关主体必须要高度重视起文物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切实加强对文物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并逐步完善与之相应的规章管理机制内容,确保乡村领域中的文物与文化遗产可以得到妥善保护和管理。在保护的同时,相关主体还需积极推进文物与文化遗产的利用工作,比如,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研究、展览、教育等活动将文物与文化遗产推向市场,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文物与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在此过程中,必须要积极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避免出现流失或者破坏情况。
乡村振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秉承守正创新、实事求是的原则,确保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内容、路径与乡村振兴建设目标的高度一致性。
(作者:刘斐,菏泽学院 讲师)